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孔聚酰亚胺负极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电芯。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及能源消耗等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行业得到全年世界的普遍关注。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具有环境友好、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价格适宜等优点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在数码、储能、通信、电动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电动汽车领域,以每年50%的增长速率在推广。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一般为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锰铁锂、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等电化学氧化还原电位较高的含锂化合物,负极一般使用碳材料,如石墨、硬炭、软炭等。然而,碳材料的克容量较低,使得电池的能量密度几乎达到极限。且循环过程中随着SEI膜的不断破损和修复,以及溶剂分子的共嵌入等原因,造成电池容量衰减较快。新型负极材料如硅类负极、锡负极等虽然具有较高的克容量,但依然无法避免循环衰减问题。同时,现有的锂离子电池中都包含有隔膜,传统的隔膜厚度较厚,占据了大量的体积,间接的影响的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并且在电池组装置需要将正负极进行隔离,较为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孔聚酰亚胺负极高能量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孔聚酰亚胺负极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电芯,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涂覆于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的多孔聚酰亚胺负极层(3)、涂覆于所述多孔聚酰亚胺负极层表面的多孔陶瓷层(4);所述多孔聚酰亚胺负极层的孔隙率为5‑20%,孔径为5‑50微米;所述正极与负极交错叠层或者卷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聚酰亚胺负极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电芯,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涂覆于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的多孔聚酰亚胺负极层(3)、涂覆于所述多孔聚酰亚胺负极层表面的多孔陶瓷层(4);所述多孔聚酰亚胺负极层的孔隙率为5-20%,孔径为5-50微米;所述正极与负极交错叠层或者卷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聚酰亚胺负极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为铜箔(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聚酰亚胺负极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为表面涂覆有导电涂层(2)的铜箔(1)。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多孔聚酰亚胺负极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箔的厚度为8-12微米。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孔聚酰亚胺负极高能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涛,任宁,孙延先,常林荣,陈单,常福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