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连山专利>正文

生活及江河综合污水治理工艺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000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1.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及江河综合污水治理工艺技术。其特征是:(1)采用排污口连接污水调节池的密封污水收集管;(2)污水调节池入口前设过滤栅网及滤出物盛处系统;(3)设加药、混合沉淀及中水返回市区水网系统;(4)污泥集中脱水开发系统;(5)场区覆盖及承重材料;(6)完工后的绿化复耕区;(7)城市水网清淤;(8)适当河段设控制水量水位的闸坝;(9)注满清水的城市水网及两岸防护林组成的生活污水及江河综合污水治理工艺技术。2.工艺中采用的二号药由石灰粉(Ca(OH)#-[2])或以氧化钙(CaO)为主要成分的矿渣灰和硫酸铝配制而成。它包括氯化铝(ALCL#-[3])、氢氧化铝(AL(OH)#-[3])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活及江河综合污水治理工艺技术。针对全国性的水污染、水短缺、江河湖泊枯水、断流干涸,城市排污工程和污水治理工艺技术存在的缺陷,使全国50%的城市地下水达不到饮用标准和现采用的污水治理技术水平、治污现状,推出本工艺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投资规模小、占地少、运转费用低、治理效果好、中水回用率高、能保证土地、河道水体、空气和地下水不再被污染,彻底改变水环境,从根本上缓解水短缺的污水治理工艺技术。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端连接各排污设施排污口,一端连接调节池前过滤栅网开口处的密封收集管(1)、过滤栅网(2)、滤出物盛处系统(3)、污水调节池(4)、污水泵(5)、污泥泵(6)、药液混合槽(7)、高位加药槽(8)、一沉池(9)、第二药液混全槽(10)、第二高位加药槽(11)、二沉池、中水出口水道(13)、可控闸坝(14)、污泥集污管(15)、污泥收集池(16)、污泥脱水机(17)、污泥出水出口水道或泵池(18)、脱水污泥发热发酵灭害沼气发生器(19)、沼气排气管(20)、沼气收储器(21)、沼气输出系统(22)、各污水池密闭材料(23)、污泥开发厂(24)、加药混合地面操控间(25)、绿化复耕所需厚度的覆盖土层(26)、观察孔(27)、调节池污水入口直通一沉池的备用水道(28)、第一药液混合槽直通二沉池的备用水道(29)、工艺中采用特制一号、特制二号药(30)做絮凝剂。组成的生活及江河综合污水治理工艺技术。本专利技术与现采用的所有同类技术相比较有以下优点以国外引进的代表目前国内最高水平,被称为当今世界最先进技术的京沪津生活污水处理厂为比照(1)投资、占地、处理成本三项最少比其各低1/3以上。(2)在已知国内外所有污水治理技术中,是唯一能达到把污水处理到无色无味,且具有工业价值的污水治理技术。(3)唯一能实现闭路循环零排放,无二次污染的污水治理技术。(4)治理与开发同步,变废为宝。(5)以害治害,二害同治,一石三鸟。(6)唯一污水治理全程密封密闭,治理与保护兼顾,最完全彻底的污水治理技术。(7)应用范围广。本技术除可治理造纸中段污水、生活及江河综合污水外,还可治理除造纸黑液外的所有造纸污水,制革污水,白酒、啤酒、淀粉等酿造污水;硫酸等化工污水和多种轻重工业污水。其中,造纸、制革、酿造污水是公认的世界级老大难题和三大污染源。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实施例我们所说的生活污水,在我国实际上是一种江河综合污水。我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是生活污水和市内工商服务业等各种污水混排,进入市内水网与水体混合后排入江河,这种污水在进入江河前实际上已是江河综合污水。本人在全国选水污染较严重、有一定代表性的北京国家知识产权局近傍的两条河苏州河上海市内段、卫阿新乡市下游段等取样实验证明,采用本技术完全可把这些污水廉价高效治理为无色无味的回用中水。但我国幅原辽阔,水污染严重,污染总量巨大,江河湖泊—一统治,既不科学,也无必要,只须从源头把各种污水认真治理,实现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同步治理双循环。做为除饮用和部分生活用水以外的各种用水的总水源。以生活污水产生的中水补充工业运行中消耗水。达到闭路循环零排放,就可实现让江河湖海变清的目的;收到巨大节水效果。