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仪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PR显微成像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PlasmonResonance,SPR)是指金属表面存在的自由振动电子在一定条件下被光激发,吸收光的能量发生共振的物理光学过程。当光线从光密介质照射到光疏介质,在入射角大于某个特定的角度(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TotalInternalReflected,TIRF)现象,如图1所示。入射光和介质表面法线构成入射面,入射光波的电场可分解成两个相互正交的偏振光分量,一个为在入射面内的横磁波,将其称为TM波或p偏振波;另一个为垂直于入射面,与界面平行的横电波,将其称为TE波或s偏振波。入射光一部分发生反射形成反射光,另一部分则穿透金属表面形成折射波,沿着垂直于界面的方向按指数衰减,又称为消失波(Evanescentwave)。消失波在光疏介质中其有效穿透深度一般为100~200nm。其衰减的物理原因是因为导体内存在自由电子,在电磁波的作用下导体内出现诱导电流,产生焦耳热,消耗了电磁波的能量,因而振幅减弱。波的衰减方向总是与界面垂直,与入射波的方向无关,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显微成像装置,其中,光源、物镜、CCD相机组成表面等离子共振显微成像光路,其特征在于,在物镜与相机中间设置有PS分光镜,通过PS分光镜将光分成S光和P光,并在CCD相机上分开成像;还包括移动平台,用于控制待测样品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显微成像装置,其中,光源、物镜、CCD相机组成表面等离子共振显微成像光路,其特征在于,在物镜与相机中间设置有PS分光镜,通过PS分光镜将光分成S光和P光,并在CCD相机上分开成像;还包括移动平台,用于控制待测样品的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为压电陶瓷平移台或电动移动平台。3.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显微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现有的SPR显微成像装置的显微镜和CCD相机之间安装PS分光镜,调整PS分光镜使得P光成像和S光成像分别在CCD芯片的两端,调整PS分光镜的偏振片的位置使得P光和S光成像的亮度大致相等,然后分别记录实验过程中P光成像与S光成像。由于SPR现象仅发生在P光,故实验信号发生在P光,而光源和机械等引起的噪声在P光和S光处同时存在,将选定区域的P光的信号减去S光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