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学激发氧化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4999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化学激发氧化反应装置,主要用于除去饮用水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该装置将紫外光发生器封闭装置于壳体的内腔中,发生器外腔与壳体内壁间距1-3mm。氧、过氧化氢、臭氧等气体经此装置处理后,能将氧气部分转化为臭氧,能将过氧化氢、臭氧激活,不仅能高效消灭水中的细菌、病毒,且可破坏水中难分解的微量有机污染物,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净水效果好的优点。(*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一种光化学激发氧化反应装置,主要用于除去饮用水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属水处理
随着社会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生产的发展,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污染日益严重,特制是微量有机物污染是当今世界普遍面临的问题,微量有机物多数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而目前水厂采用的处理工艺不容易除净这些物质,现阶段的一些新技术,如生物滤池预处理,活性碳吸附,臭氧氧化等也都存在某些不足有的结构复杂,有的成本较高,有的净化效果较差。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光化学激发氧化原理去除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装置,其结构简单,净化效果好。所用技术方案是将紫外光发生器封闭于一个壳体的内腔中,紫外光发生器的外壁与壳体内壁的距离为1-3mm,壳体的进气口远置于壳体两端且位置交错180°。出入气口分别同消毒剂气体发生源和待净化水的容器相连接,本装置可同臭氧发生器、氯气发生器等联用,也可同氧气源联用;氧气(O2),过氧化氢(H2O2)、臭氧(O3)引入此装置后,经紫外光照射产生光化学反应,能将氧气部分转化为臭氧,将过氯化氢、臭氧激活。它既提高了消毒剂气体的产量,也提高消毒剂气体的质量,应用本装置处理饮用水,不仅能高效消灭活水中致病性细菌和病毒,而且可破坏水中微量的难分解的有机污染物,本装置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净水效果好的优点,适用于农村,矿山,城镇的饮用水的消毒处理及游泳池,医院污水以及印染,电镀等工业废水的杀菌,漂白,除臭等。本说明书有以下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正视全剖;图2是由多组紫外光发生器组合成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现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光化学激发氧化反应装置由紫外光发生器1、壳体2和密封件3、4组成见图1。紫外光发生器1装在壳体2的环状内腔5中,其两端头部被密封件3和4支承并密封,密封件3、4用粘结剂8,例如环氧树脂粘结固定。壳体2上有进气口6和出气口7,所述进出气口6、7分别位于壳体2的内腔5的两端且交错180°,以使进入内腔5的气体能被充分激发产生氧化反应。在最佳方案中,紫外光发生器1的外壁与壳体2的内腔5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在1-3mm之间,紫外光发生器的波长在2573A°以下,壳体2用不透明的塑料制成。现叙述其工作过程紫外光发生器1的两端与电源和接线板11联接,电路接通后产生紫外光。进气口6与氧气源或臭氧发生器,氯气发生器等连接,将氧(O2)、过氧化氢(H2O2)、臭氧(O3)等气体引入壳体2的内腔5,经紫外光照射产生光化学反应,将氧气(O2)部分转化为臭氧(O3),将过氧化氢(H2O2)、及臭氧(O3)激活,这些气体经出气口7引出进入净水装置。本技术所述装置可以由一支紫外光发生器1构成见图1,也可由数组紫外光发生器1和数组壳体内腔5构成见图2,其前一组内腔的出气口9、(10……),为下一组内腔的进气口,各组依次串连而成。权利要求1.一种光化学激发氧化反应装置,由紫外光发生器1、壳体2、密封件3、4组成。其特征在于紫外光发生器1被壳体2和密封件3、4封闭于壳体2的内腔5中,壳体2的进气口6和出气口7分别置于内腔5的两端且位置交错180°。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发生器1的外壁与壳体2的内腔5的孔壁距离为1-3mm。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紫外光发生器1和壳体内腔5由数组构成,其前一组内腔的出气口为下一组内腔的进气口,各组依次串联而成。专利摘要一种光化学激发氧化反应装置,主要用于除去饮用水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该装置将紫外光发生器封闭装置于壳体的内腔中,发生器外腔与壳体内壁间距1-3mm。氧、过氧化氢、臭氧等气体经此装置处理后,能将氧气部分转化为臭氧,能将过氧化氢、臭氧激活,不仅能高效消灭水中的细菌、病毒,且可破坏水中难分解的微量有机污染物,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净水效果好的优点。文档编号C02F1/72GK2108720SQ92200059公开日1992年7月1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7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7日专利技术者王公昊, 常森, 王贵 申请人:北京华联电器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化学激发氧化反应装置,由紫外光发生器1、壳体2、密封件3、4组成。其特征在于:紫外光发生器1被壳体2和密封件3、4封闭于壳体2的内腔5中,壳体2的进气口6和出气口7分别置于内腔5的两端且位置交错18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公昊常森王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联电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