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兰英专利>正文

远红外稀土磁化净化离子水生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0389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远红外稀土磁化净化离子水生成装置,外壳由(1、2、2′)三部分组成,其中(1)为主体外壳,(2、2′)为左右侧外壳,在外壳底部配有进水管(3)和碱性出水管(4)、酸性出水管(5),配水软管分别将机壳内的远红外磁化净化过滤筒(11、11′),电解槽(13),出水管(4、5)组成串联,构成相互联通的水通道,其特征在于:安装在外壳(2、2′)内的远红外磁化净化过滤筒(11、11′),包括底部有磁铁基座(29),内置稀土磁铁(21),底层为红外线矿化球(22),中部为渗银活性碳(24),上部为沸石(25),这三种过滤材料都由活性碳纤维布(23)隔离,过滤筒(11)的出水口(26)导入电解槽(13)的进水口(14),电解槽(13)内部采用异相离子膜(32)、电极板(31、31′)和聚炳乙稀水路板(34)组成。(*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作用于饮用水及生活用水的磁化净化离子水的生成装置。
技术介绍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的生命离不开水”。在当今社会物质文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同时,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自然生态环境同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尤其是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被污染的水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它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身体健康。“水质决定体质,体质决定健康”,为了健康,寻求一种良好的饮用水,是人们刻不容缓的追求。根据有关文献记载,人体中70%是水份,人类的大多数疾病都与饮用了受污染的水有关,这说明水对健康的重要性。因此,必须选用好水质的水,才能保证身体健康。据医学界研究表明,对人类身体有益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水为碱性离子水,人们饮用了碱性离子水后,能增加代谢产物,排泄老旧废物、激活细胞生长旺盛等。据研究表明离子水有如下特点(1)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水中的余氯,有机化合物,重金属等。(2)水中保留了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钙、镁、钾、钠等,并呈离子状态,易于体内吸收。(3)呈弱碱性,能中和体内的酸毒。(4)水分子团小(为自来水的1/2),渗透力强。(5)具有-250MV以下氧化还原电位,能中和除去人体内自由基。(6)酸性离子水,有明显的清洁、消毒美容、收敛肌肤作用。对治疗皮肤疾病,皮肤骚痒、湿诊、烂臭脚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有的制造离子水装置如中国专利文献CN2233400Y中公开的《连续式离子水发生器》提供了一种洁净水的装置。它由外壳、进出水口、正负电极板,半透膜与隔板等组成,正负电极板与半透膜交叉依次排列,相互间距很小,电压底,只适用于家用。专利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提供并设计了远红外消毒、稀土磁铁磁化、多层净化离子水生成装置,它是一种适用于民用的小型化,耗能低,操作简便,能有效提高水的活性,增加渗透力的远红外磁化离子水生成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外壳为组合式,外壳底部配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在组合外壳内两侧为远红外磁化净化过滤筒,中间外壳内装电控工作板、电解槽,进水管与通过管(软管)将远红外磁化净化过滤筒、电解槽串联,电解槽的出水管与机壳外出水管相连。中间外壳前方设置有电源开关和电控操作面板,为电解槽提供工作电压。电解槽出水口4为碱性离子水出口,5为酸性离子水出口。其优点组合式外壳安装拆卸清理方便,安装在两侧外壳内的远红外磁化净化过滤筒包括磁化部件、远红外矿化球、渗银活性碳、沸石,它们之间用活性炭纤维布隔离。且形成多层过滤,将水净化后送入电解槽。过滤筒、电解槽用通过管(软管)将它们串联,组成了进水出水相通的水通路。远红外磁化净化过滤筒底部进水口处设计了水流检测信号的流量计,并与电控工作板配接。当本设备断水时,对设备断电保护。电解槽进水口、出水口配有管道接头,过滤筒进水口与进水管配接,出水口与电解槽进水口配连,电解槽出水口与外壳碱性、酸性出水管配接。