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透光膜涂料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0597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1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静电透光膜涂料组合物包含:可聚合丙烯酸酯低聚物,丙烯酸酯单体,可聚合型鎓盐,光引发剂,所述丙烯酸酯低聚物含有聚乙氧基链段。该组合物制成抗静电透光膜是利用嵌段大分子聚乙氧基基团的聚合物与可聚合型鎓盐配位在透光膜内部形成离子导电网络,从而达到导电性能,该方法具有优异的永久性抗静电效果,且在撕除透光膜表面保护膜后仍能保持低静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静电透光膜涂料,具体涉及透光膜涂料的组分及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产业化的进行,在各种电子和电气设备、信息通信领域直至一般生活用品的广泛领域中,由静电产生损害的问题正在增加。因此,在这些设备和工业场所的抗静电已成为重要课题。所谓抗静电性是指使积蓄在绝缘体表面的电荷通过适当方法进行放电的性质。为了提高抗静电性,可形成抗静电层以使积蓄在产品表面的电荷放电。特别是在显示器加工的工序中,因静电吸附的作用,透光膜上易于附着杂质和尘土,从而在显示器上留下白点和黑点等光学缺陷,而且,由于这些工序中会发生放电,若在这些工序中使用有机溶剂,则有时会增加着火和火灾的危险。另外,显示中存在很多精密电气和电子部件材料,组装时静电过大时,会引起对部件产生损害,所以赋予透光膜以抗静电性能是非常重要的。虽然透光膜表面经过抗静电处理,在组装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仍然会有异物吸附于制品上,造成良率下降,为提升良率,通常抗静电透光膜在使用前,都使用保护膜对其进行保护,在使用时撕去。传统的抗静电透光膜为保证透光率,大多使用迁移性大分子有机抗静电剂处理,其抗静电来源于透光膜表面排列的抗静电剂,由于保护膜胶层对透光膜层表面抗静电剂的作用,在撕膜后,表面抗静电剂容易失去效果,导致撕膜的静电很大,电压很高,起不到保护作用。据报道有使用本体导电的物质添加入透光膜的透光膜,可向形成透光膜的组分中加入例如纳米银、ITO、ATO、碳纳米管、碳纤维、改性导电高分子聚吡咯、聚苯胺、聚噻吩等。但是,这种向透光膜中加入本体导电的物质的方法除了经济方面不利外,还有难以获得充分的加工性能和高亮度的限制。据报道使用抗静电保护膜来提供撕膜后的抗静电问题,但通常这些抗静电保护膜中使用的抗静电剂与本文上诉介绍的抗静电剂并无区别,存在贴膜后抗静电剂的迁移问题,导致抗静电失效,另如果是使用本体导电物质作为抗静电剂,其在撕膜后,由于透光膜的抗静电差,也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抗静电透光膜涂料,解决用于形成的透光膜在一撕除保护膜后能够保持低静电压。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撕保护膜后保持低静电压的透光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静电透光膜涂料,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组合物:可聚合丙烯酸酯低聚物,所述所述丙烯酸酯低聚物含有聚乙氧基链段;丙烯酸酯单体;可聚合型鎓盐;以及光引发。进一步地,所述可聚合丙烯酸酯低聚物中聚乙氧基链段占可聚合丙烯酸酯低聚物的数均分子量的百分含量不低于20。进一步地,所述可聚合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含量占整个组合物重量百分含量的范围为30wt%—50wt%。进一步地,所述可聚合丙烯酸酯低聚物的数均分子量选自200‐4000。进一步地,所述可聚合型鎓盐结构如下:RnJH4‐x+‐A[SO2Rf]m其中X在0至4范围内;m在1至3范围内J为氮或磷;A为氮或碳;Rn及Rf独立地为选自含氧原子的烷基或烷基硅氧烷,且至少包含一个反应性烯丙基烷基基团,所述烷基或烷基硅氧烷中碳原子的个数范围为1‐12。进一步地,所述可聚合型鎓盐选自可聚合的乙烯基烷基氮磷鎓盐型有机物或磷鎓盐型有机物。进一步地,所述可聚合型鎓盐选自可聚合的丙烯基的烷基氮磷鎓盐型有机物或磷鎓盐型有机物。进一步地,所述可聚合型鎓盐选自氟改性乙烯基或丙烯基可聚合组合物。进一步地,所述可聚合型鎓盐选自有机硅改性的乙烯基或丙烯基可聚合组合物。进一步地,所述丙烯酸酯单体选自: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烯酰吗啉、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丙烯酸酯单体的含量占整个组合物含量的范围为30wt%—60wt%。进一步地,所述光引发剂选自丙酮、甲酮、氧化膦和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光引发剂选自Ciba的Irgacure127、IrgacureTPO、Irgacure2959和Irgacure184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引发剂的含量占整个组合物含量的范围为1wt%—10wt%。