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高效组装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34619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设置合理、装配效率高的轮胎高效组装生产系统,包括自动装配系统和手动装配系统,手动装配系统与自动装配系统平行设置,自动下料工位上设置有自动码垛机及升降台,手动装配系统中设置有与自动装配系统相似功能的手动操作工位,即使自动装配系统中某一工位出现故障,轮胎也会经由备用通道输送到手动装配系统中的对应工位进行手动装配,不会影响整个生产线的作业,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自动装配系统还设置了分配机构,实现了三通道同时进行轮胎动平衡检测,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轮胎装配
,特别是一种轮胎高效组装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它通常被安装在金属轮辋上,可以支撑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作为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其装配复杂、劳动强度大、装配效率低。整个装配中涉及上料、润滑、组装、充气、动平衡检测、东平河修复及下料等操作。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缺陷:1、经常采用单生产线进行轮胎自动化装配,一旦某个环节出现故障,将直接导致生产线停止作业,影响整个生产线的装配效率;2、润滑操作多采用手动涂抹润滑油,操作不便、涂抹不均且工作效率低;3、耗时较长的轮胎动平衡检测工序,由于采用单生产线操作,工作效率低;4、成品轮胎通常采用单个轮胎进行输送或者采用人工手动码垛,之后再通过传输带输送到仓库中,操作繁琐、搬运不便、费时费劲且安全性低,加之成品轮胎库一般高度都在十米以上,轮胎进入仓库困难。如上缺陷,影响整个生产线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置合理、装配效率高的轮胎高效组装生产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轮胎高效组装生产系统,包括自动装配系统和手动装配系统,自动装配系统包括依序连接、呈“一字型”布局的如下工位:自动上料工位、自动润滑工位、自动组装工位、自动充气工位、自动动平衡检测工位、动平衡修复工位和自动下料工位,自动充气工位与自动动平衡检测工位之间设置有分配机构,自动动平衡检测工位为3个并列设置的自动动平衡检测工位;手动装配系统包括依序连接、呈“一字型”布局的如下工位:手动上料工位、手动润滑工位、手动组装工位、手动充气工位、手动检测工位、手动修复工位和手动下料工位,自动下料工位上设置有自动码垛机及升降台;手动装配系统与自动装配系统平行设置,手动上料工位与自动润滑工位的进料端连接,手动润滑工位与自动组装工位的进料端连接,手动组装工位与自动充气工位的进料端连接,手动充气工位与自动动平衡检测工位的进料端连接,手动检测工位与动平衡修复工位的进料端连接,手动修复工位与自动下料工位的进料端连接。优选的,分配机构包括转向机构及与转向机构分别连接的第一检测通道、第二检测通道、第三检测通道,第一检测通道、第二检测通道及第三检测通道通过转向机构呈T型排列,转向机构上设置有光栅检测器和转向控制装置。进一步优选的,第一检测通道、第二检测通道及第三检测通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及第三传动辊,转向机构上设置有第一转向辊及内嵌于相邻两个第一转向辊之间并与第一转向辊垂直的第二转向辊,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及第一转向辊平行设置,第三传动辊及第二转向辊平行设置,第一转向辊的上表面与第二转向辊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一转向辊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不低于第一传动辊与第二传动辊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第二转向辊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不低于第三传动辊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优选的,自动润滑机包括电机、转轴、毛刷连接杆及毛刷,毛刷包括设于毛刷连接杆底部的刷头、设于刷头一侧的毛刷本体及设于毛刷本体下方的集油腔,集油腔与刷头连通;转轴与毛刷连接杆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为四连杆机构,转轴与毛刷连接杆之间还设置有弹性连接件。进一步优选的,四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菱形连接件和第二菱形连接件,第一菱形连接件和第二菱形连接件均水平设置于转轴与毛刷连接杆之间。较为优选的,第一菱形连接件的4个连接处中相对的2个连接处分别与转轴及毛刷连接杆固定连接,其余连接处为销轴连接;弹性连接件设于第一菱形连接件和第二菱形连接件之间,弹性连接件为弹簧。进一步优选的,自动码垛机包括与升降机构连接的支座、分别设于支座两端的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传动机构及定位机构,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之间通过气缸连接;支座上设有平行分布的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上均设置有与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结构匹配的2个滑块;第一机械手底部内侧设置有第一夹紧机构,第二机械手底部内侧设置有第二夹紧机构,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结构对称,第一机械手与第二机械手的底端分别设置有L型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定位机构设置与传动机构的两侧,升降台设于传动机构的末端。进一步优选的,定位机构包括4个定位件,定位件包括安装轴及夹紧轮,夹紧轮设置于安装套内,安装套通过连接杆与安装轴连接,相邻的2个定位件结构对称,各个夹紧轮位于同一个圆周上。