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适应隧道照明条件下的降解汽车尾气的钒改性二氧化钛制备方法,属于隧道汽车尾气治理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中国隧道工程发展迅速,已建成大量长大型隧道。隧道是个相对封闭的区域,长大型隧道在运营管理时又会常常遇到通风不畅的问题,使车辆行驶时排出的废气烟尘无法及时排除,不仅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会降低隧道内的能见度,妨碍行车安全,污染物的长期存在还会对隧道内的结构物、灯具等设备造成腐蚀,影响其使用寿命。已有研究表明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CO、CO2、NOx、HC、烟尘微粒等严重危害司乘人员的健康的气体。尤其是当隧道内发生严重堵车情况时,汽车排放的尾气不能及时排出,大量累积,尾气浓度将快速升高,当其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致人昏迷,甚至死亡。目前,为了降低长大型隧道内污染物浓度,多采用机械通风的方法,但这仅仅能把汽车尾气进行稀释,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稀释扩散的污染物会对隧道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危及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近年来,有部分学者考虑在涂料、沥青路面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钛,利用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原理实现隧道内汽车尾气的净化,已取得一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应隧道照明条件的钒改性二氧化钛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在烧杯中加入60毫升0.02摩尔/升的硝酸,然后加入一定量的五氧化二钒,在室温下充分混合2小时,制得溶液A;(2)在另外一个烧杯中加入60毫升去离子水,然后加入10毫升二氯化氧钛,在室温下充分混合1小时,制得溶液B;(3)把溶液B加入溶液A中,在室温下充分混合2小时,制得溶液C,调整其PH值至6,制得凝胶;(4)加热凝胶从室温升至80℃,维持该温度在搅拌情况下陈化6小时,然后自然降温至室温,经真空过滤后在100℃下干燥6小时,充分研磨后在600℃下煅烧2小时,制得纳米钒改性二氧化钛;(5)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隧道照明条件的钒改性二氧化钛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在烧杯中加入60毫升0.02摩尔/升的硝酸,然后加入一定量的五氧化二钒,在室温下充分混合2小时,制得溶液A;(2)在另外一个烧杯中加入60毫升去离子水,然后加入10毫升二氯化氧钛,在室温下充分混合1小时,制得溶液B;(3)把溶液B加入溶液A中,在室温下充分混合2小时,制得溶液C,调整其PH值至6,制得凝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涛,王彤,时爽,沈东亚,汪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