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肥机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自吸式智能配肥机,包括上料仓、储料仓、称重料斗和搅拌仓,还包括一设置在储料仓上方的上料切换装置,上料切换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上料盘、同轴且密封设置在上料盘下方的切换块和驱动切换块绕其纵向轴线转动的伺服电机,上料盘开有与上料仓一一对应的上料孔,上料孔与上料仓之间通过吸料管连接,切换块开有可与任一上料孔连通的下料孔和与所述下料孔连通的排气孔,排气孔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排气孔通过第一气管与风机连接;伺服电机带动切换块转动,从而可使肥料落入下方的任一储料仓内。该配肥机只需要一台风机即可实现多种肥料原料的自动上料,从而具有体积较小,成本较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自吸式智能配肥机,属于化肥机设备
技术介绍
配肥机是一种常用的配肥设备,能够将肥料的原料按照一定配比关系配置成肥料。目前配肥机常利用负压原理将肥料从上料仓送至高处的储料仓中,肥料再经过称重料斗称重后进入搅拌仓中混合搅拌,最后从搅拌仓中排出。由于肥料的原料不止一种,每一个上料仓和储料仓之间都需要搭设吸料管和风机,这样会导致配肥机的体积较大,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自吸式智能配肥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吸式智能配肥机,该配肥机只需要一台风机即可实现多种肥料原料的自动上料,从而具有体积较小,成本较低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吸式智能配肥机,包括多个上料仓、与上料仓一一对应的储料仓、设置在储料仓下方的称重料斗和搅拌仓,还包括一设置在储料仓上方的上料切换装置,所述上料切换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上料盘、同轴且密封设置在所述上料盘下方的切换块和驱动所述切换块绕其纵向轴线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上料盘开有与上料仓一一对应的上料孔,上料孔与上料仓之间通过吸料管连接,所述切换块开有可与任一上料孔连通的下料孔和与所述下料孔连通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排气孔通过第一气管与风机连接;伺服电机带动切换块转动,从而可使肥料落入下方的任一储料仓内。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排气孔内的第一过滤板、滑动设置在排气孔内靠近下料孔的一端的第二过滤板和连接第一、二过滤板的可伸缩导杆、气囊与拉簧,所述气囊通过第二气管与充放气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切换块设置有从上料盘穿过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轴线与上料盘的轴线共线,且连接管与排气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管密封穿过第一气管后将气囊与充放气泵连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吸式智能配肥机,包括多个上料仓、与上料仓一一对应的储料仓、设置在储料仓下方的称重料斗和搅拌仓,还包括一设置在储料仓上方的上料切换装置,所述上料切换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上料盘、同轴且密封设置在所述上料盘下方的切换块和驱动所述切换块绕其纵向轴线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上料盘开有与上料仓一一对应的上料孔,上料孔与上料仓之间通过吸料管连接,所述切换块开有可与任一上料孔连通的下料孔和与所述下料孔连通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排气孔通过第一气管与风机连接;伺服电机带动切换块转动,从而可使肥料落入下方的任一储料仓内。该配肥机只需要一台风机即可实现多种肥料原料的自动上料,从而具有体积较小,成本较低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料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过滤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2、3所示,一种自吸式智能配肥机,包括多个上料仓1、与上料仓1一一对应的储料仓6、设置在储料仓6下方的称重料斗7和搅拌仓8,还包括一设置在储料仓6上方的上料切换装置3,本实施例优选4个上料仓1,所述上料切换装置3包括支架(附图中未画出)、横向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上料盘31、同轴且密封设置在所述上料盘31下方的切换块32和驱动所述切换块32绕其纵向轴线转动的伺服电机33,所述上料盘31开有与上料仓1一一对应的上料孔311,优选上料孔311沿上料盘31周向均匀分布,上料孔311与上料仓1之间通过吸料管2连接,上料盘31的下端边沿向下延伸形成一使成圆柱形的切换块32的上端插入的凹槽,沿周向在所述凹槽内壁开有密封槽,在所述密封槽内嵌设有密封圈,从而保证切换块32转动过程中与上料盘31保持密封。