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机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434793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机冷却系统,所述辅机冷却系统包括主油泵、增压油泵、第一油涡轮、油箱、第二油涡轮、第一冷却水泵及辅机冷却器,主油泵与汽轮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油涡轮与增压油泵连接,主油泵的出油口与第一油涡轮的进油口通过第一油路连通,第一油涡轮的出油口与汽轮机润滑系统连通,增压油泵的进油口与油箱连通,增压油泵的出油口与主油泵的进油口通过第二油路连通,第二油涡轮与第一冷却水泵连接,第二油涡轮的进油口与第一油路连通,第二油涡轮的出油口与油箱连通,第一冷却水泵的出水口与辅机冷却器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路连通。该辅机冷却系统,运行可靠性高,能有效降低厂用电率,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却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辅机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辅机是指用于辅助主机正常运行的附属机械设备。在火力发电厂中,辅机主要包括各类风机、泵送机构、磨煤机、清洗装置、润滑系统等。这些辅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利用辅机冷却水对其进行冷却,以带走辅机运行中由于电涡流损耗、摩擦损耗等原因产生的热量,使设备的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而厂用电率是目前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考核指标之一,直接影响供电煤耗。对于火力发电厂设计而言,降低厂用电率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厂用电率的辅机冷却系统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辅机冷却系统,能有效降低厂用电率,节约能源。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辅机冷却系统,包括主油泵、增压油泵、第一油涡轮、油箱、第二油涡轮、第一冷却水泵及辅机冷却器,所述主油泵与汽轮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油涡轮与增压油泵连接,所述主油泵的出油口与第一油涡轮的进油口通过第一油路连通,所述第一油涡轮的出油口与汽轮机润滑系统连通,所述增压油泵的进油口与油箱连通,所述增压油泵的出油口与主油泵的进油口通过第二油路连通,所述第二油涡轮与冷却水泵连接,所述第二油涡轮的进油口与第一油路连通,所述第二油涡轮的出油口与油箱连通,所述冷却水泵的出水口与辅机冷却器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路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机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二冷却水泵,所述第二冷却水泵与第一冷却水泵并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机冷却系统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冷却水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水泵的进水口与辅机冷却器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路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机冷却器为至少两台,所述辅机冷却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为串联或并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压油泵设置在油箱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压油泵为叶片式离心泵。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辅机冷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汽轮机的输出轴带动主油泵运行,使润滑油的压力升高;一部分升压后的润滑油驱动第一油涡轮,另一部分升压后的润滑油驱动第二油涡轮;润滑油经第一油涡轮降压后送至汽轮机润滑系统,同时第一油涡轮带动增压油泵吸入油箱内的润滑油并泵送至主油泵;第二油涡轮带动第一冷却水泵运行,第一冷却水泵为辅机冷却器泵送冷却水。进一步地,所述辅机冷却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二冷却水泵运行,第二冷却水泵为辅机冷却器泵送冷却水。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上述辅机冷却系统及方法,润滑油通过由汽轮机输出轴带动的主油泵升压,一部分升压后的润滑油驱动第一油涡轮,第一油涡轮带动增压油泵吸入油箱内的润滑油并泵送至主油泵,为主油泵提供油源。润滑油经过第一油涡轮后油压下降,能够满足汽轮机润滑系统供油压力的需求。而另一部分升压后的润滑油驱动第二油涡轮,第二油涡轮带动第一冷却水泵运行,第一冷却水泵为辅机冷却器泵送冷却水。