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丝快换机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装置的钢丝快换机构。
技术介绍
微创外科手术一般称为介入式手术,它是通过在体表切开2~4个5~10mm的切口或依靠人体天然官腔,借助视觉显示系统的图像引导,将手术器械通过体表切口深入体内治疗或诊断完成的手术。专利申请号为201310323137.6、公开号为CN103340687B、公开日为2015年06月10日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用无耦合快换式手术装置,该专利申请是通过快速复位机构、传动离合盘和适配器壳体实现装置快速更换。此类型装置使用中存在手术刀片处钢丝易断的问题,每次手术完都要进行驱动线的检查更换,该方案虽然实现了装置的快速更换,但换下后的装置重新缠钢丝仍需要将整个装置打开,过程复杂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用无耦合快换式手术装置,每次手术完都要进行驱动线的检查更换,但换下后的装置重新缠钢丝仍需要将整个装置打开,过程复杂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浪费工作时间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装置的钢丝快换机构。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装置的钢丝快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快换式套管(1)、钢丝位置保持架(4)、锁紧螺母(6)、旋转套管(8)、多个钢丝导轮(5)、多个快速对接钢丝组件(7)和多个离合式钢丝双向快速张紧组件(16),快换式套管(1)的一端与前端手术机构连接,快换式套管(1)的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母(6)固定在旋转套管(8)的一端,钢丝位置保持架(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旋转套管(8)的另一端上,旋转套管(8)安装在手术装置底部壳体的内侧壁上,多个钢丝导轮(5)靠进钢丝位置保持架(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手术装置底部壳体的内侧壁上,多个离合式钢丝双向快速张紧组件(16)分别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装置的钢丝快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快换式套管(1)、钢丝位置保持架(4)、锁紧螺母(6)、旋转套管(8)、多个钢丝导轮(5)、多个快速对接钢丝组件(7)和多个离合式钢丝双向快速张紧组件(16),快换式套管(1)的一端与前端手术机构连接,快换式套管(1)的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母(6)固定在旋转套管(8)的一端,钢丝位置保持架(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旋转套管(8)的另一端上,旋转套管(8)安装在手术装置底部壳体的内侧壁上,多个钢丝导轮(5)靠进钢丝位置保持架(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手术装置底部壳体的内侧壁上,多个离合式钢丝双向快速张紧组件(16)分别固定安装在手术装置底部壳体的内侧壁上,多个快速对接钢丝组件(7)均设置在快换式套管(1)和旋转套管(8)内,且每个快速对接钢丝组件(7)分别缠绕在一个离合式钢丝双向快速张紧组件(1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装置的钢丝快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式钢丝双向快速张紧组件(16)包括专用工具(3)、离合齿轮(11)、上卷轮(12)、下卷轮(13)、双向快速张紧传动轴、传动离合盘(14)、弹簧(15)和两个滚珠轴承(10),专用工具(3)底端沿圆周方向加工有齿轮面(3-1),手术装置顶部壳体(9)上加工有导向孔(2),上卷轮(12)为圆柱体,上卷轮(12)的上端面加工有凹槽(12-3),且凹槽(12-3)的内侧壁上加工有内齿轮面(12-2),上卷轮(12)沿轴线加工有圆形通孔,上卷轮(12)的外圆面加工有上卷轮钢丝导向槽(12-1),下卷轮(13)为圆柱体,下卷轮(13)沿轴向加工有通孔,下卷轮(13)的外圆面加工有下卷轮钢丝导向槽(13-1),双向快速张紧传动轴竖直设置,一个滚珠轴承(10)、传动离合盘(14)、下卷轮(13)和上卷轮(12)由下向上依次固定套装在双向快速张紧传动轴上,弹簧(15)和离合齿轮(11)由下向上设置在凹槽(12-3)内,手术装置顶部壳体(9)的下端面靠近导向孔(2)处由上向下依次加工有双向快速张紧传动轴的嵌入槽和滚珠轴承(10)的嵌入槽,另一个滚珠轴承(10)设置在滚珠轴承(10)的嵌入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美,金星泽,张祚华,赵继,张超鹏,吴允坚,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