磁化部件置于过滤筒内底部,磁场强度为5000Gs,部件为网筛板状,置于磁铁槽中,其磁铁N极,S极相对设置,构成磁路与水流方向垂直。电解槽为长方形,由铁压板、隔离板、水路板、阴极板、阳极板组成。阴极板与阳极板之间有二个水室,电解槽下部设一个进水口,上部设一个碱性出水口(在阴极处)和一个酸性出水口(在阳极处),并用紧固螺钉紧固组成一体。二只过滤筒形成二级多层过滤,过滤筒下为进水口,上为出水口,之间通过软管配接。中间外壳前面设有操作面板,PH值显示器;电路、水路故障报警系统(闪光显示及声响报警指示)。操作面板设置有PH值、弱、中、强调整按钮、PH值由数码管显示强、中、弱数码。电解槽采用异相离子膜、电解可生成碱性离子水、酸性离子水及中性离子水三种离子水。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原理自来水从外壳底部的进水管进水,流入安装在外壳内的远红外磁化净化过滤筒内,水首先经过磁化装置,然后经过红外线矿化球、渗银活性碳、沸石,将水磁化、灭菌消毒、滤掉了水中的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杂质和水的异味。过滤筒进水口处的水流量检测器为电控工作板提供检测信号。控制电控工作板的电源通断。防止断水、电流过大时,烧毁电解槽(属保护电路)。净化水在电解槽内的左右水室中流动。在水室中分别装有阴极板和阳极板,异相离子膜,在电场作用下,水被电离产生阴离子水和阳离子水。在异相离子膜作用下,水离子作定向运动,在电解槽上部靠阴极处出水口流出的水为碱性离子水,靠阳极处出水口流出的水为酸性离子水。简单地说自来水经过过滤筒磁化、灭菌消毒,去掉有害物质的净化水流经电解槽。在电解槽中阴阳电极特定的电场作用下,水被电离后产生阴离子和阳离子。并在电解槽内的异相离子交换膜作用下定向运动,从而生成碱性离子水和酸性离子水。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优化、操作简便、能耗低,杀菌消毒去有害物质,去异味效果好。分离后的碱性水,提高了钙、镁、钾、钠、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将水活化,水分子团小,渗透力强,低电位能清除人体内自由基和排除人体内酸毒,是预防疾病,辅助治疗疾病的最佳饮用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型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远红外磁化净化筒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磁化构件图。图5为本技术图4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电解槽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原理及流程图。图8为本技术保护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实施情况,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技术外壳由1、2、2′三部分组成,其中1为主外壳,2、2′为左右侧外壳,在外壳底部配有进水管3和碱性出水管4、酸性出水管5,配水软管37分别将机壳内的远红外磁化净化过滤筒11、11′,电解槽13,出水口4、5组成串联,构成相互联通的水通道,主外壳前方布置有电源开关6,控制工作板7,PH值显示器8,主外壳1内有电源工作板17、电解槽13。远红外磁化净化过滤筒11,进水口端配有流量计12检测水流量、将检测信号传给电源工作板。为装置提供保护处理依据。电源开关6为220V,远红外磁化过滤筒11、11′安装在主外壳1两侧的过滤筒基座9、过滤筒座10上,过滤筒11底部有进水管3,上部为出水口;在过滤筒11、11′底部进水口20处设有稀土磁部件21,内置稀土磁铁三块,水从稀土磁铁间隙中流过使水磁化,将磁化后的水流入过滤筒内过滤净化,过滤筒11、11′底层为远红外矿化球22,中部为渗银活性碳24,上部为沸石25,沸石25上为筛网络27,这三种过滤材料都由活性碳纤维布23隔离,构成多层吸附过滤系统。使自来水在过滤系统中完全杀菌消毒,除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由过滤筒11的过滤筒出水口26将水送入电解槽13,进行电离处理。电解槽13槽体为长方形,由铁压板30、隔离板33、水路板34、阴极板31、阳极板31′组成,阴极板31、阳极板31′、异相离子膜32之间有水路板34,水路板34设计有三个水室并起隔离作用,两水路板34之间有异相离子交接膜32,它只允许阴离子、阳离子作定向运动,电解槽13下底只配一个进水口14,电解槽出口管(碱性)15设在电解槽顶部阴极板31附近,电解槽出口管(酸性)16设在电解槽13顶部阳极板31′附近,电解槽由铁压板30紧固螺钉紧固成一体。为了安装方便,远红外磁化净化过滤筒11、11′,电解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焱
申请(专利权)人:秦兰英周明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