现在我国已建和在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大部分建在城市下游郊外,需占大片土地,中水回用也很麻烦,要建储水池,又要建中水回输系统,生活设施和其它附属设施,占地又费钱。本工艺的设计是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在市内上中、中、下游绿化区地下,把所有污水池用密封密闭材料封闭严实,按绿化种类的需要厚度以土层覆盖绿化。用密封污水收集管把所有排污口串连起来,让污水一出排污口就进入处理程序。污水收集管一端连接排污口,一端连接污水调节池前栅网开口,使污水处理全程密封密闭。这样上、中游处理好的回用中水就可自行流入中下游水网,省去了大部分中水回输的投资和占地。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组成的污水处理系统框架,使污水从设施、设备排污口就进入全程密封的污水处理程序。不准污水再经排污沟进入水网,渗入地下,不准污水再污染土地、污染河道、污染环境、污染水体、污染地下水,不准臭味异味污染空气。让污水再不能危害人们健康。彻底改变水环境,消除土地、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不断被污染的现状。使被污染得不能饮用的全国50%的城市地下水不再被进一步污染,使另50%受到可靠保护。为我们自己留下一片地下水源地。避免有一天土地被污染得无法居住、无法耕种。也许土地的污染还没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但它确实严重地存在着。土地一旦被严重污染,其治理难度更大,周期更长,其危害不容忽视。设在调节池前边的过滤栅网及盛处设施,图(2)、(3)将混在污水中的废弃卫生用品和其它漂浮物滤出处理,不让其进入调节池(5)。调节池将污水收集、中和、沉淀,把成分不稳定的污水调节到相对稳定状态,把排放不均匀的生活污水收储到一定的量让污水处理厂任何时段都能正常工作,以提高投资的效费比。因此根据人的生活习惯和生理特征,既生活污水的排放规律,调节池的有效容量应为总排污量的24小时量。按地质地况决定其深浅面积和形状。但容量不变,一般采用圆形设计;池底三角马鞍构造,马鞍边底部设排污窨井,窨井安装污泥或污水泵(6),其它污水池与此相同。三角马鞍形的池底设计,是让沉淀物相对集中地沉积在窨井和通向窨井的斜坡上以利排污。污泥或污水泵适时将沉积污泥排出池外,送入污泥收集系统。污水泵(7)将调节并沉淀澄清的污水泵入第一药液混合槽(8),同时高位加药槽不间断将药液加入混合槽,加金属镁矿渣灰2‰搅拌三分钟,PH值调至8-12,在每分钟120-200转左右的搅拌作用下(9),让污水和药液充分混合反应,不间断连续作业。排出的污水进入一沉池(10)絮凝沉淀分离。一沉池分离出的中水可供普通漂白纸以下的各种造纸和无特殊要求的工农业用水。需高级处理的,将一沉池中水溢入或泵入二沉池处理(11)。二沉池处理程序与一沉池相同,硫酸铝万分之一。二沉池溢出的中水可满足除饮用和部分生活用水外的各种用水要求或达标排放。各污水、污泥池必须加密闭封盖。封盖支撑材料(23)必须有足够的强度,耐老化,顶盖支撑必须坚强牢固。设计强度时,要考虑绿化复耕产生的各种负荷。各池封盖时,要在便于观察维修部位留观察孔(19)。观察孔除供操作时对池内情况观察外,还是维护维修时的通道门、采光、通气孔。设计不可太小。对称设两个,以利使用时空气交流。各池封盖和任何环节不难存在任何隐患。混合加药槽地面工作间(25)是污水处理厂唯一地面建筑,除供操作控制人员工作监控外,还是药物储备库,常用器皿、物料、工具库。建造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需要并留有余地。如果实现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同步治理,达到闭路循环零排放,以生活污水治理获得的中水弥补工业运行中消耗水,可获得巨大节水效果。中水尚有剩余。回用不完的中水,可输入市内水网,通向市内水网的水道,不采用管道而采用原有河道的,水道要清淤,不要再把中水污染为污水。不准污染物排入。污水处理厂建在城市下游的地方,可用人工回输。按地势落差,在适当的位置设可控闸坝(14),在闸坝的控制下,让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活及江河综合污水治理工艺技术。其特征是:由密封收集管(1),污水调节池(4),一二药液混合槽、加药槽(7、8、10、11),一二沉池(9、13)和污泥开发系统组成的,建在市内缘化区地下,全程密封密闭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连山
申请(专利权)人:林连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