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膜组件的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6715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膜组件的曝气装置,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膜组件中以使气体在组件内部形成稳定的气流,膜清洗的效果好,并能延长膜丝使用寿命的且能进行双端产水的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本体,曝气本体内有集气室,曝气本体外侧连接有多个与集气室连通的封闭气室,每个气室上有多个曝气孔。曝气本体上部有集水室,在集水室内有多个出水孔,在曝气本体下端有多个进水孔,曝气本体上有连通进水孔与出水孔的水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曝气装置使气体进入组件内部后,形成连续稳定的气流,使膜丝上下曝气均匀,清除污染效果好,保证组件连续稳定使用。而且气体上下分布均匀,膜丝上下受力一致,延长了膜丝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中空纤维膜 组件中的曝气装置。技术背景中空纤维膜组件现在已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过程的膜过滤处理 中,如洗涤半导体的超纯水,石化废水的处理以及海水淡化等,在以上这些 领域,大多采用了柱式或帘式外压中空纤维膜组件,目前在上述外压膜组件 中,普遍采用了气体擦洗方法来清除膜污染,不同厂家使用了不同的曝气方 式。在上述膜组件中,大多在组件底部开孔,气体通过分布在组件端面的气孔进入组件内部形成曝气。其缺点在于1. 气体直接从端面进入组件内部,曝气均匀程度差,曝气效果不好, 影响膜的清洗效果。2. 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端面气孔较大,曝气时用气量大,能耗高。3. 大量气体从底部进入,对膜丝根部冲击较大,易造成膜丝断裂及疲 劳损伤,降低组件使用寿命。4. 无法进行双端产水,膜丝利用率降#<。5. 制造工艺复杂,易形成产品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膜组件中 使气体在组件内部形成稳定的气流,膜清洗的效果好,并能延长膜丝使用寿 命且能进行双端产水的曝气装置。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膜组件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本体,所述曝气本 体内设置有集气室,所述曝气本体外侧连接有多个与集气室连通的封闭气 室,每个气室上设置有多个曝气孔。所述曝气本体上部设置有集水室,在集水室内设置有多个出水孔,在曝气本体下端设置有多个进水孔,所述曝气本体上设置有连通进水孔与出水孔 的水道。所述集气室的下部与带有气体通道的曝气柱密封连接。 所述曝气本体为一空心柱状体。本技术具有下述技术效果1. 气体通过曝气装置进入组件内部,形成连续稳定的气流,使膜丝上下 曝气均匀,清除污染效果好。保证组件连续稳定使用。2. 气体上下分布均匀,膜丝上下受力一致,延长了膜丝使用寿命。3. 由于曝气效果较好,因此可以降低用气量,能耗降低。4. 曝气装置内设产水通道,可以实现膜组件双端产水,提高了膜丝利 用率。5. 可采用模具注塑成型,简化了生产工艺,避免了工艺复杂带来的产 品缺陷。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曝气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l倒置的示意图;图3为曝气本体的示意图;图4为图3倒置的示意图;图5为曝气装置用于膜组件中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未技术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曝气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图5所示,包括曝气本体2,所 述曝气本体2内设置有集气室4,曝气本体2外侧连接有多个通过曝气本体 上的气孔8与集气室连通的封闭气室1,每个气室上设置有多个曝气孔3。 气室数量一般为2 - 20片,曝气孔的数量可在1 - 1000之间选择。为了简化 制造工艺,曝气本体可为一空心柱状体,空心部分上端封闭作为集气室。集 气室的下部与带有气体通道13的曝气柱11通过密封圏9密封连接。为了满足双端产水的需要,曝气本体还兼做产水的通道。为了使曝气和产水互不干扰,在曝气本体2上部设置有集水室6,在集水室内设置有多个 出水孔7,在曝气本体下端设置有多个进水孔5,曝气本体上设置有连通进 水孔与出水孔的水道12。该装置可釆用塑料或金属制成,金属优选不锈钢,塑料可采用ABS、UPVC、 PC、 PET、有机玻璃等材料,优选ABS或UPVC等。使用时,曝气本体的下端与膜组件浇注树脂14的端面形成同一平面, 气室分布在膜丝之间,曝气柱与端盖15上的进气孔16密封。集水管10与 集水室连通。气体通过曝气柱ll内的气体通道13进入集气室4,从而通过 气孔8进入气室1,再通过曝气孔3进入膜组件内部。由于曝气孔数量多, 分布均匀,从而使进入膜组件内的气体上下分布均勻,形成连续稳定的气流, 使膜丝上下曝气均勻,清除污染效果好,保证组件连续稳定使用。而且,膜 丝上下受力一致,延长了膜丝使用寿命。当需要双端产水时,过滤水进入浇注端面14与端盖15之间,在压力作 用下进入曝气本体下部的进水孔5,通过曝气本体上的水道12、出水孔7进 入集水室,然后通过集水管.10从膜组件另一端流出,实现双端产水单端出 水。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所公开的涉及一种用于膜组件的曝气装置进行了特 别描述,以上描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 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有的变化和修改都在本技术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膜组件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本体,所述曝气本体内设置有集气室,所述曝气本体外侧连接有多个与集气室连通的封闭气室,每个气室上设置有多个曝气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膜组件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曝气本体上部设置有集水室.,在集水室内设置有多个出水孔,在曝气本体下 端设置有多个进水孔,所述曝气本体上设置有连通进水孔与出水孔的水道。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膜组件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气室的下部与带有气体通道的曝气柱密封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膜组件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曝气本体为一空心柱状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膜组件的曝气装置,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膜组件中以使气体在组件内部形成稳定的气流,膜清洗的效果好,并能延长膜丝使用寿命的且能进行双端产水的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本体,曝气本体内有集气室,曝气本体外侧连接有多个与集气室连通的封闭气室,每个气室上有多个曝气孔。曝气本体上部有集水室,在集水室内有多个出水孔,在曝气本体下端有多个进水孔,曝气本体上有连通进水孔与出水孔的水道。本技术的曝气装置使气体进入组件内部后,形成连续稳定的气流,使膜丝上下曝气均匀,清除污染效果好,保证组件连续稳定使用。而且气体上下分布均匀,膜丝上下受力一致,延长了膜丝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01D65/02GK201089735SQ20072009704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0日专利技术者于鸿来, 吴静宇, 强 安, 王海涛, 王龙兴, 蕾 苗 申请人:天津膜天膜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膜组件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本体,所述曝气本体内设置有集气室,所述曝气本体外侧连接有多个与集气室连通的封闭气室,每个气室上设置有多个曝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蕾于鸿来安强王海涛吴静宇王龙兴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膜天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