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自动调节高低位置的生态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28619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1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能自动调节高低位置的生态浮床,包括浮床主体和水生植物,浮床主体的外围通过给水管进行固定,给水管两两之间通过连接弯头进行连接,在每一个连接弯头的外侧设有两边等距的角钢桩,且连接弯头在角钢桩内部随水位的升降而上下移动,浮床主体是由一个以上的浮床单体拼接组成,浮床单体为中间设有种植孔的正多边形,其中正多边形的边数为四、六或八,浮床单体的每个边的中间部分均设有一根连接柱,浮床单体两两之间通过连接锁片连接固定,上述连接锁片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可穿过连接柱的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得到的生态浮床能够随着水位的升高或降低自动上下移动,结构牢固且抗风能力强,净化水质的同时还能美化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河道、湖泊生态修复
,特别是一种能自动调节高低位置的生态浮床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也日益增多,相当一部分的城市内河已经成为纳污的最终场所。因此河水水质逐年变差,甚至到了发黑发臭的地步,严重影响城市的水环境。近些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治河行动,“消灭黑臭河”成为城市治污行动的第一口号。目前河道治理技术中较为先进和长效的当属“人工增氧+水生植物生态修复技术”。该技术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人工技术使河道水体恢复自净能力。生态浮床作为该技术的核心组成单元,在各个河道治理项目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的生态浮床固定方式比较单一,多为混凝土固定锚,用绳子和浮床连接固定。还有的就是用绳子固定在岸边。也有少部分通过打水泥桩或者镀锌圆管桩,然后用绳子固定的方式,这些方式共同的缺点就是浮床的高低不能随着水位变化而自动调节。河水水位升高,把浮床淹没,导致植物倒伏以及缺氧烂死。待水位恢复正常,需要补种植物,增加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能使生态系统维持稳定、降低维护成本的一种能自动调节高低位置的生态浮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能自动调节高低位置的生态浮床,包括浮床主体和水生植物,上述浮床主体的外围通过给水管进行固定,给水管两两之间通过连接弯头进行连接,在每一个连接弯头的外侧设有两边等距的角钢桩,且连接弯头在角钢桩内部随水位的升降而上下移动。上述浮床主体是由一个以上的浮床单体拼接组成,浮床单体为中间设有种植孔的正多边形,上述正多边形的边数为四、六或八,浮床单体的每个边的中间部分均设有一根连接柱,浮床单体两两之间通过连接锁片连接固定,上述连接锁片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可穿过连接柱的圆孔,在上述种植孔中安装有镂空结构的种植篮。所述角钢桩打入河底后露出河面的高度高于洪水线10厘米,且角钢桩打入河底深度大于等于河水常水位高度。本使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中,给水管的大小根据需要选取,而连接弯头则根据所选取的给水管大小进行确定,给水管和连接弯头选择PE材质,给水管和连接弯头之间采用胶水粘接方式连接。构成浮床主体的浮床单体选择PE材质,且尺寸为330 mm×330 mm×70mm,所述种植孔的孔径为155mm,所述连接柱的柱径为9mm,浮床单体可以通过连接锁片拼接成任意规则形状的浮床主体。所述种植篮采用PVC材质,且上口径为155mm,下口径为120mm,镂空结构部分的孔尺寸为10 mm×30mm。所述角钢桩采用10#镀锌钢材质,且角钢桩两边等距,同为100mm,厚度为10mm。上述设计使得工作时,浮床主体和给水管形成一体,为生态浮床,在浮力的作用下生态浮床漂浮在水面上,由于角钢桩的定位作用,生态浮床不能在水平方向产生位移,只能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这样就能使生态浮床随着河水水位自动调节高低位置。通常河会设有旱季水位、常水位和洪水位,而生态浮床一般处于常水位,生态浮床的高度位置上下范围为旱季水位与洪水位之间,使得生态浮床在水位上涨的时候不会被水淹没而造成植物倒状和腐烂。作为优选,所述种植篮内铺设有固定水生植物的轻质页岩陶粒,一方面轻质页岩陶粒可以用来代替种植土起到固定水生植物的作用,轻质页岩陶粒比重轻,可大大减小生态浮床整体的重量,使得生态浮床的抗风浪能力增强,另一方面,轻质页岩陶粒能够吸收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氮、磷等污染物,使得河水得到进一步的净化。