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硅溶胶生产反应釜。
技术介绍
硅溶胶是粒径在1-100纳米范围的纳米二氧化硅在水或其他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液,广泛应用于精密铸造、耐火材料、涂料、纺织、精密抛光等领域。国内的硅溶胶生产技术主要有离子交换法和硅粉水解法。 硅粉水解法的生产工艺要主要是在反应釜中加入水,加入碱性催化剂,升温至合适温度后,加入硅粉,使硅粉在碱催化下进行水解,生成硅酸并聚合成二氧化硅粒子,反应持续一定的时间,待硅粉基本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混合物降温,最后用板框过滤机过滤,得到的滤液就是硅溶胶。在硅粉水解法的生产工艺中,反应是在带机械搅拌的反应釜中进行的,硅粉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氢气,有些氢气会附着在反应中的细小硅粉上,使细小的硅粉上浮至反应液面,形成厚厚的一层漂浮物。因为反应是固液反应,硅粉必须与碱性液体接触才能很好地进行水解反应,而这些漂浮在液面上的硅粉因无法充分接触到下面的碱性液体而降低了其反应速度,有效的反应只能发生在硅粉漂浮物与反应釜液面交界处,要使硅粉完全反应就需要很长的反应时间,使硅粉漂浮物层逐渐变薄,直至最后从液面完全消失,这样就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溶胶生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搅拌装置和泵,搅拌装置的搅拌桨处在容器内反应液面的下方,泵的进口位于容器内反应液面的下方,泵的出口位于容器内反应液面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生,李春光,李朝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百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