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中旋钻挖机用的施工平台,为旋钻挖机提供作业条件。它包括用于设在坑底形成支撑的基座、两个分别由多个贝雷片拼接而成的贝雷梁以及用于形成旋钻挖机行驶通道的轨道,两个所述贝雷梁并列且均沿分别横向延伸地设在所述基座上,且两个所述贝雷梁之间还通过若干贝雷片连接,所述轨道包括分别铺设在两个所述贝雷梁上的钢板,两个所述钢板的间距对应于旋钻挖机左右轮的间距。该施工平台还包括滑靴行走系统,所述滑靴行走系统设置在所述贝雷梁和所述基座之间以使所述贝雷梁可沿纵向相对所述基座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基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坑中旋钻挖机用的施工平台。
技术介绍
某些地铁站尤其是换乘站在开挖时,基坑地下水位较高。如,永定门外站为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与14号线永定门外站的换乘站,基坑地下水位以上约21.32m。水位线以上可采用常规的土方开挖,水位线以下必须采取水下开挖方式,否则降水工程量大,并且降水工程会对周围建筑物产生破坏,因此需要搭设一个可以移动的平台来实现水下开挖。由于地铁站采取水下开挖方式以及水下混凝土封底的止水方案的基坑开挖形式,且地质较密实,常规设备均无法有效完成这种工况的施工内容。旋挖钻机拥有开挖能力但是没有作业空间与作业条件,因此设计基坑中旋挖钻机用的施工平台,可为旋挖钻机提供作业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基坑中旋钻挖机用的施工平台,为旋钻挖机提供作业条件。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坑中旋钻挖机用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在坑底形成支撑的基座、两个分别由多个贝雷片拼接而成的的贝雷梁以及用于形成旋钻挖机行驶通道的轨道,两个所述贝雷梁并列且均沿分别横向延伸地设在所述基座上,且两个所述贝雷梁之间还通过若干贝雷片连接,所述轨道包括分别铺设在两个所述贝雷梁上的钢板,两个所述钢板的间距对应于旋钻挖机左右轮的间距。优选地,该施工平台还包括滑靴行走系统,所述滑靴行走系统设置在所述贝雷梁和所述基座之间以使所述贝雷梁可沿纵向相对所述基座滑动。更优选地,所述滑靴行走系统包括设在所述基座上的沿纵向延伸的导轨、分别与所述导轨相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动座和第二滑动座,其中一个所述贝雷梁固定设在所述第一滑动座上,另一个所述贝雷梁固定设在所述第二滑动座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座、第二滑动座的底部分别设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板并通过所述聚四氟乙烯板和所述导轨相滑动接触。进一步地,所述滑靴行走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动座及第二滑动座沿导轨纵向滑动的液压驱动机构。更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动座和第二滑动座滑动的液压千斤顶、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爬行轨道,所述液压千斤顶具有爬头,所述爬头上开设有与爬行轨道相配合的槽,所述爬头套设在所述爬行轨道上。优选地,所述贝雷梁包括多个沿横向依次连接的贝雷架,各所述贝雷架包括多个沿纵向相互层叠并连接的所述贝雷片。更优选地,所述贝雷梁还包括多个沿纵向延伸的联板,各所述联板和对应的贝雷架的各所述贝雷片分别连接。优选地,所述贝雷梁上的钢板的上表面焊接有多个钢筋,多个钢筋沿横向间隔配列。优选地,所述基座包括预埋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cm的钢板。本技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贝雷片拼接构成的贝雷梁作为施工平台的主体,在其上铺设钢板用于承接旋钻挖机的左右轮,而且在两个拼装好的贝雷梁之间采用贝雷片连接保证了施工平台的整体性,为旋钻挖机在地铁基坑中施工提供了一种搭建方便、牢固性好的施工平台。附图说明附图1为基坑中的施工平台的俯视图;附图2为基坑中的施工平台的侧视图;附图3为附图2中A-A向的剖视图;附图4为附图3中B-B向的剖视图;附图5为附图3中C-C向的剖视图。图中标号为:1、基座;2、贝雷梁;20、贝雷架;200、贝雷片;21、联板;3、轨道;4、导轨;5a、第一滑动座;5b、第二滑动座;51、聚四氟乙烯板;52、连接销轴;53、连接杆;6、液压驱动机构;60、爬行轨道;61、液压千斤顶;62、爬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中提及的横向、纵向是根据本领域人员的惯常观察视角及为了叙述方便而定义的,不限定具体的方向,如,分别对应于附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附图1-5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基坑中旋钻挖机用的施工平台,特别是一种地铁基坑中旋钻挖机用的施工平台。其中,旋挖钻机是一种适合建筑基础工程中成孔作业的施工机械,主要适于砂土、粘性土、粉质土等土层施工,在灌注桩、连续墙、基础加固等多种地基基础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地铁基坑中主要是利用旋挖钻将密实的土体搅松,方便泵将土体和水的混合物吸出。