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胞内碳源脱氮装置。
技术介绍
上世纪初,随着废水生物处理工艺的专利技术,水污染控制技术得到很大的进步,到了七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水体黑臭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随之而来的是由氮污染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日益突出,在内陆河流和湖泊的水体中,氮是富营养化的控制因素。自此,脱氮技术及其装置一直成为国际环保领域学术界和工程界关注的研究热点,专利技术了多种脱氮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处理方法。废水脱氮的物理化学方法主要有吹脱法、折点氯化法、选择离子交换法、催化氧化法等,适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且存在着处理成本高,对环境影响大,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而生物脱氮较物理化学方法更经济,对氨氮浓度相对低的城市污水更适用。生物脱氮是通过“硝化-反硝化”过程进行。硝化即通过自养性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将氨氮连续地转变为硝酸盐氮的过程,反硝化即通过异氧兼性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转化硝酸盐为氮气的过程。自养性的硝化菌和降解有机物的异养菌及反硝化异养菌相比较,世代周期长,竞争能力较弱,因此硝化需在有机碳浓度低、有机负荷低和有氧的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胞内碳源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胞内聚合物形成池、中沉池、硝化池、反硝化池和二沉池经管道和阀门连接组成,其中,胞内聚合物形成池由池体(24)和曝气扩散器(3)组成,池体(24)前部设有进水管(1),在进水管(1)同一方向处设有来自二沉池的回流污泥管(2),曝气扩散器(3)位于池体(24)底部,与空气管33连接,池体(24)尾部设有出水堰(4),池体(24)尾部壁上固定有出水管(5),出水管(5)底与出水堰(4)底部平齐;硝化池由池体(26)、软性填料(12)和曝气扩散器(13)组成,软性填料(12)充满池体(26),池体(26)的前部与中沉池的出水管(10)相连,同一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燕,王红武,李怀正,屈计宁,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