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素青专利>正文

高转速轴承自动平衡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41396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转速轴承自动平衡补偿装置,包括至少一旋转机构、多个置于该旋转机构上的凹槽部、一设于该旋转机构一侧的3D物件产生装置,该3D物件产生装置产生至少一配重物以设置于至少一该凹槽部上或该旋转机构上,并将该3D物件产生装置电性连接一供检测该旋转机构平衡测试装置,并将检测结果传递给该3D物件产生装置,以进行平衡补正。借由上述结构,利用平衡测试装置对旋转机构进行平衡检测,发现异常时,将检测结果传递给3D物件产生装置,令3D物件产生装置在旋转机构上的凹槽部,依据检测结果在适当位置的凹槽部进行填补,以完成平衡补正。借此,以自动化侦测及自动化补正,增加旋转机构平衡补偿的精准度及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转速轴承自动平衡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风扇具有体积小、转速高的特性,因此产品转动时的稳定度与动平衡相当重要。然而风扇叶片于加工时是一体成形,会有整体重心偏移的情况,造成风扇叶片在转动时或多或少会因重心方位的摆动产生噪音,而风扇转子在制造或组装过程如果产生缺陷,转子在转动时便会产生不平衡振动,导致转子振动,而使质量与使用寿命下降,故确保风扇的稳定转动,乃为制造业者的目标之一。一般对风扇转子进行平衡检测校正的设备称之为风扇平衡机,通过检测后可显示出被测工件的不平衡量所处的位置和大小,目前的风扇体积厚度越做越精密,导致转动的平衡更难拿捏,故多以加重量的平衡方式生产,但需作业员以人工方式将胶料或金属条涂抹或固定在需要增加重量的部位,因此无法达到高效率生产,且长期使用后较易脱落,会造成风扇因不平衡的运转发出杂音,接着就会磨损加剧而造成寿命减短的结果。上述风扇平衡校正的手段于使用时,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一、以人工方式作业,浪费人力资源,又影响生产效率。二、以人工方式作业,精准度有待商榷,更可能产生人为疏失。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技术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本技术的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之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以自动化侦测及自动化补正,增加旋转机构平衡补偿的精准度及作业效率的高转速轴承自动平衡补偿装置的本技术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升工作效率,增加校正准确度的高转速轴承自动平衡补偿装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高转速轴承自动平衡补偿装置,包含:至少一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上具有多个凹槽部;一设于该旋转机构一侧的3D物件产生装置,其产生至少一配重物以设置于至少一该凹槽部上或该旋转机构上;及一电性连接该3D物件产生装置的平衡测试装置,该平衡测试装置检测该旋转机构,并将检测结果传递给该3D物件产生装置,以进行平衡补正。进一步,所述的高转速轴承自动平衡补偿装置,还包含至少一供承载及传递该旋转机构的搬运装置。进一步,该搬运装置还包含一对该旋转机构进行翻转的翻转机构。进一步,该平衡测试装置内包含一供检测倾斜角度的侦测模块。进一步,该平衡测试装置内包含一供计算平衡重量的运算模块。进一步,该平衡测试装置一侧具有一供旋转该旋转机构的旋转座。进一步,所述的高转速轴承自动平衡补偿装置,还包含一电性连接该平衡测试装置及该3D物件产生装置的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供设定自动运作的参数。进一步,该旋转机构为风扇或马达的其中之一。进一步,该配重物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流质胶体、金属或高比重金属混合胶的其中之一。进一步,该平衡测试装置以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等级的平衡标准进行检测。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高转速轴承自动平衡补偿装置利用平衡测试装置及3D物件产生装置对平衡不良的旋转机构进行平衡补偿,以提升工作效率、增加校正准确度。当使用者欲进行旋转机构的平衡检测及平衡补偿时,利用平衡测试装置对旋转机构进行平衡检测,并将测得的检测结果传递给3D物件产生装置,接着由3D物件产生装置依据该检测结果,移动至旋转机构需要调整重量的位置填补至少一配重物,或于凹槽部内填补至少一配重物,然后再次利用平衡测试装置进行检测,直到旋转机构的平衡达到完美,借此完成自动化的平衡补偿机制,而具有高效率及高精度的进步性。藉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风扇平衡校正的手段所存在的人工操作、浪费人力资源、影响生产效率及平衡校正准度较差等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方块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方块流程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二。