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祸自动呼救系统。
技术介绍
在汽车发生意外碰撞时最大限度地确保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是汽车工业追求的目标之一。据我国卫生部的统计数据表明,在1000例交通事故伤者中,只有14.3%的伤者能及时乘坐救护车到达医院。道路交通事故表明,如果在交通事故发生5min内采用应急救援措施,30mm内采用急诊,至少可以使18%~25%的重伤者免于死亡;另外,在我国车祸死亡中大约40%的伤者是当场死亡,其余60%是死于医院或送往医院途中,其中30%的伤者是因为抢救不及时而死亡。随着汽车安全研究的深入,采用日趋完善的汽车碰撞保护系统,如气囊等,可以有效地降低车祸死亡率,同时也有诸多弊端,如不能及时报警等待救援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智能化程度高,在车祸发生后自动拨打紧急电话,告知相关部门车祸发生的精确位置、时间,使其在第一时间派出救援队,给援救伤员争取更多时间,挽救更多的生命,的基于物联网的车祸自动呼救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祸自动呼救系统,设置有车载处理器(1),该车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祸自动呼救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车载处理器(1),该车载处理器(1)的检测端分别连接有加速度传感器(2)、压力传感器(3)和温度传感器(4),定位端连接有GPS模块(5),第一输入端连接有语音自动拨号模块(6),第二输入模块连接有录音模块(7),第三输入模块连接有自助求助开关(8);所述车载处理器(1)的通信端连接有GSM模块(9),该GSM模块(9)的输出端与救援系统(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祸自动呼救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车载处理器(1),该车载处理器(1)的检测端分别连接有加速度传感器(2)、压力传感器(3)和温度传感器(4),定位端连接有GPS模块(5),第一输入端连接有语音自动拨号模块(6),第二输入模块连接有录音模块(7),第三输入模块连接有自助求助开关(8);所述车载处理器(1)的通信端连接有GSM模块(9),该GSM模块(9)的输出端与救援系统(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物联网的车祸自动呼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GSM模块(9)的输出端还与救援平台信息中心(11)的输入端无线连接,该救援平台信息中心(11)的输出端分别与人工服务系统(12)和云端存储器(13)连接,所述车载处理器(1)的检测端还与汽车CAN总线(14)连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翠锦,朱济宇,严天华,景兴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