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制作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发光体;至少一层立体TFT结构,设置在所述发光体上;其中,所述至少一层立体TFT结构中每层立体TFT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底层TFT,设置在所述发光体上;第一钝化层,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底层TFT上,所述第一钝化层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底层TFT的至少一个第一TFT电极相接触的至少一个位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至少一个顶层TFT,设置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至少一条第一金属连接线,穿设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中,以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TFT电极与所述至少一个顶层TFT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TFT电极之间形成第一通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显示屏幕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LED显示屏、LCD显示屏、OLED显示屏等。TFT电路是各类显示屏中像素控制的核心单元,通过给每个像素设置一个对应的TFT控制电路,进而保证了显示屏中各个像素显示的均匀性。在现有技术中,所有TFT电路中的各个TFT均设置在位于光源前方的同一平面上,光源发出的光线则通过各个TFT之间形成的光通道发散到显示屏前端显示出来。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的所有TFT均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且每一个像素都有一个对应的TFT电路,这样,众多的TFT占据了显示装置的大部分像素面积,使得每个像素的有效发光区较小,所以,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像素的有效发光区面积小的技术问题。进一步,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像素的有效发光区面积小的技术问题,为了使显示装置中的亮度均匀,则光源需要提供更高的亮度,这样,将直接导致电子设备消耗的更多的电能,造成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差,所以,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制作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像素的有效发光区面积小的技术问题,实现增加电子设备中像素的有效发光区面积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发光体;至少一层立体TFT结构,设置在所述发光体上;其中,所述至少一层立体TFT结构中每层立体TFT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底层TFT,设置在所述发光体上;第一钝化层,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底层TFT上,所述第一钝化层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底层TFT的至少一个第一TFT电极相接触的至少一个位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至少一个顶层TFT,设置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至少一条第一金属连接线,穿设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中,以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TFT电极与所述至少一个顶层TFT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TFT电极之间形成第一通路。可选的,所述发光体具体为上表面覆盖有液晶材料的背光模组或发光二极管。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电容,设置在所述发光体上,所述至少一个电容中的每个电容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TFT电极中的第一TFT电极相连,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TFT电极中的第二TFT电极相连。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具有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至少一个底层TFT设置在所述发光体上的靠近所述第一边框或所述第二边框的至少一个第一位置上,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底层TFT中的任意一个第一底层TFT及与所述第一底层TFT相邻且不接触的至少一个第二底层TFT间形成有至少一个光通道,从而在所述显示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通路控制所述发光体两端的电气特性使所述发光体产生发射光线时,所述发射光线能够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光通道进行传播。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金属阴极,设置在所述发光体下方;透明阳极,设置在所述发光体及所述至少一个底层TFT之间;透明盖板,设置在所述至少一层立体TFT结构上;其中,在所述金属阴极与所述金属阳极间存在第一电压时,所述发光体产生所述发射光线,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光通道传播到所述透明盖板,以通过所述透明盖板显示图像。可选的,所述第一钝化层的材料具体为绝缘材料。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发光体;至少一层立体TFT结构,设置在所述发光体上;其中,所述至少一层立体TFT结构中每层立体TFT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底层TFT,设置在所述发光体上;第一钝化层,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底层TFT上,所述第一钝化层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底层TFT的至少一个第一TFT电极相接触的至少一个位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至少一个顶层TFT,设置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至少一条第一金属连接线,穿设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中,以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TFT电极与所述至少一个顶层TFT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TFT电极之间形成第一通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作显示装置的方法,包括:获得至少一个底层TFT及一发光体;将所述至少一个底层TFT设置在所述发光体上表面;在所述至少一个底层TFT上方形成第一钝化层,并在所述第一钝化层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底层TFT的至少一个第一TFT电极相接触的至少一个位置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将至少一条第一金属连接线穿设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中;在所述第一钝化层的上表面设置至少一个顶层TFT,以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TFT电极通过所述至少一条第一金属连接线与所述至少一个顶层TFT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TFT电极之间形成第一通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一、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至少一层立体TFT结构,设置在所述发光体上;其中,所述至少一层立体TFT结构中每层立体TFT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底层TFT,设置在所述发光体上;第一钝化层,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底层TFT上,所述第一钝化层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底层TFT的至少一个第一TFT电极相接触的至少一个位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至少一个顶层TFT,设置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至少一条第一金属连接线,穿设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中,以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TFT电极与所述至少一个顶层TFT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TFT电极之间形成第一通路的技术手段,这样,多个TFT位于不同平面层,形成立体结构,从而使多个TFT仅占据屏幕中的一个TFT所需要的面积,在TFT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大大减小了TFT占据屏幕的面积,进而使发光体的发光面积增加,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像素的有效发光区面积小的技术问题,实现增加电子设备中像素的有效发光区面积的技术效果。二、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至少一层立体TFT结构,设置在所述发光体上;其中,所述至少一层立体TFT结构中每层立体TFT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底层TFT,设置在所述发光体上;第一钝化层,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底层TFT上,所述第一钝化层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底层TFT的至少一个第一TFT电极相接触的至少一个位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至少一个顶层TFT,设置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至少一条第一金属连接线,穿设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中,以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TFT电极与所述至少一个顶层TFT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TFT电极之间形成第一通路的技术手段,这样,通过多个TFT形成立体结构,使发光体的发光面积增加,进而在屏幕想要获得相同的显示效果时,由于发光面积增加,发光体的数量可以减少,或者相同数量的发光体提供较低的亮度便能实现整个屏幕的亮度均匀,减少了屏幕发光体消耗的电能,且由于发光体的发光强度降低,进一步延长了发光体的使用寿命,所以,实现了减少屏幕耗能、延长发光体使用寿命、提高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发光体;至少一层立体TFT结构,设置在所述发光体上;其中,所述至少一层立体TFT结构中每层立体TFT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底层TFT,设置在所述发光体上;第一钝化层,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底层TFT上,所述第一钝化层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底层TFT的至少一个第一TFT电极相接触的至少一个位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至少一个顶层TFT,设置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至少一条第一金属连接线,穿设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中,以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TFT电极与所述至少一个顶层TFT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TFT电极之间形成第一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发光体;至少一层立体TFT结构,设置在所述发光体上;其中,所述至少一层立体TFT结构中每层立体TFT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底层TFT,设置在所述发光体上;第一钝化层,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底层TFT上,所述第一钝化层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底层TFT的至少一个第一TFT电极相接触的至少一个位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至少一个顶层TFT,设置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至少一条第一金属连接线,穿设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中,以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TFT电极与所述至少一个顶层TFT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TFT电极之间形成第一通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具体为上表面覆盖有液晶材料的背光模组或发光二极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电容,设置在所述发光体上,所述至少一个电容中的每个电容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TFT电极中的第一TFT电极相连,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TFT电极中的第二TFT电极相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具有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至少一个底层TFT设置在所述发光体上的靠近所述第一边框或所述第二边框的至少一个第一位置上,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底层TFT中的任意一个第一底层TFT及与所述第一底层TFT相邻且不接触的至少一个第二底层TFT间形成有至少一个光通道,从而在所述显示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通路控制所述发光体两端的电气特性使所述发光体产生发射光线时,所述发射光线能够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光通道进行传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金属阴极,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商艳龙,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