图8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其中:旋转机构...1、1a、1b、1c凹槽部...11、11c3D物件产生装置...2、2a、2b、2c配重物...21、21b、21c平衡测试装置...3、3a侦测模块...31运算模块...32旋转座...33控制模块...4搬运装置...5a翻转机构...51a。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结构方块图及方块流程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包括:至少一旋转机构1,该旋转机构1上具有多个凹槽部11,该些凹槽部11位于该旋转机构1的正面或反面,且该旋转机构1为风扇或马达其中之一;一设于该旋转机构1一侧的3D物件产生装置2(3D物件产生装置2是以打印、喷射、喷涂或填装等方式产生3D物件),该3D物件产生装置2产生至少一为固态、粉状或流质的配重物21,并设置于至少一该凹槽部11上,该配重物21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PBT)、流质胶体、金属(包含铜、锡、碳化钨等)或高比重金属混合胶其中之一;一电性连接该3D物件产生装置2的平衡测试装置3,供检测该旋转机构1,并将检测结果传递给该3D物件产生装置2,以进行平衡补正,其中该平衡测试装置3内包含一供检测倾斜角度的侦测模块31、及一供计算平衡重量的运算模块32,且该平衡测试装置3一侧具有一供旋转该旋转机构1的旋转座33,该平衡测试装置3是以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等级(ISOQualityGrades)的平衡标准进行检测,而本实施例则以ISO1941G2.5为代表;及一电性连接该平衡测试装置3及该3D物件产生装置2的控制模块4,供设定自动运作的参数。借由上述说明,已可了解本技术的结构,而依据这个结构的对应配合,更可达到以自动化侦测及自动化补正,增加旋转机构1平衡补偿的精准度及作业效率等优势,而详细的解说将于下述说明。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结构方块图、方块流程图、动作示意图及使用状态图,借由上述构件组构时,可由图中清楚看出,当使用者欲对旋转机构1(本实施例是以风扇为代表)进行自动平衡补偿时,乃将旋转机构1置于旋转座33上,并通过控制模块4设定平衡测试装置3的相关检测参数,其中包括侦测模块31的倾斜角度及运算模块32的重量数值等,故当用户利用平衡测试装置3检测旋转机构1时,若检测结果的平衡标准符合ISO1941G2.5的规范则不执行补偿作业,反之,则可测得一有关旋转机构1的不平衡位置坐标、及需增加的重量大小的检测结果,并将该检测结果传递给3D物件产生装置2,使3D物件产生装置2依据检测结果在旋转机构1相应位置的凹槽部11处,填补与检测结果相同重量的配重物21。然后由平衡测试装置3再次检测,同样的,若检测结果正常即不进行补偿作业,否则便继续由3D物件产生装置2执行补正动作。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转速轴承自动平衡补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转速轴承自动平衡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上具有多个凹槽部;一设于该旋转机构一侧的3D物件产生装置,其产生至少一配重物以设置于至少一该凹槽部上或该旋转机构上;及一电性连接该3D物件产生装置的平衡测试装置,该平衡测试装置检测该旋转机构,并将检测结果传递给该3D物件产生装置,以进行平衡补正。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0.23 TW 1042170041.一种高转速轴承自动平衡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上具有多个凹槽部;一设于该旋转机构一侧的3D物件产生装置,其产生至少一配重物以设置于至少一该凹槽部上或该旋转机构上;及一电性连接该3D物件产生装置的平衡测试装置,该平衡测试装置检测该旋转机构,并将检测结果传递给该3D物件产生装置,以进行平衡补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转速轴承自动平衡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供承载及传递该旋转机构的搬运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转速轴承自动平衡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搬运装置还包含一对该旋转机构进行翻转的翻转机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转速轴承自动平衡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平衡测试装置内包含一供检测倾斜角度的侦测模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素青郦道邻
申请(专利权)人:林素青郦道邻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