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养殖塘水质消毒净化的紫外线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768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养殖塘水质消毒净化的紫外线消毒装置,装置的结构由水泵、过滤柱和紫外线杀菌器组成,所说的紫外线杀菌器由一金属圆筒壳体和安装于圆筒内的一支至多支紫外线灯管构成,所安装的紫外线灯管有石英管套装保护,金属圆筒壳体的内壁经抛光处理,其两端部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用水泵抽取养殖鱼塘的水,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到过滤柱的进水口,过滤柱的出水口连接到紫外线杀菌器的进水口,处理后的水由紫外线杀菌器的出水口流回养殖鱼塘。本装置可供农村养殖水塘,特别是疫区养殖水塘灭活塘水中的禽流感病毒和水质消毒净化之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养殖塘水质消毒净化的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其传染源主要是鸡、鸭,人类在直接接触受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病毒都会受到感染。防治禽流感发生,主要是切断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养殖塘水是禽流感的一个重要传播途径。灭活养殖塘水中的禽流感病毒可采用酚类化合物、季胺盐类消毒剂、次氯酸钠、福尔马林和其他醛类以及碘类化合物和汞等多种消毒剂,但养殖塘大量使用化学消毒剂易对水塘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对养殖鱼类和水禽有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农村养殖塘水为消毒净化水质以预防禽流感所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供农村养殖水塘,特别是疫区养殖水塘水质消毒净化和禽流感的预防的紫外线消毒装置。本技术的紫外线消毒装置是针对养殖塘水水质消毒净化的特殊需求而设计的。装置的结构由水泵、过滤柱和紫外线杀菌器组成,所说的紫外线杀菌器由一金属圆筒壳体和安装于圆筒内的一支至多支紫外线灯管构成,所安装的紫外线灯管由石英管套装保护,金属圆筒壳体的内壁经抛光处理,其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用水泵抽取养殖水塘的水,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到过滤柱的进水口,过滤柱的出水口连接到紫外线杀菌器的进水口,处理后的水由紫外线杀菌器的出水口流回养殖水塘。本装置通过水泵把养殖水塘的水抽入过滤柱,经过滤去除水中的悬浮物之后再使之通过紫外线杀菌器,利用强大的紫外线灭活水中的病毒及其他病原微生物,从而达到水质消毒净化的目的。本装置的紫外线消毒器采用封闭式的设计,用金属圆筒把消毒灯管和被消毒的水封闭起来。筒体可用不锈钢或铝制造,其内壁做精细的抛光处理,以提高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增强筒体内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圆筒体可以方便打开,便于更换紫外灯管和清除污垢。紫外线灯管是紫外线消毒器的核心部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紫外线灯管的数量,一般可设置1~6支紫外线灯管,单灯管的消毒器内设一只紫外线灯管,灯管位于筒体的中轴部位;多灯管的消毒器中灯管的布置原则是使筒体断面内各点获得大体均匀的紫外线辐射,可使各紫外线灯管在消毒器的圆筒体横截面均匀布设于一同心圆上。所采用的低压紫外线灯的启动电流应与普通日光灯相同。紫外线消毒器中,灯管套装在石英管内,其作用除了防止灯管破裂污染水质外,也有减少由于水温过低影响紫外线灯效率的功能。水泵工作电压为220V,可以潜水和在塘外抽水两用。过滤柱由棉线或者石英砂作为填料,其作用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降低水中的悬浮物对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影响。为使本装置在进行养殖塘水质消毒净化时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的目标,装置中的紫外线灯对流过紫外线消毒器的水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当照射剂量不少于12200uw/cm2的照射剂量时,灭菌率可达到99.9%以上。本装置根据物理的紫外线灭活病毒的原理,利用紫外线杀灭养殖塘水中的禽流感病毒;处理量大;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测算成本方面,用于小规模的用水消毒,不采用循环灭菌方式,则可以用小试的设备,紫外灯功率为15w,水泵的功率为90w,采用流量1m3/h消毒,处理1m3水成本约为0.07元。如果用于大规模的水塘消毒,则要采用流量是30~40m3/h的水泵,最大功率功率为1~2kw,采用循环消毒方式,所用电费的成本是0.16~0.33元/m3,成本相对也比较低廉,可以推广应用。