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绪言专利>正文

一种以发泡塑料为基质的马铃薯微型薯工厂化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51684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发泡塑料为基质的马铃薯微型薯工厂化生产方法。该发泡塑料基质含有马铃薯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马铃薯微型薯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马铃薯试管苗种于上述的发泡塑料基质中;2)将种有马铃薯试管苗的发泡塑料基质放在温室中的培养架上栽培,控制温度、光照、灌溉和施肥;4)连续可选择的收获马铃薯微型薯。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发泡塑料基质及马铃薯微型薯的工厂化生产方法具有实现纯粹无土栽培、空间利用率高、不存在重茬问题,可以实现连续、有计划地、可选择的收获,是工厂化生产马铃薯微型薯的基本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尤其涉及马铃薯微型薯的工厂化生产方法和发泡塑料基质。
技术介绍
目前,植物的栽培还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的无土化栽培,下面以马铃薯为例进行具体介绍。马铃薯已经作为我国四大主粮之一,提高产量,保持品种质量和纯度是追求的目标。传统的种植方式是分割马铃薯的茎芽做种子。即每年将上一年留种的马铃薯,经热炕发芽后,切下芽块做种,种植于大田。由于这种种植形式不能避免品种的退化和土传病害,致使马铃薯生产长期在很低的层次运行。近代,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马铃薯茎尖生产脱毒的组培苗(试管苗),使马铃薯试管苗实现无毒,无病,保持了“原原”种的纯度和特性;人们再将脱毒的试管苗种到经过特殊处理过的基质中(草炭、蛭石、珍珠岩,沙土)。使马铃薯试管苗的匍匐茎生成直径1-2厘米的微型薯,采下微型薯后作为原种。这种培育马铃薯原种的的形式当下被称为“无土栽培”。实际上的培育基质仍然没有摆脱“土”的概念,而且不能“重茬”,即不能重复利用这块土地和这些基质再次生产微型薯。因为没有办法能有效地防止土传病害的积累和感染。由于这种形式生产出来的微型薯,价格昂贵,人们又将微型薯作为一级种,种植后再将生产的马铃薯切成芽块作为二级种用于生产种植。虽然获得增产,但作为马铃薯的育种,以上的形式仍不能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无毒纯种的马铃薯种子,充其量为无毒纯种概率高的种子。且价格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种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泡塑料基质及马铃薯微型薯的生产方法,具有实现纯粹无土栽培、空间利用率高、大幅度的提高微型薯产量,降低微型薯生产成本、可以按计划,连续的组织工业化生产、改善农业工人的劳动环境和劳动强度、不存在重茬问题等优点。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泡塑料基质,用于马铃薯微型薯试管苗培养,该发泡塑料基质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优选地,该发泡塑料基质含有马铃薯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发泡塑料基质代替土壤,实现纯粹的无土化栽培,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重复利用、大幅度提高作物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实现按计划、连续的组织工业化生产、改善农业工人的劳动环境和劳动强度、不存在重茬问题。进一步,发泡塑料基质分为并列设置第一发泡塑料基质和第二发泡塑料基质,马铃薯试管苗被夹在第一发泡塑料基质和第二发泡塑料基质之间。进一步,第一发泡塑料基质和第二发泡塑料基质中至少一个与马铃薯试管苗接触的部分设有向该发泡塑料基质内部凹陷的刻痕。进一步,所述刻痕沿发泡塑料基质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刻痕的深度为1-3mm。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刻痕的设置,避免压伤马铃薯试管苗。进一步,所述第一发泡塑料基质和第二发泡塑料基质的形状均为长方体。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放置在培养架上,使空间利用合理。进一步,所述发泡塑料基质为开口发泡塑料,吸水性为基质重量的30-40倍,5天保水性为60%-80%,透气性为40%-60%。通常的发泡塑料是封闭的发泡,泡中充满空气,可漂浮在水中。通过机械的,化学的手段使泡穿破,这样的泡沫塑料吸水,透气可用于培养基质。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合适的发泡塑料基质的吸水性、保水性和透气性能,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一种上述发泡塑料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发泡塑料或树脂的制备过程加入适于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加工成发泡塑料基质。优选地,在发泡塑料或树脂的制备过程加入适于马铃薯生长的营养元素,加工成发泡塑料基质。进一步,所述发泡塑料基质为热塑性树脂发泡塑料基质,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掺入相应的发泡剂和微量元素,所述原料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苯乙烯,挤出造粒得到发泡颗粒,再将发泡颗粒注入模具热合,再通过酸洗开口,成为可吸水保水的基质块,即得到发泡塑料基质。进一步,所述发泡塑料基质为热固性树脂,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掺入相应的发泡剂、固化剂和微量元素,所述原料为酚醛树脂、脲醛树脂或乳胶,搅拌发泡后注入模具加温固化,将固化后的塑料分切分割成基质块,即得到发泡塑料基质。进一步,发泡剂的添加重量为原料重量的1%-5%。