该辅机冷却系统及方法,将使用在汽轮机润滑系统上的部分压力油用于为辅机冷却器供水,运行可靠性高,能有效降低厂用电率,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辅机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油泵,2、增压油泵,3、第一油涡轮,4、油箱,5、第二油涡轮,6、第一冷却水泵,7、辅机冷却器,8、汽轮机,9、汽轮机润滑系统,10、第二冷却水泵,11、电机,100、第一油路,200、第二油路,300、进水管路,400、回水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辅机冷却系统,包括主油泵1、增压油泵2、第一油涡轮3、油箱4、第二油涡轮5、第一冷却水泵6及辅机冷却器7,所述主油泵1与汽轮机8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油涡轮3与增压油泵2连接,所述主油泵1的出油口与第一油涡轮3的进油口通过第一油路100连通,所述第一油涡轮3的出油口与汽轮机润滑系统9连通,所述增压油泵2的进油口与油箱4连通,所述增压油泵2的出油口与主油泵1的进油口通过第二油路200连通,所述第二油涡轮5与冷却水泵连接,所述第二油涡轮5的进油口与第一油路100连通,所述第二油涡轮5的出油口与油箱4连通,所述冷却水泵的出水口与辅机冷却器7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路300连通。上述辅机冷却系统,润滑油通过由汽轮机8输出轴带动的主油泵1升压,一部分升压后的润滑油驱动第一油涡轮3,第一油涡轮3带动增压油泵2吸入油箱4内的润滑油并泵送至主油泵1,为主油泵1提供油源。润滑油经过第一油涡轮3后油压下降,能够满足汽轮机润滑系统9供油压力的需求。而另一部分升压后的润滑油驱动第二油涡轮5,第二油涡轮5带动第一冷却水泵6运行,第一冷却水泵6为辅机冷却器7泵送冷却水。该辅机冷却系统,将使用在汽轮机润滑系统9上的部分压力油用于为辅机冷却器7供水,运行可靠性高,能有效降低厂用电率,节约能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辅机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二冷却水泵10,所述第二冷却水泵10与第一冷却水泵6并联设置,以增加冷却水流量,为辅机冷却器7提供足够的冷却水。优选地,所述辅机冷却系统还包括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与第二冷却水泵10连接,第二冷却水泵10使用电机11提供动力,保证在油压不足导致第一冷却水泵6无法启动的情况下,辅机冷却器7仍然能够获得冷却水,避免辅机烧坏。本实施例所述的冷却水泵的进水口与辅机冷却器7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路400连通,以降低水温。本实施例所述的辅机冷却器7为多台,所述辅机冷却器7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并联。具体地,冷却水分别进入并联设置的多台辅机冷却器7内,对不同的辅机进行冷却。可以理解地,辅机冷却器7的数量可为一台,也可为多台,在此不作限定。优选地,所述增压油泵2设置在油箱4内,直接从在油箱4内吸油,结构简单。所述增压油泵2为叶片式离心泵,具有流量均匀、运转平稳的优点。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辅机冷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汽轮机8的输出轴带动主油泵1运行,使润滑油的压力升高;一部分升压后的润滑油驱动第一油涡轮3,另一部分升压后的润滑油驱动第二油涡轮5;润滑油经第一油涡轮3降压后送至汽轮机润滑系统9,同时第一油涡轮3带动增压油泵2吸入油箱4内的润滑油并泵送至主油泵1;第二油涡轮5带动第一冷却水泵6运行,第一冷却水泵6为辅机冷却器7泵送冷却水。上述辅机冷却方法,润滑油通过由汽轮机8输出轴带动的主油泵1升压,一部分升压后的润滑油驱动第一油涡轮3,第一油涡轮3带动增压油泵2吸入油箱4内的润滑油并泵送至主油泵1,为主油泵1提供油源。润滑油经过第一油涡轮3后油压下降,能够满足汽轮机润滑系统9供油压力的需求。而另一部分升压后的润滑油驱动第二油涡轮5,第二油涡轮5带动第一冷却水泵6运行,第一冷却水泵6为辅机冷却器7泵送冷却水。该辅机冷却方法,将使用在汽轮机润滑系统9上的部分压力油用于为辅机冷却器7供水,运行可靠性高,能有效降低厂用电率,节约能源。进一步地,所述辅机冷却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电机11的输出轴带动第二冷却水泵10运行,第二冷却水泵10为辅机冷却器7泵送冷却水。第二冷却水泵10使用电机11提供动力,保证在油压不足导致第一冷却水泵6无法启动的情况下,辅机冷却器7仍然能够获得冷却水,避免辅机烧坏。以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辅机冷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辅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泵、增压油泵、第一油涡轮、油箱、第二油涡轮、第一冷却水泵及辅机冷却器,所述主油泵与汽轮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油涡轮与增压油泵连接,所述主油泵的出油口与第一油涡轮的进油口通过第一油路连通,所述第一油涡轮的出油口与汽轮机润滑系统连通,所述增压油泵的进油口与油箱连通,所述增压油泵的出油口与主油泵的进油口通过第二油路连通,所述第二油涡轮与第一冷却水泵连接,所述第二油涡轮的进油口与第一油路连通,所述第二油涡轮的出油口与油箱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泵的出水口与辅机冷却器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泵、增压油泵、第一油涡轮、油箱、第二油涡轮、第一冷却水泵及辅机冷却器,所述主油泵与汽轮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油涡轮与增压油泵连接,所述主油泵的出油口与第一油涡轮的进油口通过第一油路连通,所述第一油涡轮的出油口与汽轮机润滑系统连通,所述增压油泵的进油口与油箱连通,所述增压油泵的出油口与主油泵的进油口通过第二油路连通,所述第二油涡轮与第一冷却水泵连接,所述第二油涡轮的进油口与第一油路连通,所述第二油涡轮的出油口与油箱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泵的出水口与辅机冷却器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机冷却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成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