本装置对塘水处理后无二次污染。目前的文献报道,还没有发现紫外线(特别是在253.7nm处)在消毒过程中会产生足够量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同时处理时间短,杀菌效果好。由于在微生物水质检测中一般采用大肠菌群作为污染指标,而大肠菌群的所需的紫外线照射剂量与流感病毒病毒相差不大,所以本试验以大肠菌群作为指示菌,以人工染菌的水,利用本装置在不同消毒时间(即不同的流量)下检测消毒后水中的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的数量,分析检测效果见表1。表1 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间(即不同流速)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可以看出,紫外线消毒后水中的细菌总数均有下降,灭菌率最高的达到99.99%,说明本装置有效地发挥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可以用于水的消毒。并且同一细菌浓度的原水,随着紫外线照射时间的延长,水中残留菌数下降。由表1,还可以看出水中大肠菌群在消毒前后变化的趋势,含有大肠菌群分别为2.4×105、4.6×104、4×102cfu/ml的三种原水,以1.03m3/h,0.85m3/h,0.42m3/h三种流量通过紫外消毒装置,其紫外线辐照时间分别为2.2S、2.7S、5.0S。其结果为大肠菌群为4.6×104、4×102cfu/100ml的原水以1.03m3/h,0.85m3/h,0.42m3/h三种流量通过紫外消毒装置处理后,水中大肠菌群数为0cfu/ml,大肠菌群含量高至2.4×105cfu/ml时,以1.03m3/h流量通过紫外消毒装置处理后,出水中大肠菌群数为4cfu/ml,而以0.85m3/h,0.42m3/h流量通过紫外消毒装置处理后,其大肠菌群数为0cfu/ml。由于采用过滤柱作为预处理装置,提高了灭菌效果。悬浮物影响紫外线的消毒,由于被先行滤除,再用紫外线消毒,所需要的紫外剂量大大减少,同时消毒效果也有很大提高,并且净化了水质。附图说明图1为单灯管的紫外线消毒器的养殖塘水质消毒净化的紫外线消毒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多灯管的紫外线消毒器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用于养殖塘水质消毒净化的紫外线消毒装置由水泵3、过滤柱4和紫外线杀菌器5组成,紫外线消毒器5采用圆筒式封闭设计,筒体为不锈钢,在其中轴部位安装有一根紫外线灯管6,该灯管有石英管套装保护,过滤柱4采用石英砂作为过滤填料。应用时,水泵3将养殖水塘1的水抽入过滤柱4,通过流量计2控制流量,水经过滤柱过滤去悬浮物之后,流入紫外线杀菌器5,通过紫外线杀菌器5中的紫外线灯管6发出的紫外线光照射消毒杀菌后,由出水管7流回养殖水塘1。本装置在流速不超过1.0m3/h时进行直接灭菌,灭菌效果可达到99.99%。实施例二本紫外线消毒装置实施例的紫外线消毒器5中设置有3支紫外线灯管6(各紫外线灯管均有石英管套装保护),3支紫外线灯管6在紫外线消毒器5圆筒体中沿横截面的一同心圆均布(如图2所示)。其他结构则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养殖塘水质消毒净化的紫外线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水泵(3)、过滤柱(4)和紫外线杀菌器(5)组成,所说的紫外线杀菌器(5)由一金属圆筒壳体和安装于圆筒内的紫外线灯管(6)构成,所安装的紫外线灯管有石英管套装保护,金属圆筒壳体的内壁经抛光处理,其两端部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用水泵(3)抽取养殖鱼塘的水,水泵(3)的出水口连接到过滤柱(4)的进水口,过滤柱(4)的出水口连接到紫外线杀菌器(5)的进水口,处理后的水由紫外线杀菌器(5)的出水口流回养殖鱼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过滤柱(4)中用棉线或石英砂作为过滤填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消毒装置,所说的紫外线杀菌器(5)圆筒体中安装有一支紫外线灯管(6),该灯管位于筒体的中轴部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消毒装置,所说的紫外线杀菌器(5)圆筒体中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养殖塘水质消毒净化的紫外线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水泵(3)、过滤柱(4)和紫外线杀菌器(5)组成,所说的紫外线杀菌器(5)由一金属圆筒壳体和安装于圆筒内的紫外线灯管(6)构成,所安装的紫外线灯管有石英管套装保护,金属圆筒壳体的内壁经抛光处理,其两端部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用水泵(3)抽取养殖鱼塘的水,水泵(3)的出水口连接到过滤柱(4)的进水口,过滤柱(4)的出水口连接到紫外线杀菌器(5)的进水口,处理后的水由紫外线杀菌器(5)的出水口流回养殖鱼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萍曾国驱王亚丽梁燕珍罗慧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