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连山专利>正文

造纸中段污水治理工艺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035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造纸中段污水处理技术,其特征是由沉沙沟(1)、纸浆回收装置(2)、污水调节池(3)、药液混合槽(4)、高位加药槽(5)、沉淀分离池(6)药液混合槽(7)、高位加药槽(8)、二沉池(9)、储水池(10)、污泥脱水机(11)、污泥脱出水回流泵池(12)、组成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工艺中采用的特制一号药,其特征为包括以金属镁矿渣或以氧化钙CaO为主要成份的所有矿碴、废硫酸或盐酸同类产品配制而成。(*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001年6月6日,由林连山、李雪霞2人申请的造纸中段污水治理工艺技术,申请号“01121504.6”专利技术专利,由于至今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故今天由专利技术人林连山单独重新申请。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造纸中段污水治理技术。水是一切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资基础。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水的需求越来越多。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气侯的变化,干旱的蔓延,许多中小河流的相继干涸,生活、工农业对水体的污染,使许多江河湖泊变黑变臭,使其失去利用价值,鱼虾绝迹。这种状况如任其发展,将使水危机愈演愈烈,社会的发展进步,不解决好水的问题后果是严重的。现在流行采用的污水治理技术被实践证明,达不到理想的治污效果,主要表现在投资规模大,运转费用高,治污效果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投资规模小、处理效果好、运转费用低的造纸中段污水处理新工艺。再结合特制一号药,使造纸中段污水实现闭路循环,无二次污染。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由沉沙沟(1)、纸浆回收装置(2)、污水调节池(3)、药液混合槽(4)、高位加药槽(5)、沉淀分离池(6)、药液混合槽(7)、高位加药槽(8)二沉池(9)、储水池(10)、污泥脱水机(11)、污泥脱出水回流泵池(12)、组成的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工艺中采用的特制一号药金属镁矿渣或以氧化钙CaO为主要成份的矿渣和废硫酸配制而成;它包括废盐酸等。通过药剂与工艺的结合,使污水与药物充分反应凝絮,将污水中的杂质絮凝分离出来,把污水处理为可循环回用或达标排放的清水。本专利技术与目前流行的任何造纸中段污水处理技术、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投资少、费用低、处理效果好、实用范围广、无二次污染、以害治害、变废为宝,工艺技术简便、占地少、好操作、易管理。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具体工作细节情况。在本工艺的第一步,沉沙沟选定在总排污口的下游适建污水处理厂的地方,沉沙沟采用“S”形设计,其特征为三壁两沟,即在沟的中间加一隔墙,将一条沟分为两条,沟的深、宽、长度,视具体地理情况及排污量而定,一般情况下比排污口深20公分,工作宽度是排污口的三倍。污水进入沉沙沟后流速比进沟前减低三倍以上,长度需要是流经时间不低于一分钟,使污水流经时突然大幅度减速,降低冲击运载能力,在1分钟以上的流经时间内,把混在污水中的泥沙及其它重质杂物沉积在沟底,以减轻下步处理负荷和回收到较干净的纸浆和短纤维。两沟在闸板控制下,交替工作清淤,两沟共用一抽拉式闸板,经沉沙处理的污水流经纸浆回收装置,将混于污水中的流失浆和残浆回收,其目的是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减轻下步处理负荷。回收纸浆装置,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回收浆斜网或圆网。经过回收纸浆后的污水流入调节池,调节池可根据地理地质情况决定形状和深浅,一般采圆形,不管深浅形状如何,其容量必须是排污量的4-6小时量,如排量巨大,可多设调节池的数量,调节池是根据造纸工艺特点,将水质不稳定的中段污水调节到水质相对稳定的状态,以适应处理的需要,也起到进一步沉淀杂质的作用。