永磁式潜油电泵除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2781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潜油电泵的除垢装置,具体是一种永磁式潜油电泵除垢器。它位于潜油泵的吸入口之前,其特征是具有一个当井液进入潜油泵之前,所必须经过的,且充满磁力线的环形空间,使得井液在进入潜油泵之前已受到充分磁化,以起到除垢、降粘、防蜡等作用,从而可缓解潜油泵流道结垢、易堵塞等故障发生,达到延长潜油电泵一次下井运行寿命的目的。(*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潜油电泵的除垢装置,具体是一种永磁式潜油电泵除垢器。目前,在我国和世界其它一些国家油田的部分油井,选用潜油电泵进行原油开采。当进入含水期开发阶段,则更多采用潜油电泵做为增产原油的手段。但部分地区被水的结垢问题所困扰,因潜油泵的流道比较窄,当它的表面结上一层水垢以后,将影响正常采油量,严重时只有停止采油。这时,只得将潜油电泵从井下提出进行拆检除垢后,才能再安装使用,因此缩短了潜油电泵一次下并的运行寿命。这样将因采油设备频繁进行提、拆、装、下等工序,以及开采工作的不断停顿,而给油田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见能很好解决上述难题的装置或文献报道。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磁化作用,使井液在进入潜油泵流道之前得到软化、降粘、防腊,从而缓解结垢堵塞的除垢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它由外壳,转轴,轴承,接头,支架,磁轭,永久磁钢所组成;除垢器外壳呈中空圆筒状,转轴位于除垢器的中心轴处,其两端由轴承支撑;接头、支架上、下对称而设,且和磁轭彼此相连,磁轭表面装有永久磁钢;接头分别与潜油电泵的吸入口和分离器的上端相连。所述外壳,支架,磁轭、永久磁钢之间为一充满磁力线的环形空间,外壳由导磁材料制成。本技术安装于潜油电泵系统的井下部分,位于潜油泵的入口之前,使井液在进入潜油泵之前已受到充分磁化,产生除垢、降粘、防腊等作用,从而缓解潜油泵流道结垢、易堵塞等故障发生,达到延长潜油电泵一次下井运行寿命的目的。图1是本技术纵剖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周新型在井下安装位置示意图。 附图说明1上接头,2轴承,3支架,4外壳,5永久磁钢,6磁轭,7转轴,8下接头,9环形空间,10潜油电机(含保护器),11分离器,12潜油泵,13油管,14套管,15井液。现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描述之如附图所示,潜油电泵系统的井下部分由潜油电机(含保护器)、分离器和除垢器以及潜油泵等部件组成。油管悬吊于由井套管的适当高度内,潜没于井液之中。当系统运行时,井液从分离器进入,流经支架、外壳、永久磁钢、磁轭组成的充满磁力线的环形空间,使井液进入潜油泵之前已经被磁化,从而起到除垢、降粘、防腊作用。按上述方案制成的永磁式除垢器的规格是外径95毫米,长度1.2米,中心场强峰值4000高斯。可通用于200米3/日以下排量的各种规格的潜油电泵。权利要求1一种永磁式潜油电泵除垢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外壳,转轴,轴承,接头,支架,磁轭,永久磁钢所组成;除垢器外壳呈中空圆筒状,转轴位于除垢器的中心轴处,其两端由轴承支撑;接头、支架上、下对称而设,且和磁轭彼此相连,磁轭表面装有永久磁钢;接头分别与潜油电泵的吸入口和分离器的上端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支架,磁轭、永久磁钢之间为一充满磁力线的环形空间,外壳由导磁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潜油电泵的除垢装置,具体是一种永磁式潜油电泵除垢器。它位于潜油泵的吸入口之前,其特征是具有一个当井液进入潜油泵之前,所必须经过的,且充满磁力线的环形空间,使得井液在进入潜油泵之前已受到充分磁化,以起到除垢、降粘、防蜡等作用,从而可缓解潜油泵流道结垢、易堵塞等故障发生,达到延长潜油电泵一次下井运行寿命的目的。文档编号C02F1/48GK2356997SQ9920505公开日2000年1月5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8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8日专利技术者吕卫东 申请人:天津市雷达进口电泵技术开发中心, 吕卫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永磁式潜油电泵除垢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外壳,转轴,轴承,接头,支架,磁轭,永久磁钢所组成;除垢器外壳呈中空圆筒状,转轴位于除垢器的中心轴处,其两端由轴承支撑;接头、支架上、下对称而设,且和磁轭彼此相连,磁轭表面装有永久磁钢;接头分别与潜油电泵的吸入口和分离器的上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雷达进口电泵技术开发中心吕卫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