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蓝宝石晶体定向加工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5745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0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夹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蓝宝石晶体定向加工的夹具,包括下模组及位于下模组上方的上模组,所述下模组包括下模块,所述下模块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下V型槽,所述下V型槽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旋微动调节器,所述上模组包括上模块,所述上模块上开设有开口向下的上V型槽,所述上V型槽与下V型槽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晶棒装夹稳定可靠,定位精准快速,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夹具安装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夹具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蓝宝石晶体定向加工的夹具。
技术介绍
LED(半导体照明)技术发展迅速、应用领域广泛、产业带动性强、节能潜力大,符合低碳与生态经济要求和当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被各国公认为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照明产业。而蓝宝石则成为LED技术发展中重要的主流衬底片,目前全世界90%以上的LED产品均由蓝宝石衬底片上外延生长得到。蓝宝石晶体是由高纯氧化铝在高温下熔化再结晶生长所得,晶体经加工成晶片加工所需原材料的晶棒,晶棒外表经过滚圆处理,难以进行准确定位,通常会出现定位精度不高,操作难易掌控,且重复性较差的问题。因此,晶棒定位夹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通常还需要便于进行简易操作和精度处理。当前行业内对定A向的操作,主要是通过一些基本的硬性夹具固定,再根据人的经验进行反复试验,直至晶棒A向精度达到要求为止。但会极大浪费设备利用率和操作时间,需进行不停的返工试验,才能确保A向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当前行业内对定A向的操作,主要是通过一些基本的硬性夹具固定,再根据人的经验进行反复试验,直至晶棒A向精度达到要求为止。但会极大浪费设备利用率和操作时间,需进行不停的返工试验,才能确保A向的准确性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用于蓝宝石晶体定向加工的夹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蓝宝石晶体定向加工的夹具,包括下模组及位于下模组上方的上模组,所述下模组包括下模块,所述下模块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下V型槽,所述下V型槽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旋微动调节器,所述上模组包括上模块,所述上模块上开设有开口向下的上V型槽,所述上V型槽与下V型槽相对设置。通过上V型面与下V型面将晶棒夹紧与固定,再由螺旋微调控制器精准控制晶棒转动幅度,方便找到晶棒的A向。为了能够更加精准的控制晶棒的转动幅度,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微动调节器包括转动轴、粗调旋钮和微调旋钮,所述粗调旋钮和微调旋钮均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轴的一端,所述粗调旋钮和微调旋钮均用于控制转动轴旋转。通过调节粗调旋钮可以先提高晶棒的转动幅度,并旋转至大致位置,再由微调旋转更精准的旋转晶棒A向,提高晶棒A向的定位精度。进一步地,所述上V型槽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塑料棒,所述下V型槽远离螺旋微动调节器的一侧也设置有塑料棒。晶棒与上V型面及下V型面上的塑料棒接触,能够有效防止晶棒受力过大导致晶棒损坏。由于蓝宝石晶棒硬且脆,为了使晶棒能够稳定可靠夹紧,进一步地,所述塑料棒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通过聚四氟乙烯材质的塑料棒与晶棒接触,有效的防止晶棒受力过大发生崩边、缺角或开裂的现象,保证了晶棒能够装夹稳定可靠。为了使夹具方便固定在定向仪检测平台上,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块的下底面开设有凹槽。夹具通过凹槽与检测平台相互配合,使夹具更加方便安装固定。为了使夹具具有良好的安装精度,保证晶棒在加工时稳定可靠,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燕尾槽。由于凹槽为燕尾槽,燕尾槽作机械相对运动时运动精度高,结构稳定,下模块通过燕尾槽固定安装在仪器上,使夹具具有良好的安装精度,保证晶棒在加工时稳定可靠。进一步地,所述上模组与下模组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通过螺钉将上模组与下模组固定连接在一起,在需要维护时能够方便快速的将上模组与下模组拆卸或安装。进一步地,所述下V型槽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卡设螺旋微动调节器的卡槽,所述螺旋微动调节器卡设在所述卡槽内。