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志华专利>正文

一种眼科专用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80699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5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眼科专用支撑架,涉及医疗器械技术设备领域,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与底板固接、第二面板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上设置有弧位,所述弧位上设置有用于支撑脸部的软垫,所述第二面板内转动连接有螺栓,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栓配套使用的内螺纹,所述底板下固接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下方连接有移动装置,所述支撑脚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移动装置固定的调高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结构简单,方便患者移动使用,并且能根据患者面部大小对支撑面部的开口大小进行调节,适用人群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眼科专用支撑架
技术介绍
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后,当需要在眼内充填长效气体或硅油后,就必须采取俯卧体位以取得视网膜修复,俯卧体位要求达到黄金体位的标准,黄金体位是指保持术眼位于面向下时的垂直轴位,即患者的脸部与地面平行,患者的脸部与地面平行使气泡和硅油顶压视网膜及裂孔复位,此黄金体位的两个意义在于,一是充分利用重填物的表面张力、浮力和重填作用力顶压其后的视网膜,帮助视网膜复位;二是避免充填物对眼球前部的晶体、房角的顶压,防止出现眼压升高和晶状体的损伤而出现白内障。进行俯卧修复时,第一个月全天俯卧,第二个月每天8小时,第3个月每天6小时,由于俯卧时间较长,如果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患者会由于不舒服而乱动或不配合医生指引等现象,极大影响治疗效果,为避免此现象发生,现今术后患者往往会采用卧姿和坐姿两种修复体位交叉进行来缓冲,减少痛楚。过去,医院采取如图1和图2所示方法,只能提供枕头给患者垫在额头下进行卧式和坐式体位修复,但时间长后,患者额头会出现红印、发麻、发痛,并且枕头稳定性不好、透气性差,容易导致患者头部倾斜或呼吸困难,使用效果不理想。尽管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眼科专用支撑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眼科专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与底板固接、第二面板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上设置有弧位,所述弧位上设置有用于支撑脸部的软垫,所述第二面板内转动连接有螺栓,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栓配套使用的内螺纹,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底板下表面设置有凹位,所述凹位与固接在所述支撑脚顶部的托块活动连接,所述支撑脚下方连接有移动装置,所述支撑脚上还设置有调高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专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与底板固接、第二面板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上设置有弧位,所述弧位上设置有用于支撑脸部的软垫,所述第二面板内转动连接有螺栓,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栓配套使用的内螺纹,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底板下表面设置有凹位,所述凹位与固接在所述支撑脚顶部的托块活动连接,所述支撑脚下方连接有移动装置,所述支撑脚上还设置有调高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专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高器包括设置在支撑脚上的按键、设置在支撑脚内的卡位杆、固定杆和弹簧,所述卡位杆的一端与支撑脚内壁铰接、另一端设置有卡头,所述卡头伸出支撑脚外,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卡位杆连接、另一端与支撑脚内壁连接,所述固定杆与支撑脚内壁固接,所述按键上还固接有用于顶开所述卡位杆的第一支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眼科专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工”字形框架,所述框架上方设置有与所述支撑脚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周志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