所述切换块32开有可与任一上料孔311连通的下料孔321和与所述下料孔321连通的排气孔322,所述排气孔322内设置有过滤装置34,排气孔322通过第一气管4与风机5连接;伺服电机33带动切换块32转动,且由PLC控制器控制转动角度,从而可使肥料落入下方的任一储料仓6内。使用时,操作者通过控制面板启动风机5,根据情况选择需要上料的储料仓6,然后伺服电机33带动切换块32转动90°或180°,将需要上料的储料仓6和与之对应的上料仓1连通,肥料经吸料管2和上料孔311后进入到下料孔321中,由于过滤装置34的存在,肥料颗粒不能进入排气孔322中,而是堆积在下料孔321中与排气孔322连通的部位,根据下料孔321的大小以及对肥料颗粒吸力的大小,通过PLC控制器使风机5工作间歇式工作,从而当风机5停止时,肥料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入下料孔321下方的与上料仓1对应的储料仓6中,从而完成一次上料过程,通过重复多次上述的上料过程来实现对某一肥料的自动上料。当完成对一种肥料的上料后,切换块32转动至另一个需要上料的工作,以完成对另一种肥料的上料。该结构的自吸式智能配肥机只需一台风机5即可实现多种肥料原料的自动上料,从而具有体积较小,成本较低的优点。如图3所示,过滤装置34包括固定安装在排气孔322内的第一过滤板341、滑动设置在排气孔322内靠近下料孔321的一端的第二过滤板342和连接第一、二过滤板341、342的可伸缩导杆343、气囊345与拉簧344,第一、二过滤板341、342都不能使肥料颗粒通过,可伸缩导杆343两端与第一、二过滤板341、342的中部连接,拉簧344套在可伸缩导杆343外,气囊345为圆筒形,套在拉簧344外,且通过第二气管35与充放气泵9连接。为避免排气孔322的入口处堆积的肥料颗粒不能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下方的储料仓6,当风机5停止后,启动充放气泵9,气囊345充气膨胀,从而推动第二过滤板342将排气孔322入口处堆积的肥料颗粒推出,从而保证了气体流动通道不被堵塞,然后通过充放气泵9使气囊345瘪缩,在拉簧344的作用下,第二过滤板342收回。在切换块32上设置有从上料盘31穿过的连接管312,所述连接管312的轴线与上料盘31的轴线共线,且连接管312与排气孔322连通,此时,优选排气孔322的轴线与连接管312的轴线共线,在切换块32转动过程中,第一气管4的晃动程度小,这样设置更可靠。第二气管35密封穿过第一气管4后将气囊345与充放气泵9连接在一起,这样不用在切换块32上设置使第二气管35通过的通道,切换块32的结构更简单。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吸式智能配肥机,包括多个上料仓、与上料仓一一对应的储料仓、设置在储料仓下方的称重料斗和搅拌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在储料仓上方的上料切换装置,所述上料切换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上料盘、同轴且密封设置在所述上料盘下方的切换块和驱动所述切换块绕其纵向轴线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上料盘开有与上料仓一一对应的上料孔,上料孔与上料仓之间通过吸料管连接,所述切换块开有可与任一上料孔连通的下料孔和与所述下料孔连通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排气孔通过第一气管与风机连接;伺服电机带动切换块转动,从而可使肥料落入下方的任一储料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吸式智能配肥机,包括多个上料仓、与上料仓一一对应的储料仓、设置在储料仓下方的称重料斗和搅拌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在储料仓上方的上料切换装置,所述上料切换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上料盘、同轴且密封设置在所述上料盘下方的切换块和驱动所述切换块绕其纵向轴线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上料盘开有与上料仓一一对应的上料孔,上料孔与上料仓之间通过吸料管连接,所述切换块开有可与任一上料孔连通的下料孔和与所述下料孔连通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排气孔通过第一气管与风机连接;伺服电机带动切换块转动,从而可使肥料落入下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元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元云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