保证螺旋微动调节器使用稳定可靠,防止螺旋微动调节器在使用时出现掉落现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用于蓝宝石晶体定向加工的夹具在使用时,通过上V型面与下V型面将晶棒夹紧与固定,再由螺旋微调控制器精准控制晶棒转动幅度,方便找到晶棒的A向;本技术晶棒装夹稳定可靠,定位精准快速,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夹具安装稳定可靠。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蓝宝石晶体定向加工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蓝宝石晶体定向加工的夹具中螺旋微动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用于蓝宝石晶体定向加工的夹具的螺旋微动调节器与晶棒相互配合的示意图。图中:1、下模块,2、上模块,3、下V型槽,4、螺旋微动调节器,4-1、转动轴,4-2、粗调旋钮,4-3、微调旋钮,5、塑料棒,6、上V型槽,7、凹槽,8、螺钉、9、晶棒。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1如图1、2和3所示,一种用于蓝宝石晶体定向加工的夹具,包括下模组及位于下模组上方的上模组,所述下模组包括下模块1,所述下模块1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下V型槽3,所述下V型槽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旋微动调节器4,所述上模组包括上模块2,所述上模块2上开设有开口向下的上V型槽6,所述上V型槽6与下V型槽3相对设置。所述螺旋微动调节器4包括转动轴4-1、粗调旋钮4-2和微调旋钮4-3,所述粗调旋钮4-2和微调旋钮4-3均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轴4-1的一端,所述粗调旋钮4-2和微调旋钮4-3均用于控制转动轴4-1旋转。所述上V型槽6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塑料棒5,所述下V型槽3远离螺旋微动调节器4的一侧也设置有塑料棒5,所述塑料棒5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所述下模块1的下底面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为燕尾槽。所述上模组与下模组通过螺钉8固定连接。所述下V型槽3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卡设螺旋微动调节器4的卡槽,所述螺旋微动调节器4卡设在所述卡槽内。上述用于蓝宝石晶体定向加工的夹具在使用时,将下模块1的燕尾槽安装在定向仪检测平台上,首先松开上模组与下模组之间的螺钉8,将晶棒9放入上模块2的上V型槽6与下模块1的下V型槽3之间,再将螺钉8轻微锁上,调节螺旋微动调节器4并使晶棒9能够转动,上V型槽6上的塑料棒5和下V型槽3上的塑料棒5均与晶棒9接触,螺旋微动调接器4上的转动轴4-1与晶棒9接触,转动轴4-1表面覆盖了一层聚四氟乙烯材质,用于保护晶棒9,夹具在定向仪检测平台上确定晶棒9的A向时,首先调节粗调旋钮4-2,转动轴4-1带动晶棒9转动,通过定向仪观察并旋转至晶棒9至A向的大概位置,再调节微调旋钮4-3,由转动轴4-1带动晶棒9转动,从而确定晶棒9的A向,在完成晶棒9的A向定位后,最后对称、逐步锁紧螺钉8,确保上模组和下模组均匀对称的锁紧晶棒9,此时再通过定向仪确定晶棒9的A向是否准确定位。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蓝宝石晶体定向加工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组及位于下模组上方的上模组,所述下模组包括下模块(1),所述下模块(1)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下V型槽(3),所述下V型槽(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旋微动调节器(4),所述上模组包括上模块(2),所述上模块(2)上开设有开口向下的上V型槽(6),所述上V型槽(6)与下V型槽(3)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蓝宝石晶体定向加工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组及位于下模组上方的上模组,所述下模组包括下模块(1),所述下模块(1)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下V型槽(3),所述下V型槽(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旋微动调节器(4),所述上模组包括上模块(2),所述上模块(2)上开设有开口向下的上V型槽(6),所述上V型槽(6)与下V型槽(3)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蓝宝石晶体定向加工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微动调节器(4)包括转动轴(4-1)、粗调旋钮(4-2)和微调旋钮(4-3),所述粗调旋钮(4-2)和微调旋钮(4-3)均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轴(4-1)的一端,所述粗调旋钮(4-2)和微调旋钮(4-3)均用于控制转动轴(4-1)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蓝宝石晶体定向加工的夹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能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