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装置及用于蓄电装置的隔板,所述蓄电装置具备在规定方向上排列的隔板和配置在相邻隔板之间的蓄电元件。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具备多个电池单元和多个配置在相邻电池单元之间的蓄电单元支座的蓄电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具体地,如图21及图22所示,该蓄电装置具备:在规定方向(层叠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电池单元501和多个配置在相邻电池单元501之间的蓄电单元支架502。蓄电单元支架502具备:配置在电池单元501之间并且在与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扩展的瓦楞状的板部503;从板部503的四角向层叠方向突出的卡合部504。卡合部504互相卡合,而相邻的蓄电单元支座502之间互相定位,并且通过卡合部504与电池单元501的四角卡合,而电池单元501相对于蓄电单元支座502定位。此时,在瓦楞状的板部503和与该板部503相邻的电池单元501之间形成有在电池单元50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冷却介质通路505。而且,在蓄电单元支座502的板部503的上缘及下缘设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密封突起506,该密封突起506以咬入设于电池单元501表面的绝缘片材的方式进行压接,从而密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配置在所述第一隔板及所述第二隔板之间的蓄电元件;所述第一隔板具有:第一基座,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扩展且具有朝向所述蓄电元件的第一面,并且在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蓄电元件之间形成流体能够流通的流路;第一限制部,其沿着所述蓄电元件中的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的端部从所述第一基座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一突部,其从所述第一基座的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一限制部朝向所述蓄电元件突出,并且与该蓄电元件相接;所述第一突部包括:在所述第一基座的所述第一面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部位、在所述第一限制部中从所述第一基座侧 ...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7.07 JP 2015-1362511.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配置在所述第一隔板及所述第二隔板之间的蓄电元件;所述第一隔板具有:第一基座,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扩展且具有朝向所述蓄电元件的第一面,并且在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蓄电元件之间形成流体能够流通的流路;第一限制部,其沿着所述蓄电元件中的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的端部从所述第一基座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一突部,其从所述第一基座的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一限制部朝向所述蓄电元件突出,并且与该蓄电元件相接;所述第一突部包括:在所述第一基座的所述第一面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部位、在所述第一限制部中从所述第一基座侧延伸到该第一限制部的前端的第二部位,并且所述第一突部至少从所述第一部位中的所述第一限制部侧的端部到所述第二部位的前端连续,所述第二隔板具有:第二基座,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扩展且具有朝向所述蓄电元件的第二面,并且在所述第二基座和所述蓄电元件之间形成流体能够流通的流路;第二限制部,其沿着所述蓄电元件中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端部从所述第二基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突部,其从所述第二基座的所述第二面及所述第二限制部朝向所述蓄电元件突出,并且与该蓄电元件相接;所述第二突部包括:在所述第二基座的所述第二面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配置于与所述第一突部的所述第一部位不同的位置的第三部位、在所述第二限制部中从所述第二基座侧延伸到该第二限制部的前端的第四部位,并且所述第二突部至少从所述第三部位中的所述第二限制部侧的端部到所述第四部位的前端连续,所述第一隔板的所述第一限制部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隔板的所述第二限制部的前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置,所述第一隔板中的所述第二部位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隔板中的所述第四部位的前端对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位和所述第四部位分别在所述第三方向的相同位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三部位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配置在与所述第二部位及所述第四部位相同的位置,所述第一突部包括将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连接的连接部位,所述连接部位随着从所述第一部位朝向所述第二部位而使所述第三方向的位置连续地变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具有第一鼓出部位,该第一鼓出部位为板状部位,且沿包括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的面的截面朝向所述蓄电元件鼓出,所述第一部位配置在所述第一鼓出部位,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一限制部及所述第一突部为树脂制的一体部件,所述连接部位配置在连接有所述第一鼓出部位及所述第一限制部的角部,所述连接部位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尺寸比所述第一部位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尺寸小。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位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配置在比所述第二部位、所述第三部位及所述第四部位靠近所述第一基座的端部的位置。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抵接于所述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村洋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