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黄铁矿的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8721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8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湿法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磁黄铁矿的处理工艺。通过在浸出工序中,采用超声波振荡器发出的超声波通过超声波振头转换成高频振动,破坏并清洗物料颗粒表面,使物料继续被强化反应分解,从而大大提高了金的浸出率,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吸附、解吸的方法收取金元素,在前期氰化时,金元素以络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而金元素的络合物极易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从而实现了金元素与溶液的分离,并且分离过程中损失的金元素较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湿法冶金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磁黄铁矿的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金是伴随着矿物而生的,如硫化物金矿,具体可分为黄铁矿、磁黄铁矿、硫砷铁矿等矿石资源。并且,金在矿石中的存在形态主要为超微细粒与铁矿紧密结合,并且这种超微细粒细小到次显微粒级,进而使得大部分的金镶嵌在矿石的分子晶格中,与矿石形成互溶体;这种特征使得矿石在被机械研磨或粉碎时,及时粉碎至最大细度也难以使金从矿石中暴露出来,尤其是磁黄铁矿中的金被吸附在内部晶体格子中更难以暴露出来,进而难以形成自由表面的金颗粒,导致采取溶液浸取时,使得药水难以与金的表面相接触,也就难以与金发生化学反应而将其溶解。为此,有研究者就通过研究,将硫化物矿石中的金裸露在外面,即通过预处理步骤将金裸露出来,但在采取这样的措施时,往往采用的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技术来进行,在溶液中就会形成电势电位,而根据常识,不同的电势电位将会得出不同的反应结果,或者得出的反应产物以及原料消耗物均不一样,如何将矿石,尤其是磁黄铁矿矿石进行预处理,使得大量的金被裸露出来成为了从磁黄铁矿中提取金的关键难题。另外,现有技术从溶液中提取金的提取率较低,为80~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黄铁矿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磁黄铁矿粉碎至细度为80~200目,获得磁黄铁矿粉送入反应槽中,向反应槽中加入磁黄铁矿粉1~3倍重量的硝酸溶液,并采用搅拌器的搅拌速度为40~70r/min搅拌处理1~2h,再向其中加入硝酸溶液0.7~0.9倍重量的亚硝酸钠,并继续搅拌处理20~30min后,将其置于温度为60~70℃中静置处理10~20min,再向其中加入过氧化氢,其中过氧化氢的用量为亚硝酸钠重量的1~1.3倍,并控制溶液温度为50~60℃后,再以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测点溶液中的电势电位,并将溶液中的电势电位调整并控制在≤450mV,使其持续反应3~4h后,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黄铁矿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磁黄铁矿粉碎至细度为80~200目,获得磁黄铁矿粉送入反应槽中,向反应槽中加入磁黄铁矿粉1~3倍重量的硝酸溶液,并采用搅拌器的搅拌速度为40~70r/min搅拌处理1~2h,再向其中加入硝酸溶液0.7~0.9倍重量的亚硝酸钠,并继续搅拌处理20~30min后,将其置于温度为60~70℃中静置处理10~20min,再向其中加入过氧化氢,其中过氧化氢的用量为亚硝酸钠重量的1~1.3倍,并控制溶液温度为50~60℃后,再以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测点溶液中的电势电位,并将溶液中的电势电位调整并控制在≤450mV,使其持续反应3~4h后,获得预处理料浆,待用;(2)浸出:将步骤(1)预处理获得的料浆加水调浆处理,其中料浆与水的用量比为(2~4):(0.5~1.5),再向其中加入氰化钠,氰化钠的用量为料浆重量的1~3%,接着加入调整剂调节混合料浆的pH值为10~12,将混合料浆送入超声振荡器中进行超声反应30~60min,反应结束后在常温下静置处理20~40min后过滤,获得滤液和滤渣;(3)吸附:将步骤(2)获得的滤液送入反应槽中,向反应槽中加入活性炭,在30~60℃的温度下反应2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再六
申请(专利权)人:铜仁市万山区盛和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