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三相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0104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的三相分离器,充分利用水力学原理,通过在进口段设置一可调节的导流板,既提高了三相分离效果,又能方便地控制出水速度,以适应水力负荷的波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离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主要是利用水力学原理来实现气、固、液三相的有效分离,从而达到分离水、污泥和甲烷气体的目的。目前三相分离器已广泛应用于诸如外流式厌氧反应器(UASB)、厌氧颗粒床(EGSB)之类的厌氧污水处理装置。作为厌氧生化反应装置的核心构造之一,三相分离器的分离效果直接决定厌氧反应装置性能的优劣。传统的三相分离器主要是利用水流截面的变化引起气固液三相流速的差异,从而实现三相分离的目的。一般在其进口处均不加任何导流装置,仅仅依靠单一的水流截面变化,因此传统的三相分离器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三相分离效果不彻底的缺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常碰到污水进水量不稳定,波动较大的现象,这就需要能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控制反应装置对水力负荷波动的适应性,而在传统的三相分离器中也未见有行之有效的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三相分离器的缺点,设计一种既能有效提高三相分离效果,又能方便调节出水速度,从而适应水力负荷波动的三相分离器。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三相分离器具有三相分离器筒体,其上方为非集气区排气口,下端为三相分离器进口段,三相分离器筒体内侧壁设有出水堰,出水堰与三相分离器筒体外侧的三相分离器出水口相通,三相分离器筒体下方套接厌氧反应装置升流区筒体,并使三相分离器进口段伸入厌氧反应装置升流区筒体内,厌氧反应装置升流区筒体下端为进水口,厌氧反应装置升流区筒体上侧壁设有处于三相分离器进口段上方的集气区排气口,在厌氧反应装置升流区筒体内设有导流板,导流板通过调节杆与三相分离器进口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措施,上述导流板为对称的流线型外廓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充分利用水力学原理,通过设置一可调节的导流板,既提高了三相分离效果,又能方便地控制出水速度,以适应水力负荷的波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图1中各标记如下A区为三相分离器非集气区,B区为三相分离器沉淀区,C区为三相分离器集气区,D区为厌氧反应装置升流区;1—导流板;2—调节杆;3—三相分离器进口段;4—三相分离器出水口;5—非集气区排气口;6—出水堰;7—三相分离器筒体;8—集气区排气口;9—厌氧反应装置升流区筒体;10—进水口。本技术使用时,当流体从进水口10进入厌氧反应装置升流区筒体9内的D区厌氧反应装置升流区,流经依据水力特性制成的对称的流线型外廓板状的导流板1时,发生绕流,由于三相的水力特性的差异,必然导致三相间形成一定的速度差,从而气体得以率先分离,溢出到三相分离器集气区C区后经集气区排气口8排出,在发生水力负荷波动较大时,可方便地调节调节杆2,调整三相分离器进口段3与导流板1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控制出水速度的目的,以适应水力负荷的波动。余下的流体从三相分离器进口段3进入三相分离器筒体7内B区三相分离器沉淀区,液体进入出水堰6后经三相分离器出水口4排出,余下气体经A区三相分离器非集气区从非集气区排气口5排出,固体则沉淀下来。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三相分离器,具有三相分离器筒体(7),其上方为非集气区排气口(5),下端为三相分离器进口段(3),三相分离器筒体(7)内侧壁设有出水堰(6),出水堰(6)与三相分离器筒体外侧的三相分离器出水口(4)相通,三相分离器筒体(7)下方套接厌氧反应装置升流区筒体(9),并使三相分离器进口段(3)伸入厌氧反应装置升流区筒体(9)内,厌氧反应装置升流区筒体(9)下端为进水口(10),厌氧反应装置升流区筒体(9)上侧壁设有处于三相分离器进口段(3)上方的集气区排气口(8),其特征是在厌氧反应装置升流区筒体(9)内设有导流板(1),导流板(1)通过调节杆(2)与三相分离器进口段(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导流板(1)为对称的流线型外廓板。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的三相分离器,充分利用水力学原理,通过在进口段设置一可调节的导流板,既提高了三相分离效果,又能方便地控制出水速度,以适应水力负荷的波动。文档编号B01D19/00GK2391871SQ99228910公开日2000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14日专利技术者周光亮 申请人: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三相分离器,具有三相分离器筒体(7),其上方为非集气区排气口(5),下端为三相分离器进口段(3),三相分离器筒体(7)内侧壁设有出水堰(6),出水堰(6)与三相分离器筒体外侧的三相分离器出水口(4)相通,三相分离器筒体(7)下方套接厌氧反应装置升流区筒体(9),并使三相分离器进口段(3)伸入厌氧反应装置升流区筒体(9)内,厌氧反应装置升流区筒体(9)下端为进水口(10),厌氧反应装置升流区筒体(9)上侧壁设有处于三相分离器进口段(3)上方的集气区排气口(8),其特征是:在厌氧反应装置升流区筒体(9)内设有导流板(1),导流板(1)通过调节杆(2)与三相分离器进口段(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光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