进一步,固化剂的添加量为原料重量的2%-4%。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合适的比例,有利于泡沫塑料基质的制备,使其更适于用于无土化栽培。进一步,所述微量元素选自锰、锌、铜、钼和硼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混合。进一步,所述微量元素占发泡塑料基质重量的0.4%-2%。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合适的种类和添加比例,有利于满足植物的生长。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述的发泡塑料基质在工厂化生产马铃薯微型薯中的应用,使工厂化生产马铃薯微型薯得以实现。除了马铃薯以外,发泡塑料基质也可以用于其他植物的工厂化生产。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发泡塑料原本是工业产品,本专利技术首次将发泡塑料作为培养试管苗的基质,用于工厂化生产马铃薯微型薯的过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发泡塑料为基质的马铃薯微型薯工厂化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马铃薯试管苗种于上述的发泡塑料基质中;2)将种有马铃薯试管苗的发泡塑料基质放在温室中的培养架上栽培控制温度、光照、灌溉和施肥;3)连续,可选择的收获马铃薯微型薯。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用发泡塑料作基质的栽培技术,可以实现立体栽培,充分利用温室的培养面积,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厂化生产;利用马铃薯组培苗工厂化生产脱毒微型薯,可以按计划,连续的组织生产。生产周期可达1-2年。现有技术中的微型薯的收获是将薯苗从土中刨出,捡拾微型薯,收获的微型薯大小不一,而且刨下的苗子只能丢弃。本专利技术微型薯的收获:由于马铃薯苗在发泡塑料基质中栽培,其根部留在发泡塑料基质中吸收营养,匍匐茎向下生长,在发泡塑料基质下部结微型薯。因此,本专利技术微型薯的收获的形式与现有技术完全不同,每次只要拿起发泡塑料基质从下面摘下合适大小的微型薯即可,摘除以后再将泡沫基质放回继续培养,这样收获的微型薯质量一致,马铃薯苗可以继续培养结薯,实现了完全的工业化生产。比如:按计划生产3克的微型薯,每两天微型薯增重1克,则6天采摘一次。由于没有伤根,不用缓苗。只要栽培条件适合,以后每6天就可采收一次3克重的微型薯了。本专利技术的马铃薯微型薯的生产方法,具有实现纯粹无土栽培、空间利用率高、不存在重茬问题等优点。本专利技术所列专用发泡塑料基质是基本条件,使连续、有计划地、可选择的收获,工厂化生产马铃薯微型薯得以实现。通常的收获形式是将马铃薯苗一次性的从地下刨出,捡出微型薯。这样采收微型薯的大小不能控制,大的要十多克,小的不足一克,只能分级,分等。大大的影响效益。本专利技术由于马铃薯苗根在基质块中生长,匍匐茎向下突出生长微型薯。每次采收根据生产计划采摘合适的微型薯,然后将基质块继续放置在培养架上培养。适时再次采收。每次间隔2-7天,连续周年生产。进一步,步骤1)中的具体操作为:将马铃薯试管苗从培养容器中取出,按照发泡塑料基质上的刻痕将马铃薯试管苗栽种在发泡塑料基质中,使马铃薯试管苗的茎叶部分从发泡塑料基质的顶端伸出,马铃薯试管苗的根部分位于发泡塑料基质中,马铃薯试管苗的匍匐茎部分从发泡塑料基质的底端伸出。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利用发泡塑料基质既保证了马铃薯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又提高了生产效率。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泡塑料基质,其特征在于,用于马铃薯微型薯试管苗培养,该发泡塑料基质含有马铃薯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泡塑料基质,其特征在于,用于马铃薯微型薯试管苗培养,该发泡塑料基质含有马铃薯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发泡塑料基质,其特征在于,发泡塑料基质分为并列设置第一发泡塑料基质和第二发泡塑料基质,马铃薯试管苗被夹在第一发泡塑料基质和第二发泡塑料基质之间;第一发泡塑料基质和第二发泡塑料基质中至少一个与马铃薯试管苗接触的部分设有向该发泡塑料基质内部凹陷的刻痕;所述刻痕沿发泡塑料基质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刻痕的深度为1-3mm;所述第一发泡塑料基质和第二发泡塑料基质的形状均为长方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发泡塑料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塑料基质为开口发泡塑料,吸水性为基质重量的30-40倍,5天保水性为60%-80%,透气性为40%-60%。4.一种1-3任一项所述发泡塑料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发泡塑料或树脂的制备过程加入适于马铃薯生长的营养元素,加工成发泡塑料基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发泡塑料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塑料基质为热塑性树脂发泡塑料基质,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掺入相应的发泡剂和微量元素,发泡剂的添加重量为原料重量的1%-5%,所述微量元素占发泡塑料的原料的重量的0.4%-2%,所述原料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苯乙烯,所述微量元素选自锰、锌、铜、钼和硼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挤出造粒得到发泡颗粒,再将发泡颗粒注入模具热合,再通过酸洗开口,成为可吸水保水的基质块,即得到发泡塑料基质;或所述发泡塑料基质为热固性树脂,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掺入相应的发泡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绪言
申请(专利权)人:陈绪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