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盗信息远程管理系统,包括智能防盗模块、A/D转换器、电源模块、主控CPU和看门狗,所述智能防盗模块采集防盗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A/D转换器中,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进模数转换后并输出数字信号到主控CPU的信号输入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安防系统采用物联网远程传输报警系统,遇到与不速之客企图打开房门时,窃贼用手触碰安装在门把手的隐蔽电极片就会触发报警电路,通过主控CPU开启拾音器、摄像头记录区域内信息,并通过无线发射器发送到安防中心和用户的移动设备,具有隐蔽性好、功能多样、安防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防系统,具体是一种防盗信息远程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里的贵重物品也越来越多,如手机、笔记本电脑、首饰等,因此也越来越重视安全防护工作,电子安防设备作为现代化电子产业的研究成果,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家庭、办公等环境内的报警安全设施,目前常用的安防设备有摄像头、红外报警器等,但是这类报警器随着窃贼的盗窃技术不断提高已经很难达到全面的防护效果,容易被窃贼破解,且报警范围和报警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信息远程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盗信息远程管理系统,包括智能防盗模块、A/D转换器、电源模块、主控CPU和看门狗,所述智能防盗模块采集防盗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A/D转换器中,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进模数转换后并输出数字信号到主控CPU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主控CPU还分别连接存储器、看门狗、电源模块、音频解码模块、视频解码模块、触摸屏和无线发射器;音频解码模块还连接拾音器,视频解码模块还连接摄像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智能防盗模块包括电极片M、二极管D1、芯片IC1和芯片IC2;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电极片M和芯片IC1的引脚2,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阻R1、电阻R2、电容C2、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源VCC、芯片IC1的引脚4、芯片IC1的引脚8、芯片IC2的引脚4和芯片IC2的引脚8,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芯片IC1的引脚6和芯片IC1的引脚7,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三极管V1的发射极、芯片IC1的引脚1和芯片IC2的引脚1,芯片IC1的引脚3连接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2的基极,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3、电容C2的另一端、芯片IC2的引脚2和芯片IC1的引脚6,芯片IC2的引脚3输出信号OUT到主控CPU,所述芯片IC1和芯片IC2的型号均为NE55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主控CPU的主核心部件是TMS320C1X数字信号处理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无线发射器采用SIM300无线通讯模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摄像头为隐蔽式针孔摄像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无线发射器还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移动设备和安防中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无线发射器为GPRS模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A/D转换器的型号为TLV154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安防系统采用物联网远程传输报警系统,遇到与不速之客企图打开房门时,窃贼用手触碰安装在门把手的隐蔽电极片就会触发报警电路,通过主控CPU开启拾音器、摄像头记录区域内信息,并通过无线发射器发送到安防中心和用户的移动设备,具有隐蔽性好、功能多样、安防效果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防盗信息远程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为智能防盗模块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防盗信息远程管理系统,包括智能防盗模块、A/D转换器、电源模块、主控CPU和看门狗,所述智能防盗模块采集防盗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A/D转换器中,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进模数转换后并输出数字信号到主控CPU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主控CPU还分别连接存储器、看门狗、电源模块、音频解码模块、视频解码模块、触摸屏和无线发射器;音频解码模块还连接拾音器,视频解码模块还连接摄像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智能防盗模块包括电极片M、二极管D1、芯片IC1和芯片IC2;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电极片M和芯片IC1的引脚2,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阻R1、电阻R2、电容C2、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源VCC、芯片IC1的引脚4、芯片IC1的引脚8、芯片IC2的引脚4和芯片IC2的引脚8,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芯片IC1的引脚6和芯片IC1的引脚7,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三极管V1的发射极、芯片IC1的引脚1和芯片IC2的引脚1,芯片IC1的引脚3连接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2的基极,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3、电容C2的另一端、芯片IC2的引脚2和芯片IC1的引脚6,芯片IC2的引脚3输出信号OUT到主控CPU,所述芯片IC1和芯片IC2的型号均为NE555。主控CPU的主核心部件是TMS320C1X数字信号处理器。无线发射器采用SIM300无线通讯模块。摄像头为隐蔽式针孔摄像头。无线发射器还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移动设备和安防中心。无线发射器为GPRS模块。A/D转换器的型号为TLV1544。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专利技术采用触摸防盗报警技术,其具体电路如图2所示:电极片M安装在门把手的隐蔽位置,遇到有不速之客时,只要窃贼用手触碰门把手,电极片M感应到人体感应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电信号经过二极管D1整流,其负半周加至芯片IC1的2引脚,芯片IC1与电阻R1、电容C1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处于暂稳态,芯片IC1的3脚输出高电平信号,通过电阻R4加在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导通,三极管V2截止,电源经过电阻R3对电容C2充电,因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芯片IC2的6脚保持高电平,IC2余电阻R3、电容C2构成的矩形波发生器处于复位状态,其3脚输出报警信号OUT到主控CPU,主控CPU通过TMS320C1X数字信号处理器内部的编码译码器对触发信号进行分析处理,TMS320C1X是TI公司1997年2月推向市场的高性能DSP,综合了目前DSP的所有优点,具有最佳的性价比和低功耗。输出主控CPU控制信号开启视频解码模块、音频解码模块和无线发射器,连接在音频解码模块上的拾音器用于采集声音信号,连接在视频解码模块上的针孔摄像头用于采集图像信息,无线发射器用于发送远程报警信息、图像信息和声音信号到移动设备和安防中心,触摸屏用于使用者设置和查看安防系统的各项数据,系统采用物联网远程传输报警系统,遇到与不速之客企图打开房门时,窃贼用手触碰安装在门把手的隐蔽电极片就会触发报警电路,通过主控CPU开启拾音器、摄像头记录区域内信息,并通过无线发射器发送到安防中心和用户的移动设备,具有隐蔽性好、功能多样、安防效果好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盗信息远程管理系统,包括智能防盗模块、A/D转换器、电源模块、主控CPU和看门狗;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防盗模块采集防盗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A/D转换器中,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进模数转换后并输出数字信号到主控CPU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主控CPU还分别连接存储器、看门狗、电源模块、音频解码模块、视频解码模块、触摸屏和无线发射器;音频解码模块还连接拾音器,视频解码模块还连接摄像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盗信息远程管理系统,包括智能防盗模块、A/D转换器、电源模块、主控CPU和看门狗;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防盗模块采集防盗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A/D转换器中,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进模数转换后并输出数字信号到主控CPU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主控CPU还分别连接存储器、看门狗、电源模块、音频解码模块、视频解码模块、触摸屏和无线发射器;音频解码模块还连接拾音器,视频解码模块还连接摄像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信息远程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防盗模块包括电极片M、二极管D1、芯片IC1和芯片IC2;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电极片M和芯片IC1的引脚2,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阻R1、电阻R2、电容C2、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源VCC、芯片IC1的引脚4、芯片IC1的引脚8、芯片IC2的引脚4和芯片IC2的引脚8,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芯片IC1的引脚6和芯片IC1的引脚7,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三极管V1的发射极、芯片IC1的引脚1和芯片IC2的引脚1,芯片IC1的引脚3连接电阻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灿炎,
申请(专利权)人:北海和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