参照附图1-5所示,一种基坑中旋钻挖机用的施工平台,包括用于设在坑底形成支承的基座1、两个分别由多个贝雷片200拼接而成的的贝雷梁2以及用于形成旋钻挖机行驶通道的轨道3。基座1的部分预埋在坑底中,本实施例中的基座1包括预埋在坑底中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cm的钢板。两个贝雷梁2设在基座1上分别沿横向延伸,且并列设置。贝雷梁2是由多个贝雷架20沿横向依次连接构成的桁梁,贝雷架20之间多以花窗为连接构件,用螺栓固定。贝雷架20,是已形成的一定单元的钢架,可以用它拼接组装成很多构件、设备。贝雷架20长宽尺寸一般为3m×1.5m。具体地,各贝雷架20包括多个沿纵向相互层叠并连接的贝雷片200。具有架设迅速,机动性强的优点,贝雷梁2方便快捷,为施工提供便道,增加施工的快捷与方便。两个贝雷梁2之间还通过若干贝雷片200连接,连接保证平台的整体性,两个贝雷梁2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旋挖钻机两个履带之间的距离。各贝雷梁2还包括多个沿纵向延伸的联板21,同一个贝雷梁2上的多个联板21沿横向间隔排列并分别和对应的贝雷架20的各贝雷片200分别连接,增加贝雷架20的整体抗扭性能。轨道3包括两个分别对应铺设在上述两个贝雷梁2上的钢板,钢板采用满焊的方式固定连接贝雷梁2上,用于供旋钻挖机的两个履带行走。且在钢板的上表面上焊接多个钢筋以提高履带行走时与轨道3之间的摩擦力,多个钢筋沿横向间隔排列。贝雷梁2和其上的轨道3沿着基坑宽度方向(即,横向)放置,旋挖钻机在轨道3上可以沿着宽度方向进行工作,而为了使旋挖钻机沿着基坑纵向工作,该施工平台还包括滑靴行走系统,在贝雷梁2下方安装滑靴行走系统来实现沿着基坑纵向的移动。参照附图3-5所示,上述的贝雷梁2可沿纵向滑动地设置在基座1上,滑靴行走系统设置在贝雷梁2和基座1之间以使贝雷梁2可沿纵向相对基座1滑动。滑靴行走系统包括设在基座1上的沿纵向延伸的导轨4、分别与导轨4相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动座5a和第二滑动座5b,其中一个贝雷梁2固定设在所述第一滑动座5a上,另一个贝雷梁2固定设在第二滑动座5b上。具体地,导轨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基座1的预埋钢板上,第一滑动座5a、第二滑动座5b的底部分别设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板52并通过所述聚四氟乙烯板52和所述导轨4相滑动接触,两个贝雷梁2通过螺栓组件分别固定在第一滑动座5a、第二滑动座5b上。滑靴行走系统还包括液压驱动机构6,用于驱动第一滑动座5a和第二滑动座5b沿导轨4滑动,主要由液压千斤顶61、上爬头、下爬头、液压控制站、支座、爬行轨道60等组成,支座及锚固螺栓对爬行轨道60进行固定,操作电磁阀,收缩活塞杆,使液压千斤顶61带动贝雷桁架前进,连续操作千斤顶实现桁架带动重物连续爬行。具体地,液压千斤顶61通过连接杆53和第一滑动座5a固定连接,第一滑动座5a通过连接销轴52和第二滑动座5b固定连接,使得液压千斤顶61在其活塞杆伸缩时,第一滑动座5a和第二滑动座5b可随其相应滑动。爬行轨道60固定设置在导轨4的其中一端部,用于支承安装液压驱动机构6。液压千斤顶61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坑中旋钻挖机用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在坑底形成支撑的基座、两个分别由多个贝雷片拼接而成的贝雷梁以及用于形成旋钻挖机行驶通道的轨道,两个所述贝雷梁并列且均沿分别横向延伸地设在所述基座上,且两个所述贝雷梁之间还通过若干贝雷片连接,所述轨道包括分别铺设在两个所述贝雷梁上的钢板,两个所述钢板的间距对应于旋钻挖机左右轮的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中旋钻挖机用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在坑底形成支撑的基座、两个分别由多个贝雷片拼接而成的贝雷梁以及用于形成旋钻挖机行驶通道的轨道,两个所述贝雷梁并列且均沿分别横向延伸地设在所述基座上,且两个所述贝雷梁之间还通过若干贝雷片连接,所述轨道包括分别铺设在两个所述贝雷梁上的钢板,两个所述钢板的间距对应于旋钻挖机左右轮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该施工平台还包括滑靴行走系统,所述滑靴行走系统设置在所述贝雷梁和所述基座之间以使所述贝雷梁可沿纵向相对所述基座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靴行走系统包括设在所述基座上的沿纵向延伸的导轨、分别与所述导轨相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动座和第二滑动座,其中一个所述贝雷梁固定设在所述第一滑动座上,另一个所述贝雷梁固定设在所述第二滑动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座、第二滑动座的底部分别设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板并通过所述聚四氟乙烯板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俊华,任军,李辉,张真,冷学岩,李仁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