采用圆形设计的调节池,池底采用三角马鞍形设计,马鞍底部设排污窨井。其它形状设计按同一原理处理。经过调节、成分相对稳定的污水泵入药液混合槽,药液混合槽的有效容量为总排污量的3分钟量,如排量巨大,可增加槽的数量,圆形设计,药液混合槽就近设高位加药槽,加药槽是混合槽的配套设施,圆形设计,装搅拌,无具体大小要求,但要求其将充分溶解或半溶解的特制一号药液不间断地按要求数量送入药液混合槽,因此要求设两个交替使用,以满足不间断供药。药液混合槽将泵入的污水和药液在每分钟150转左右搅拌的作用下,(机械或汽搅)让药液与污水充分混合反应3分钟后连续泵入排出,排出的污水进入第一沉淀分离池,沉淀分离后的污水主要杂质已被去除,但仍有颜色,根据具体情况,第一沉淀池的污水可自然流入或泵入第二药液混合槽、第二高位加药槽的废硫酸流入混合槽搅拌30秒钟进入二沉池,进一步去除杂质,彻底清除色素,第二沉淀池除设溢水口外,其它与第一沉淀池、调节池设计一致。要求不渗漏,不塌方,不污染地下水,采用混凝土或砖混结构均可,溢水口流向对准储水池,溢水口溢出的是无色无味的清水,可储备待用或达标排放。工艺中采用的特制一号药的实施例是这样的,将金属镁矿渣或主要成分为CaO的其它矿渣加水淋湿,使其转化为C2(OH)2,80目过筛,防潮包装,不与废硫酸混合,使用时将加工好的金属镁矿渣加入第一药液混合槽,在每分钟150转搅拌作用下,使药液充分溶解混合,搅拌3分钟,加药2‰至PH值至8-12时,不间断泵入排出,排出的污水进入一沉池絮凝沉淀,分离出大部分杂质,上清液进入第二药液混合槽,加废硫酸2‰-4‰、PH值调至6-9,搅拌30秒钟顺流程自然流出,进入二沉池,进一步反应沉淀,除掉剩余杂质,彻底清除色素。调节池、沉淀池泵出的沉积污泥,主要成分为短纤维,泵入脱水机脱水后,待开发或做燃料。脱出的污水,泵回调节池,回到处理系统处理。整套工艺简便紧凑,污水污泥处理干净彻底。此技术还适用于生活污水、制革、酿造、石灰法造纸、江河综合污水和多种工业污水的治理。其投资、治理成本、中水水质皆与造纸中段污水大体相当。权利要求1.一种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其特征是由沉沙沟(1)、纸浆回收装置(2)、污水调节池(3)、药液混合槽(4)、高位加药槽(5)、沉淀分离池(6)药液混合槽(7)、高位加药槽(8)、二沉池(9)、储水池(10)、污泥脱水机(11)、污泥脱出水回流泵池(12)、组成的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技术。2.一种工艺采用并起重要作用的特制一号药,是由金属镁矿渣灰Ca(OH)2、Si、Fe和工业废酸H2SO4、HC1和冶炼后主要成分为C2O的所有矿渣。如缺少废酸,可用工业酸或硫磺S代替。3.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中采用的特制一号药,其特征是生产工艺将金属镁矿渣用水淋湿,使CaO转化为C2(OH)2、80目过筛,不与H2SO4混合,防潮包装,分先后两次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工艺中采用的特制一号药的金属镁矿渣,在第一药液混合槽使用,将加工好的金属镁矿渣加入第一药液混合槽,在每分钟150转左右的搅拌作用下,搅拌3分钟,使药液充分混合溶解,加药2‰至PH值8-12,不间断泵入排出;排出的污水进入沉离池絮凝沉淀,分离出大部分杂质,上清液进入第二药液混合槽,加入废酸,加药2‰-4‰、PH值调至6-9,搅拌10秒钟顺流程自然流入流出,进入二沉池,进一步反应沉淀。除掉剩余杂质,彻底清除色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污泥脱水后成为不污染环境的固体,可做燃料或待开发,污泥脱出的污水泵回调节池重新处理,不产生二次污染。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造纸中段污水处理技术,其特征是由沉沙沟(1)、纸浆回收装置(2)、污水调节池(3)、药液混合槽(4)、高位加药槽(5)、沉淀分离池(6)药液混合槽(7)、高位加药槽(8)、二沉池(9)、储水池(10)、污泥脱水机(11)、污泥脱出水回流泵池(12)、组成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工艺中采用的特制一号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其特征是:由沉沙沟(1)、纸浆回收装置(2)、污水调节池(3)、药液混合槽(4)、高位加药槽(5)、沉淀分离池(6)药液混合槽(7)、高位加药槽(8)、二沉池(9)、储水池(10)、污泥脱水机(11)、污泥脱出水回流泵池(12)、组成的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连山
申请(专利权)人:林连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