本技术得到的一种能自动调节高低位置的生态浮床,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采用角钢桩固定生态浮床的方式从而取代传统的绳子或混凝土固定锚的固定方式,使得生态浮床能够随着水位的升降而上下移动;二、采用轻质页岩陶粒种植水生植物,可吸收河水中的部分污染物,去污效果好且稳定;三、采用连接锁片连接和轻质页岩陶粒的设计,使得生态浮床的总体质量轻,浮力大,加之角钢桩的固定,使得结构牢固,抗风浪能力更强;四、本技术得到的一种能自动调节高低位置的生态浮床在净化水质的同时还能够美化环境,并且日常维护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所提供的浮床单体之间连接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所提供的浮床单体的A-A面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能自动调节高低位置的生态浮床的俯视图;图4是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能自动调节高低位置的生态浮床的河内安装示意图。图中:浮床单体1、种植孔2、连接柱3、连接锁片4、给水管5、角钢桩6、浮床主体7、种植篮8、水生植物9、河底10、旱季水位11、常水位12、洪水位13、连接弯头14、圆孔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能自动调节高低位置的生态浮床,包括浮床主体7和水生植物9,上述浮床主体7的外围通过给水管5进行固定,给水管5两两之间通过连接弯头14进行连接,在每一个连接弯头14的外侧设有两边等距的角钢桩6,且连接弯头14在角钢桩6内部随水位的升降而上下移动。浮床主体7是由二十七个的浮床单体1拼接成长方形,其中浮床单体1为中间设有种植孔2的正八边形,浮床单体1的每个边的中间部分均设有一根连接柱3,浮床单体1两两之间通过连接锁片4连接固定,上述连接锁片4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可穿过连接柱3的圆孔15,在上述种植孔2中安装有镂空结构的种植篮8。所述角钢桩6打入河底10,且角钢桩6打入河底10的深度大于等于河水常水位12的高度,超过河底10水平面的角钢桩6的高度高于洪水位13十厘米。其中给水管5尺寸为DN40,给水管5和连接弯头14选择PE材质,给水管5和连接弯头14之间采用胶水粘接方式连接。构成浮床主体7的浮床单体1选择PE材质,且尺寸为330 mm×330 mm×70mm,所述种植孔2的孔径为155mm,所述连接柱3的柱径为9mm。所述种植篮8为PVC材质,且上口径为155mm,下口径为120mm,镂空结构部分的孔尺寸为10 mm×30mm。所述角钢桩6采用10#镀锌钢材质,且角钢桩6两边等距,同为100mm,厚度为10mm。上述设计使得工作时,浮床主体7和给水管5形成一体成为生态浮床,在浮力的作用下生态浮床漂浮在水面上,由于角钢桩6的定位作用,生态浮床不能在水平方向产生位移,只能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这样就能使生态浮床随着河水水位自动调节高低位置。通常河会设有旱季水位11、常水位12和洪水位13,而生态浮床一般处于常水位12,生态浮床的高度位置上下范围为旱季水位11与洪水位13之间,使得生态浮床在水位上涨的时候不会被水淹没而造成植物倒状和腐烂。同时,所述种植篮8内铺设有固定水生植物9的轻质页岩陶粒,一方面为了固定水生植物9,选择轻质页岩陶粒来代替种植土,并且轻质页岩陶粒比重轻,可大大减小生态浮床整体的重量,使得生态浮床的抗风浪能力增强,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净化河水,轻质页岩陶粒能够吸收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氮、磷等污染物。采用的角钢桩6固定方式和连接锁片4的连接方式,使得生态浮床总体结构更为牢固。本技术得到的一种能自动调节高低位置的生态浮床在净化水质的同时还能够美化环境,并且日常维护成本低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自动调节高低位置的生态浮床,包括浮床主体(7)和水生植物(9),其特征是:浮床主体(7)的外围通过给水管(5)进行固定,给水管(5)两两之间通过连接弯头(14)进行连接,在每一个连接弯头(14)外设有两边等距的角钢桩(6),且连接弯头(14)在角钢桩(6)内部随水位的升降而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自动调节高低位置的生态浮床,包括浮床主体(7)和水生植物(9),其特征是:浮床主体(7)的外围通过给水管(5)进行固定,给水管(5)两两之间通过连接弯头(14)进行连接,在每一个连接弯头(14)外设有两边等距的角钢桩(6),且连接弯头(14)在角钢桩(6)内部随水位的升降而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自动调节高低位置的生态浮床,其特征是:所述浮床主体(7)是由一个以上的浮床单体(1)拼接组成,浮床单体(1)为中间设有种植孔(2)的正多边形,上述正多边形的边数为四、六或八,浮床单体(1)每个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宽袁云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清天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