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伟忠专利>正文

厌氧池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0075 阅读:5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厌氧池搅拌机,由机座(2)及设于机座(2)上的电动机(1)组成,机座(2)被置于浮子(3)上,机座(2)下方设有直管(4),直管(4)的下端连接泵壳(5),直管(4)内设有轴(6),轴(6)的一端由联轴器(7)与电动机(1)的轴相连,另一端连接设于泵壳内的叶轮(9),其特征在于泵壳(5)与直管(4)之间还设有双重防水轴承座(8),在叶轮(9)的下方还设有进水引向器(10)。(*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厌氧池搅拌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环境净化、污水处理中对厌氧池的搅拌处理,大都采用机械带动搅拌棒对厌氧池搅拌,它以缺点是结构复杂,费时费力,效果差,维修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搅拌棒的缺点,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搅拌均匀,容积特别大的厌氧池搅拌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机由机座及设于机座上电动机组成,机座由浮子支撑在水面上,机座下设有一直管,直管的下端与泵壳相连,直管内设有轴,该轴的一端通过连轴器与电动机轴相连,另一端则通过双重防水轴承座后被置于泵壳内的当叶轮上,叶轮下方则有进水引向器,进水引向器下方设有进水道,进水道上设有若干进水的智能头,在叶轮的上方还设有出水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及效果。一、结构简单,搅拌均匀,利用叶轮高速运转后,360度辐射,造成大面积紊流。二、效果大,它通过进水引向器,由任何一点处从底部引入泵内,减小了负压,增强了效果。它是由泵叶轮工作由上而下压送搅拌设计成由下向上搅拌,360度辐射。三、不受池大小、深浅、长短的影响,不管任何形式的池无死角出现,整个池全部能紊流,这是最大的新颖性。四、无噪声,无污染,外表美观,安装灵活。五、电动功率为3KW、4KW、5.5KW,可分别配用池2000M3、2500M3、3000M3,与同类产品大一倍。本技术适用于污水处理。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由机座2及设于机座2上的电动机1组成,机座2被置于浮子3上,机座2下方设有直管4,直管4的下端连接泵壳5,直管4内设有一轴6,轴6的一端由连轴器7与电动机轴相连,另一端通过双重防水轴承座8连接设于泵壳5内的叶轮9,叶轮9下方则有进水引向器10,进水引向10下方设有进水道11,进水道11上设有若干进水的智能头12。在叶轮的上方还设有出水口13。本技术适用于污水处理。权利要求1.一种厌氧池搅拌机,由机座(2)及设于机座(2)上的电动机(1)组成,机座(2)被置于浮子(3)上,机座(2)下方设有直管(4),直管(4)的下端连接泵壳(5),直管(4)内设有轴(6),轴(6)的一端由联轴器(7)与电动机(1)的轴相连,另一端连接设于泵壳内的叶轮(9),其特征在于泵壳(5)与直管(4)之间还设有双重防水轴承座(8),在叶轮(9)的下方还设有进水引向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池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引向器(10)的下方设有进水道(11),进水道(11)上设有若干智能头(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池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9)的上方设有出水口(1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厌氧池搅拌机。由机座及设于机座上的电动机组成。机座由浮子支撑于水面上,机座下设有一直管,直管的下端由泵壳相连,直管内设有一轴,其一端由连轴器与电动机轴相连,另一端通过双重防水轴座后被置于泵壳内的叶轮上,叶轮下方则有进水引向器,进水引向器下方通过进水道进水,进水道上设有智能头,由叶轮上方出水,360度辐射,形成池中整个水池大循环。本技术适用于污水处理。文档编号C02F3/28GK2525080SQ0127416公开日2002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12日专利技术者周伟忠, 斯志光, 何超云 申请人:周伟忠, 斯志光, 何超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忠斯志光何超云
申请(专利权)人:周伟忠斯志光何超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