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溶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6692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铝溶胶生产方法,采用单釜投料生产,反应釜内包括装铝源的料仓,生产时先将铝源加入到料仓中,再向釜体内加入第一部分稀盐酸,加入量为总质量的十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稀盐酸先与料仓下部的铝源反应,反应温度平稳至60‑80℃后维持该温度15‑30min,然后再缓慢加入第二部分稀盐酸,待反应温度达到85‑100℃,再缓慢加入第三部分稀盐酸,加入第三部分稀盐酸的速率使反应温度平稳在85‑100℃,反应12‑20h后最终得到Al/Cl质量比1.0‑2.0,pH2.4‑3.2的铝溶胶,总加酸时间控制在3‑10h。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间歇式生产工艺,常压自发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反应过程中充分控制反应速率,合理利用反应产生的自发热量,全生产过程中无需搅拌、蒸汽加热,比传统生产工艺可减少能耗8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
,具体是一种铝溶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铝溶胶属于无机类粘接剂,主要用于医药、催化剂、石油化工等行业。铝溶胶用途广泛,依据所用的酸性分散剂不同,分为盐酸铝溶胶、硫酸铝溶胶、磷酸铝溶胶等,所用的铝源一般选用金属铝、氢氧化铝粉、拟薄水铝石等。铝溶胶传统生产工艺有两种:1)把金属铝锭高温熔解造粒,造粒后投入连续反应器,加热反应,待反应合格后再投入新鲜的稀盐酸卸出合格的铝溶胶,因铝粒与酸性介质接触面积有限铝粒一般过量投入,定时添加。该工艺存在能耗高即在金属铝锭溶解和反应加热过程中消耗大量能耗;反应出成品周期长,一般要25-30h卸一次料;在卸料过程中,存在卸料不净、胶体和新鲜盐酸混料的现象。该工艺主体设备采用价格昂贵的合金钢,设备投入和能耗都十分高昂,主要大型国企使用该方法作为生产配套。2)把铝粒或铝粉(一般选用铝粉)投入到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进行加热、搅拌,出现超温的情况还要使用大量冷却水降温。该工艺特点为:投入较小、产量也较小,设备容积有限一般选用5立方米以下设备进行生产,安全隐患大,容易出现冒罐、闪爆等问题,设备使用周期较短。在生产过程中要不断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铝溶胶生产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溶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单釜投料生产,反应釜内包括装铝源的料仓,生产时先将铝源加入到料仓中,再向釜体内加入第一部分稀盐酸,其加入量为总质量的十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所述第一部分稀盐酸与料仓下部的铝源反应,反应温度平稳至60‑80℃后维持该温度15‑30min,然后再缓慢加入第二部分稀盐酸,待反应温度达到85‑100℃,再缓慢加入第三部分稀盐酸,加入第三部分稀盐酸的速率使反应温度平稳在85‑100℃,反应12‑20h后最终得到Al/Cl质量比为1.0‑2.0,pH2.4‑3.2的铝溶胶,总加酸时间控制在3‑10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溶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单釜投料生产,反应釜内包括装铝源的料仓,生产时先将铝源加入到料仓中,再向釜体内加入第一部分稀盐酸,其加入量为总质量的十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所述第一部分稀盐酸与料仓下部的铝源反应,反应温度平稳至60-80℃后维持该温度15-30min,然后再缓慢加入第二部分稀盐酸,待反应温度达到85-100℃,再缓慢加入第三部分稀盐酸,加入第三部分稀盐酸的速率使反应温度平稳在85-100℃,反应12-20h后最终得到Al/Cl质量比为1.0-2.0,pH2.4-3.2的铝溶胶,总加酸时间控制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飞卓润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润和催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