一种抗静电透光膜,上述的透光膜涂料。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抗静电透光膜。本文所述的透光膜,是利用嵌段大分子聚乙氧基基团的聚合物与可聚合型鎓盐配位在透光膜内部形成离子导电网络,从而具有导电性能,该方法具有优异的永久性抗静电效果,与常规通过抗静电剂小分子迁移到表面实现抗静电不同,且在一撕除保护膜后仍能够保持低静电压,另外所述的透光膜主要利用透明的有机物组成,拥有优异的透光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按表1所示的重量份依次加入丙烯酸酯单体、光引发剂、可聚合丙烯酸酯低聚物、表面助剂、抗静电剂于30~50℃混合分散均匀至透明液体。将从双键化工有限公司获得的5220、5222、5400用作含有嵌段聚乙氧基基团的丙烯酸酯低聚物A;将从沙多玛公司获得的CN‐9006NS、CN989NS、长兴DR‐U025、用作普通丙烯酸低聚物B;将从长兴化工有限公司获得的EM210、EM2265、EM2380、EM227、EM172等用作丙烯酸酯单体C;将从市场上获得的烯丙基[3‐(三乙基硅基)丙基]二乙基胺双(全氟乙烷磺酰)亚胺用作可聚合型鎓盐;将3M公司获得的FC4400用作抗静电剂E;将从Ciba获得的Irgacure184和IrgacureTPO用作引发剂F;比较例1加普通鎓盐类抗静电剂,其余按实施例方法配置。比较例2丙烯酸酯低聚物使用普通低聚物,其余按实施例方法配置。比较例3加普通鎓盐类抗静电剂,丙烯酸酯低聚物使用普通低聚物,其余按实施例方法配置。表11,测试方法湿热密合性测试在65℃、95%RH的气氛下放置500小时后,在常温放置24小时后,根据ASTMD3359测试方法、使用划格测试和3M610玻璃纸胶带确定微结构化树脂层对基底DBEF膜的附着力。附着力划分为0至5的六个等级,其中0是指涂层全部脱离,而5是指无涂层脱离。(因此“4”相当于约80%的涂层保持附着、或20%的涂层脱离)迁移测试将低电压透光膜紧靠未涂底漆的清洁PET板放置,通过这种方式评估抗静电剂迁移至表面和转移到其他膜的倾向。然后将该层叠件设置在1/8英寸的玻璃板之间,这些玻璃板通过1/16英寸的垫片保持相隔。再将这些平板置于65℃和95%相对湿度的室中,保持72小时。随后肉眼检查聚酯,评估其变色情况以及抗静电添加剂转移的迹象。“P”表明评估合格或未观察到转移,而“NP”表明有残留物沉积在PET上。透光率、雾度测试按照JISK7105,使用浊度计(NDH5000,日本电色工业制造)测定固化的膜,评价全光线透射率、雾度。作为白化的基准,以实用上没有问题、90%以上的全光线透射率和1%以下的雾度为合格。表面电阻测试按上述方法制作低电压透光膜,置于25℃与相对湿度50%环境下放置1天,然后用ST‐3(SIMCO公司,日本)测量表面电阻。将低电压透光膜置于25℃与相对湿度50%环境下静置2天,之后再以酒精擦拭50次后,量测表面电阻率。撕膜静电压测试按上述方法制作低电压透光膜,贴合保护膜,置于25℃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静电透光膜涂料,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组合物:可聚合丙烯酸酯低聚物,所述可聚合丙烯酸酯低聚物含有聚乙氧基链段;丙烯酸酯单体;可聚合型鎓盐;光引发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透光膜涂料,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组合物:可聚合丙烯酸酯低聚物,所述可聚合丙烯酸酯低聚物含有聚乙氧基链段;丙烯酸酯单体;可聚合型鎓盐;光引发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透光膜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聚合丙烯酸酯低聚物中聚乙氧基链段占可聚合丙烯酸酯低聚物的数均分子量的百分含量不低于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透光膜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聚合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含量占整个组合物重量百分含量的范围为30wt%—50w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透光膜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聚合丙烯酸酯低聚物的数均分子量选自200-40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透光膜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聚合型鎓盐结构如下:RnJH4-x+-A[SO2Rf]m其中X在0至4范围内;m在1至3范围内J为氮或磷;A为氮或碳;Rn及Rf独立地为选自含氧原子的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小健陈明源丁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