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法专利>正文

水污染生态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4035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污染生态治理方法。现在的各种治理法更适合的是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治理和水量不大的水域治理,无法恢复水体自然的良性生态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用臭氧对被污染水体进行消毒、杀菌;接着用生物激活剂激活被污染水体中的有益微生物,降解被污染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用有效微生物群改善水质,营造水体良性的微生物环境。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生态治理水污染,恢复了水体良性微生物环境,使被污染的水体达到生态的自然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污染治理,具体地说是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水污染更是我国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为了治理水污染,各国科学家们做出了巨大努力,采取了许多方法,目前治理水污染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物理治理法、化学治理法、生物治理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千秋,也各有弊端。如物理治理法采取调水、截污、过滤等办法,需要购置器械、治理周期长、不够经济,且不适合对江河湖泊等自然水体污染的治理;化学治理法采取杀菌剂、除藻剂等,只能对某些水质的污染水体起作用,并会引起第二次污染;生物治理法仅仅利用有益微生物改善水质,适应范围小、治理效率不高、治理周期长等。现在的各种治理法更适合的是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治理和水量不大的水域治理,并且治标不治本,无法恢复水体自然的良性生态系统,导致治理工程结束后,没有多长时间又会发生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以达到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净化水质,恢复水体良性微生物环境,重建水体良好自然生态系统,使被污染水体的生态实现自然平衡,从而彻底治理水污染的目的。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首先用臭氧对被污染水体进行消毒、杀菌;接着用生物激活剂激活被污染水体中的有益微生物,降解被污染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用有效微生物群改善水质,营造水体良性的微生物环境。本专利技术的有效微生物群(EffectiveMicroorganisms)简称“EM”,有效微生物群是一种以酵母菌、乳酸菌、光合菌和放线菌为主的10个属的80余种有益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新型微生物制剂。生物激活剂投放总浓度为2-6mg/L,每五天至七天投放一次,连续投放4至6次。有效微生物群投放总浓度为1-3mg/L,每十天投放一次,连续投放10次,然后根据水质检测情况不定期地投放一年左右。所述的,被污染的水体用有效微生物群改善水质后,为了持续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更好地营造水体良性微生物环境,根据水质污染的程度和水域面积大小,在水下设置相应数量的净水石,使有益微生物安全迅速地生长繁殖,并且不断延续下去,直到污染清除。所述的,用净水石进行治理后,再根据水质的情况,利用各种不同的水生高等植物有针对性地进一步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净化水质,逐步恢复水体良性微生物环境。所述的,利用水生高等植物改善水质后,再根据水质的情况,利用各种不同习性的鱼类、螺蛳治理水质的富营养化和因为使用水生高等植物净化污水产生的二次污染。所述的,用臭氧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消毒、杀菌所使用的工具是水污染治理臭氧消毒船(其在专利申请号为200620139447.8的文件中有详细说明)或其它能产生臭氧的设施或装置。所述的,生物激活剂为Bio OxidatorTM(简称BO),其由台湾能邦科技顾问有限公司提供的以酶、维生素、氨基酸、尿素、腐植酸等为主要成分但不含微生物的水处理剂;当然也可以采用市场上现有的其它生物激活剂产品,如Nutra ComplexTM(NC)。所述的,净水石为微生物净水石,在专利申请号为200620139446.3的文件中有详细说明。所述的,所述的水生高等植物为宽叶香蒲、凤眼莲、黑藻、假马齿苋、水花生、大漂、浮萍、风车草或茭白,有针对性地进一步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净化水质,逐步恢复水体良性微生物环境,达到应用生态学原理重建水体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而保持良好水质的目的。所述的,所述的鱼类为各种淡水鱼、泥鳅或螺蛳,治理水质的富营养化和因为使用水生高等植物净化污水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以更好地恢复水体良性微生物环境,使被污染水体的生态实现自然的平衡,达到彻底治理水污染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技术可操作性强,实施方便,适用于江河湖泊及工厂化水污染治理;2、效果快速、显著且不造成二次污染;3、利用生态治理水污染,恢复了水体良性微生物环境,使被污染的水体达到生态的自然平衡,有利于日常水质的维护;4、治理成本相对较低,利于推广。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对被污染水体进行治理时,首先使用水污染治理臭氧消毒船产生的臭氧对被污染水体进行消毒、杀菌;然后用生物激活剂激活被污染水体中的有益微生物,降解被污染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将有效微生物群施入水体,以改善水质,进一步降解被污染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营造水体良性微生物环境。之后,根据水质、污染程度的不同和水域面积大小,在水下设置微生物净水石,使有益微生物安全迅速地生长繁殖,并且不断延续下去,以更好地营造水体良性微生物环境。在水质达到一定的改善后,根据水质的不同种植各种不同的水生高等植物,如宽叶香蒲、凤眼莲、黑藻、假马齿苋、水花生、大漂、浮萍、风车草、茭白等,以针对性地进一步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净化水质,逐步恢复水体良性微生物环境,实现应用生态学原理重建水体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而保持良好水质的目的。最后,再根据水生高等植物降解有机污染物,净化、改善后的水质情况,再根据水质的不同养殖不同习性的鱼类、螺蛳,治理水质的富营养化和因为使用水生高等植物净化污水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以更好地恢复水体良性微生物环境,使被污染水体的生态实现自然的平衡,达到彻底治理水污染的目的。以上技术步骤可根据水体污染和治理情况全部或部分实施。权利要求1.,首先用臭氧对被污染水体进行消毒、杀菌;接着用生物激活剂激活被污染水体中的有益微生物,降解被污染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用有效微生物群改善水质,营造水体良性的微生物环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被污染的水体用有效微生物群改善水质后,根据水质污染的程度和水域面积大小,在水下设置相应数量的净水石,使有益微生物安全迅速地生长繁殖。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用净水石进行治理后,再根据水质的情况,利用各种不同的水生高等植物有针对性地进一步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净化水质,逐步恢复水体良性微生物环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利用水生高等植物改善水质后,再根据水质的情况,利用各种不同习性的鱼类、螺蛳治理水质的富营养化和因为使用水生高等植物净化污水产生的二次污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用臭氧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消毒、杀菌所使用的工具是水污染治理臭氧消毒船或其它能产生臭氧的设施或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激活剂为一种包含酶、维生素、氨基酸、尿素、腐植酸成分但不含微生物的水处理剂。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水石为微生物净水石。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生高等植物为宽叶香蒲、凤眼莲、黑藻、假马齿苋、水花生、大漂、浮萍、风车草或茭白。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类为各种淡水鱼、泥鳅或螺蛳。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现在的各种治理法更适合的是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治理和水量不大的水域治理,无法恢复水体自然的良性生态系统。本专利技术首先用臭氧对被污染水体进行消毒、杀菌;接着用生物激活剂激活被污染水体中的有益微生物,降解被污染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用有效微生物群改善水质,营造水体良性的微生物环境。本专利技术利用生态治理水污染,恢复了水体良性微生物环境,使被污染的水体达到生态的自然平衡。文档编号C02F1/68GK101050043SQ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污染生态治理方法,首先用臭氧对被污染水体进行消毒、杀菌;接着用生物激活剂激活被污染水体中的有益微生物,降解被污染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用有效微生物群改善水质,营造水体良性的微生物环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胡法杨志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