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鲤鱼的生态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4713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鲤鱼的生态养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鱼塘的选址与修建;(2)放养前准备;(3)鱼苗投放前处理;(4)饲养管理;(5)水质管理;(6)疾病防治;(7)定期捕捞。本发明专利技术鲤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养出的鱼苗成活率高、抗病力强;鱼增长速度快、肉质鲜美、产量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药物和化学物质的投放,很好避免鲤鱼体内药物的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淡水鱼养殖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鲤鱼的生态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鲤鱼,属于鲤形目,鲤科,其种类多,有野鲤、鳞鲤.镜鲤、红鲤、荷包鲤等。鲤鱼对水体环境适应性强,是我国淡水养殖传统的优良品种。鲤鱼常栖息在水体的底层,成鱼是以软体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自然条件下,主要食物是螺、蚬、水生昆虫幼虫、水蚯蚓以及丝藻类、水生植物和有机残屑,鲤鱼性温顺,生长快,疾病少,易繁殖。在人工调养条件下,其生长更快,产量很高。目前,对鲤鱼的养殖大都沿用了传统换水式的池塘养殖模式,近年来,我国鱼类养殖业迅速发展,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在鱼类养殖过程中,人们长期使用各种化学制剂。这些化学试剂容易使水体污染,干扰鱼类的正常生长,鱼体上还会有化学残留,人类食用后会对身体产生严重的危害。但是现有鲤鱼养殖都是滥用配置不合理的饲料,不仅导致水质变差,鲤鱼减产,并且鲤鱼的品质也大大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提供一种鱼苗成活率高、抗病力强、鱼增长速度快、肉质鲜美、产量高的鲤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鲤鱼的生态养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鱼塘的选址与修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鲤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鱼塘的选址与修建:选择远离居民住宅区和水源丰富地段修建鱼塘;所述鱼塘为长方形,深度为1.5‑2.5米,淤泥厚度为0.3‑0.5米;在所述鱼塘上方向设置一个储水池、下方向设有排污口;在所述鱼塘内配备投饵机一台,增氧机多台;在所述储水池内设有搅拌装置;(2)放养前准备:在所述鱼塘内撒入生石灰进行鱼塘消毒,然后暴晒20天左右;同时在所述储水池内投放生石灰和消毒液,启动搅拌装置进行消毒处理,静置暴晒7‑10天;然后将所述储水池内的经消毒的水放入所述鱼塘,并在进水口利用超声波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往所述鱼塘内投入藻类和螺类;(3)鱼苗投放前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鲤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鱼塘的选址与修建:选择远离居民住宅区和水源丰富地段修建鱼塘;所述鱼塘为长方形,深度为1.5-2.5米,淤泥厚度为0.3-0.5米;在所述鱼塘上方向设置一个储水池、下方向设有排污口;在所述鱼塘内配备投饵机一台,增氧机多台;在所述储水池内设有搅拌装置;(2)放养前准备:在所述鱼塘内撒入生石灰进行鱼塘消毒,然后暴晒20天左右;同时在所述储水池内投放生石灰和消毒液,启动搅拌装置进行消毒处理,静置暴晒7-10天;然后将所述储水池内的经消毒的水放入所述鱼塘,并在进水口利用超声波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往所述鱼塘内投入藻类和螺类;(3)鱼苗投放前处理:选择健康,大小一致的鱼苗,将鱼苗放入5%的盐水中浸泡6分钟后将鱼苗放入所述鱼塘;所述鱼苗中鲤鱼与白鲢鱼苗数量比为4:1;(4)饲养管理:每天定时投放专用饲料,每天3-5次;所述专用饲料由以下原料组分的重量份组成:玉米蛋白粉10-20份、豆粕20-30份、麦麸10-15份、小麦淀粉8-10份、菜籽饼12-18份、南瓜皮10-15份、食盐1-3份、中药添加剂5-8份、矿物添加剂3-5份、复合维生素2-6份;(5)水质管理:每天开机增氧2小时,确保鱼塘内水含氧量需达到要求;每一个星期更换所述鱼塘池水的1/3,并投放粗盐,保证水温在20-28℃,将储水池内经消毒处理的新鲜水注入鱼塘内;每一个月对池水撒生石灰;每15天向所述鱼塘内投放水草,放量为每亩20-25千克;(6)疾病防治:随时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西双版纳傣泐振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