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所述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中和系统、蒸发系统及分离系统,所述中和系统与所述蒸发系统连接,所述蒸发系统与所述分离系统连接,所述中和系统包括中和池及碱液罐,所述碱液罐与所述中和池连接,所述蒸发系统包括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与所述中和池连接,所述分离系统包括分离室,所述分离室与所述加热室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具有成本低、环境无污染、回收利用率高等特点。通过处理可以实现氟氯的开路及废水零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氟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正常情况下每日摄入量在1.0~1.5mg为宜。氟在人体内代谢后最终有两方面:一部分经排泄(如尿液、汗液等)排出体外,剩余的部分除少量分别在软组织中,约90%的氟沉积在骨骼中。氯离子的危害主要是对金属设备的腐蚀上,严重时会造成金属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缩减。这是由于氯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活性较大,能够对金属(如不锈钢)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钝化膜产生破坏,从而大大加快了其腐蚀反应速度。由此造成了其表面的局部破坏。高浓度含氯废水若没有经处理就进入自然水体,水中的生态系统就会受到严重的破坏。水质的不断下降会导致渔业受到严重影响,超过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含氟废水危害严重,国内外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吸附法、混凝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电凝聚法等。其中沉淀法应用最为广泛,通常用于处理高氟废水;处理浓度较低的含氟废水多采用吸附法和离子交换法;而膜分离法由于膜组件性能不断提升且投资成本有所下降而逐渐被广泛使用。相对含氟废水,国内外对于含氯废水的处理研究相对较少,目前采用较多的是沉淀法去除氯离子,沉淀药剂大致有AgSO4、铜渣、铅渣、氧化铋和氢氧化钙+偏铝酸钠等。另外还有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和吸附法等。采用这些方法均不能很好的将氟氯开路,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污水处理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传统的石灰法产生的渣量大,树脂吸附法产生二次污染,且产生二次废水等需要进行深度处理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体化处理高氟氯废水、渣量小、不产生二次污染,无需对二次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本技术提供的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中和系统、蒸发系统及分离系统,所述中和系统与所述蒸发系统连接,所述蒸发系统与所述分离系统连接,所述中和系统包括中和池及碱液罐,所述碱液罐与所述中和池连接,所述蒸发系统包括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与所述中和池连接,所述分离系统包括分离室,所述分离室与所述加热室连接。在本技术提供的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蒸发系统还包括预热室,所述预热室设于所述加热室与所述中和池之间。在本技术提供的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预热室、所述加热室及所述分离室均包括设于相对底部的液相接口及设于相对顶部的气相接口,所述预热室、所述加热室及所述分离室的所述液相接口相互连接,所述预热室、所述加热室及所述分离室的所述气相接口相互连接。在本技术提供的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分离系统还包括冷却室,所述冷却室与所述分离室的所述气相接口连接连接。在本技术提供的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分离系统还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冷却室的相对顶部连接。在本技术提供的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室包括I效加热室、II效加热室及III效加热室,所述分离室包括I效分离室、II效分离室及III效分离室,所述I效加热室与所述I效分离室连接,所述I效分离室与所述II效加热室连接,所述II效加热室与所述II效分离室连接,所述II效效分离室与所述III效加热室连接,所述III效加热室与所述III效分离室连接。在本技术提供的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室及所述分离室均采用碳钢材质。在本技术提供的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中和池采用衬胶的碳钢反应釜。在本技术提供的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分离室包括温度检测装置及压力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范围为0-150℃,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的检测范围为-1.000~1.00Mpa。在本技术提供的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中和池包括PH检测器及搅拌装置,所述PH检测器及所述搅拌装置均设于所述中和池。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反应装置、沉淀装置、中和装置及蒸发装置可以实现一次性有效去除氟离子与氯离子,克服了传统工艺产生的渣量大等缺点,实现污染物到有价产物的转化。处理后的水可以直接回用至生产工段,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此外,本系统占地面积小。具有成本低、环境无污染、回收利用率高等特点。通过处理可以实现氟氯的开路及废水零排放。一体化处理高氟氯废水、渣量小、不产生二次污染,无需对二次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1包括中和系统11、蒸发系统12及分离系统13。所述中和系统11与所述蒸发系统12连接,所述蒸发系统12与所述分离系统13连接。所述中和系统11包括中和池111及碱液罐112。所述碱液罐112与所述中和池111连接。所述蒸发系统12包括加热室121及预热室122。所述加热室121与所述中和池111连接。所述预热室设于所述加热室与所述中和池之间。所述分离系统13包括分离室131、冷却室132及真空泵133。所述分离室131与所述加热室121连接。所述预热室122、所述加热室121及所述分离室131均包括设于相对底部的液相接口20及设于相对顶部的气相接口50。所述预热室122、所述加热室121及所述分离室131的所述液相接口20相互连接,所述预热室122、所述加热室121及所述分离室131的所述气相接口50相互连接。所述冷却室132与所述分离室131的所述气相接口50连接。所述真空泵133与所述冷却室132的相对顶部连接。所述加热室121包括I效加热室1211、II效加热室1212及III效加热室1213。所述分离室131包括I效分离室1311、II效分离室1312及III效分离室1313。所述I效加热室1211与所述I效分离室1311连接,所述I效分离室1311与所述II效加热室1212连接,所述II效加热室1212与所述II效分离室1312连接,所述II效效分离室1312与所述III效加热室1213连接,所述III效加热室1213与所述III效分离室1313连接。所述加热室121及所述分离室131均采用碳钢材质。所述中和池111采用衬胶的碳钢反应釜。所述分离室131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1314及压力检测装置1315。所述温度检测装置1314的检测范围为0-150℃,所述压力检测装置1315的检测范围为-1.000~1.00Mpa。所述中和池111包括PH检测器1111及搅拌装置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和系统、蒸发系统及分离系统,所述中和系统与所述蒸发系统连接,所述蒸发系统与所述分离系统连接,所述中和系统包括中和池及碱液罐,所述碱液罐与所述中和池连接,所述蒸发系统包括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与所述中和池连接,所述分离系统包括分离室,所述分离室与所述加热室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和系统、蒸发系统及分离系统,所述中和系统与所述蒸发系统连接,所述蒸发系统与所述分离系统连接,所述中和系统包括中和池及碱液罐,所述碱液罐与所述中和池连接,所述蒸发系统包括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与所述中和池连接,所述分离系统包括分离室,所述分离室与所述加热室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系统还包括预热室,所述预热室设于所述加热室与所述中和池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室、所述加热室及所述分离室均包括设于相对底部的液相接口及设于相对顶部的气相接口,所述预热室、所述加热室及所述分离室的所述液相接口相互连接,所述预热室、所述加热室及所述分离室的所述气相接口相互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系统还包括冷却室,所述冷却室与所述分离室的所述气相接口连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氟氯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系统还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成赟,高伟荣,蒋国民,赵次娴,刘永丰,岑家山,丁泉,郑九林,颜鲜林,陶柏润,胡明,孟云,马云聪,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赛恩斯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