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蜈蚣草人工湿地处理含砷废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1936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蜈蚣草人工湿地处理含砷废水的方法。它利用超富集植物蜈蚣草种植于潜流湿地系统中治理含砷废水,并利用鹅卵石作为潜流湿地系统的填料,并在基质上面覆盖一定厚度的土壤,连续提取水体中的砷,直至水体砷含量达到国家相应的环境标准。它具有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转、低维持技术、低能耗、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修复进程不会破坏生态系统,并有助于改善土壤或水体因砷污染而引起的土壤或水体退化和生产力下降,恢复并提高土壤或水体生物多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理水体砷污染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超富集植 物蜈蚣草设计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含砷废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几种常用的处理含砷废水方法主要有沉淀、絮凝、过滤、 吸附、氧化、膜分离和生物法等,这些方法用于处理小流量、高浓度含砷 废水效率很好,然而对于处理大流量、低浓度含砷废水,这些方法虽有一 定的效率,但成本高、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目前常用的处理含砷废水方法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蜈 蚣草人工湿地处理含砷废水的方法,它具有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转、低 维持技术、低能耗等优点,更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潜流湿地系统、蜈 蚣草及填料,利用超富集植物蜈蚣草种植于潜流湿地系统中治理含砷废水, 并利用鹅卵石作为潜流湿地系统的填料,并在基质上面覆盖一定厚度的土 壤,连续提取水体中的砷。连续定期收割地上部,即可进行连续提取,直 至水体砷含量达环境安全标准。具体实施方式利用超富集植物蜈蚣草构成潜流湿地系统,用于治理含砷废水,并利用 鹅卵石作为潜流湿地系统的填料,并在基质上面覆盖一定厚度的土壤,连 续提取水体中的砷,直至水体砷含量达到国家相应的环境标准。 在实验过程中,采用蜈蚣草人工湿地系统对含As废水处理的效果进行研究, 选择陶粒和鹅卵石两种基质,研发出一套基于蜈蚣草的适合于含As废水处理的蜈蚣草人工湿地系统。实验结果显示当进水的含砷浓度为0.25-1 mg/L时,该系统对溶液中As去除率可达到64. 79% _ 80.32%。同时,该系 统对C0D、 NH4+_N、 TP的也有一定的去除效率。权利要求1、,它包括潜流湿地系统、蜈蚣草及填料,其方法流程是将植物蜈蚣草种植于潜流湿地系统中,并利用鹅卵石作为潜流湿地系统的填料,并在基质上面覆盖一定厚度的土壤,连续提取水体中的砷。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用蜈蚣草构造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含砷废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它利用超富集植物蜈蚣草种植于潜流湿地系统中治理含砷废水,并利用鹅卵石作为潜流湿地系统的填料,并在基质上面覆盖一定厚度的土壤,连续提取水体中的砷,直至水体砷含量达到国家相应的环境标准。它具有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转、低维持技术、低能耗、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修复进程不会破坏生态系统,并有助于改善土壤或水体因砷污染而引起的土壤或水体退化和生产力下降,恢复并提高土壤或水体生物多样性。文档编号C02F3/00GK101254974SQ20081003078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1日专利技术者孙桂琴, 查红平, 董瑞斌 申请人:南昌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蜈蚣草人工湿地处理含砷废水的方法,它包括潜流湿地系统、蜈蚣草及填料,其方法流程是:将植物蜈蚣草种植于潜流湿地系统中,并利用鹅卵石作为潜流湿地系统的填料,并在基质上面覆盖一定厚度的土壤,连续提取水体中的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瑞斌孙桂琴查红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