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轧机检修的多功能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6926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轧机检修的多功能组合装置,至少包括:平车和可提升工作平台;所述平车包括车身,驱动装置和操作系统,所述车身底面前端安装有一对前车轮,其后端安装有一对后车轮,两个所述前车轮通过转轴相连,且所述转轴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操作系统相连;所述可提升工作台包括平台、剪力提升机构和液压提升油缸;所述剪力提升机构顶面安装有所述平台,所述剪力提升机构下端与所述液压提升油缸相连,所述液压提升油缸安装在底板上,且所述底板与所述车身顶面能可拆卸地相连。本用于轧机检修的多功能组合装置不仅能够解决轧机内设备的倒运问题,避交叉作业带来的安全风险,而且能够提高拆装和检修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轧机检修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轧机检修的多功能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热轧设备检修存在周期性的特点,特别是大修中,不少设备需要定期更换维修,工作量非常大,人员投入集中。而对于轧机来说,其设备布置紧凑,结构复杂,轧机内分布着机架辊、导卫装置、弯辊装置、牌坊衬板、压下装置、冷却喷淋水管等许多部件。这些部件的更换,一般采用人工方法,使用手拉葫芦、钢丝绳等工具将轧机内的设备倒运到牌坊窗口后,才能用行车吊出,存在着以下缺点:(1)设备倒运费时费力,存在歪拉斜吊,交叉作业等安全隐患。(2)设备拆装效率低下,而集中大修中,需要更换的设备比较多,导致牌坊窗口成为设备倒运的瓶颈,无形中增加了大修过程中关键工序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轧机检修的多功能组合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轧机检修的多功能组合装置,至少包括:平车和可提升工作平台;所述平车包括车身,驱动装置和操作系统,所述车身底面前端安装有一对前车轮,其后端安装有一对后车轮,两个所述前车轮通过转轴相连,且所述转轴与所述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轧机检修的多功能组合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轧机检修的多功能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平车和可提升工作平台(21);所述平车包括车身(11),驱动装置(12)和操作系统,所述车身(11)底面前端安装有一对前车轮(13),其后端安装有一对后车轮(14),两个所述前车轮(13)通过转轴(15)相连,且所述转轴(15)与所述驱动装置(12)相连,所述驱动装置(12)与所述操作系统相连;所述车身(11)长度与轧机宽度一致,所述车身(11)高度不大于轧机的平衡弯辊块(31)的底面高度,以及所述的前车轮(13)轮距和后车轮(14)轮距均与轧机工作辊换辊轨道(32)间距一致;所述可提升工作平台(21)宽度小于轧机牌坊(33)衬板开档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轧机检修的多功能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平车和可提升工作平台(21);所述平车包括车身(11),驱动装置(12)和操作系统,所述车身(11)底面前端安装有一对前车轮(13),其后端安装有一对后车轮(14),两个所述前车轮(13)通过转轴(15)相连,且所述转轴(15)与所述驱动装置(12)相连,所述驱动装置(12)与所述操作系统相连;所述车身(11)长度与轧机宽度一致,所述车身(11)高度不大于轧机的平衡弯辊块(31)的底面高度,以及所述的前车轮(13)轮距和后车轮(14)轮距均与轧机工作辊换辊轨道(32)间距一致;所述可提升工作平台(21)宽度小于轧机牌坊(33)衬板开档距离;所述可提升工作台包括平台(21)、剪力提升机构(22)和液压提升油缸(23);所述剪力提升机构(22)顶面水平安装有所述平台(21),所述剪力提升机构(22)下端与所述液压提升油缸(23)相连,所述液压提升油缸(23)安装在底板(24)上,且所述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志松周廷军周晓峰杨晨筠李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