更为优选的,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之间还设置有弹性机构,第一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板及设于夹紧板两端的压紧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轮胎高效组装生产系统,设置有自动装配系统和手动装配系统双重装配系统,即使自动装配系统中某一工位出现故障,轮胎也会经由备用通道输送到手动装配系统中的对应工位进行手动装配,不会影响整个生产线的作业,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分配机构3,实现了三通道进行轮胎动平衡检测,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自动下料工位设置有自动码垛机及升降台,堆垛完成后,堆垛好的轮胎运输到升降台,之后由升降台输送到成品轮胎库,轮胎运输及存储效率大大提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分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自动润滑工位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第一菱形连接件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自动码垛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第一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自动装配系统;2、手动装配系统;3、分配机构;31、第一检测通道;311、第一传动辊;32、第二检测通道;321、第二传动辊;33、第三检测通道;331、第三传动辊;34、转向机构;341、第一转向辊;342、第二转向辊;5、自动润滑机;51、电机;52、转轴;53、弹性连接件;531、第一菱形连接件;532、第二菱形连接件;533、销轴;54、毛刷连接杆;541、刷头;542、毛刷本体;543、集油腔;55、轮毂;6、自动码垛机;61、支座;611、第一滑轨;612、第二滑轨;62、第一机械手;621、第一卡块;622、第一夹紧机构;63、第二机械手;631、第二卡块;632、第二夹紧机构;64、气缸;65、定位机构;651、安装轴;652、连接杆;653、夹紧轮;66、传动机构;67、轮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轮胎高效组装生产系统,包括自动装配系统1和手动装配系统2,自动装配系统1包括依序连接、呈“一字型”布局的如下工位:自动上料工位、自动润滑工位、自动组装工位、自动充气工位、自动动平衡检测工位、动平衡修复工位和自动下料工位,自动充气工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轮胎高效组装生产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高效组装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装配系统(1)和手动装配系统(2),自动装配系统(1)包括依序连接、呈“一字型”布局的如下工位:自动上料工位、自动润滑工位、自动组装工位、自动充气工位、自动动平衡检测工位、动平衡修复工位和自动下料工位,所述自动充气工位与所述自动动平衡检测工位之间设置有分配机构(3),所述自动动平衡检测工位为3个并列设置的自动动平衡检测工位,所述自动下料工位上设置有自动码垛机(6)及升降台;手动装配系统(2)包括依序连接、呈“一字型”布局的如下工位:手动上料工位、手动润滑工位、手动组装工位、手动充气工位、手动检测工位、手动修复工位和手动下料工位,手动装配系统(2)与自动装配系统(1)平行设置,所述手动上料工位与所述自动润滑工位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手动润滑工位与所述自动组装工位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手动组装工位与所述自动充气工位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手动充气工位与所述自动动平衡检测工位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手动检测工位与所述动平衡修复工位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手动修复工位与所述自动下料工位的进料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高效组装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装配系统(1)和手动装配系统(2),自动装配系统(1)包括依序连接、呈“一字型”布局的如下工位:自动上料工位、自动润滑工位、自动组装工位、自动充气工位、自动动平衡检测工位、动平衡修复工位和自动下料工位,所述自动充气工位与所述自动动平衡检测工位之间设置有分配机构(3),所述自动动平衡检测工位为3个并列设置的自动动平衡检测工位,所述自动下料工位上设置有自动码垛机(6)及升降台;手动装配系统(2)包括依序连接、呈“一字型”布局的如下工位:手动上料工位、手动润滑工位、手动组装工位、手动充气工位、手动检测工位、手动修复工位和手动下料工位,手动装配系统(2)与自动装配系统(1)平行设置,所述手动上料工位与所述自动润滑工位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手动润滑工位与所述自动组装工位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手动组装工位与所述自动充气工位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手动充气工位与所述自动动平衡检测工位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手动检测工位与所述动平衡修复工位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手动修复工位与所述自动下料工位的进料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高效组装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分配机构(3)包括转向机构(34)及与转向机构(34)分别连接的第一检测通道(31)、第二检测通道(32)、第三检测通道(33),第一检测通道(31)、第二检测通道(32)及第三检测通道(33)通过转向机构(34)呈T型排列,转向机构(34)上设置有光栅检测器和转向控制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高效组装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检测通道(31)、第二检测通道(32)及第三检测通道(3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传动辊(311)、第二传动辊(321)及第三传动辊(331),转向机构(34)上设置有第一转向辊(341)及内嵌于相邻两个第一转向辊(341)之间并与第一转向辊(341)垂直的第二转向辊(342),第一传动辊(311)、第二传动辊(321)及第一转向辊(341)平行设置,第三传动辊(331)及第二转向辊(342)平行设置,第一转向辊(341)的上表面与第二转向辊(342)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一转向辊(341)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不低于第一传动辊(311)与第二传动辊(321)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第二转向辊(342)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不低于第三传动辊(331)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高效组装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自动润滑工位为自动润滑机(5),其包括电机(51)、转轴(52)、毛刷连接杆(54)及毛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立中
申请(专利权)人:利国五洲汽车部品组装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