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有室内监控的智能行车记录仪。
技术介绍
目前,行车记录仪已经成为汽车的必须配置,可以有效防止碰瓷以及规避可能造成的自身损失,为交通事故等提供有力的证据;但目前行车记录仪功能比较单一,不能支持无线通信、不能智能化控制,因此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设有室内监控的智能行车记录仪。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设有室内监控的智能行车记录仪,包括有记录仪本体,所述记录仪本体靠近前挡风玻璃的一侧为斜面,所述记录仪本体内设有电路腔、电池腔、通信腔;所述电路腔内设有智能电路,所述智能电路包括有主控器以及分别与主控器信号连接的行车记录系统、触摸显示屏、通信装置;所述触摸显示屏设于记录仪本体远离前挡风玻璃的一侧;所述行车记录系统包括有存储器以及行车摄像头,所述行车摄像头设于记录仪本体靠近前挡风玻璃的一侧;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有天线,所述天线设于通信腔内,所述电池腔内设有电池,所述电池用于给智能电路供电。其中,所述天线包括有包括有矩形的PCB反射板,所述PCB反射板上设有微带天线;所述微带天线包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有室内监控的智能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记录仪本体(1),所述记录仪本体(1)靠近前挡风玻璃的一侧为斜面,所述记录仪本体(1)内设有电路腔(4)、电池腔(6)、通信腔(5);所述电路腔(4)内设有智能电路,所述智能电路包括有主控器以及分别与主控器信号连接的行车记录系统、触摸显示屏(3)、通信装置;所述触摸显示屏(3)设于记录仪本体(1)远离前挡风玻璃的一侧;所述行车记录系统包括有存储器以及行车摄像头(2),所述行车摄像头(2)设于记录仪本体(1)靠近前挡风玻璃的一侧;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有天线,所述天线设于通信腔(5)内,所述电池腔(6)内设有电池,所述电池用于给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室内监控的智能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记录仪本体(1),所述记录仪本体(1)靠近前挡风玻璃的一侧为斜面,所述记录仪本体(1)内设有电路腔(4)、电池腔(6)、通信腔(5);所述电路腔(4)内设有智能电路,所述智能电路包括有主控器以及分别与主控器信号连接的行车记录系统、触摸显示屏(3)、通信装置;所述触摸显示屏(3)设于记录仪本体(1)远离前挡风玻璃的一侧;所述行车记录系统包括有存储器以及行车摄像头(2),所述行车摄像头(2)设于记录仪本体(1)靠近前挡风玻璃的一侧;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有天线,所述天线设于通信腔(5)内,所述电池腔(6)内设有电池,所述电池用于给智能电路供电;还包括有用于监控车内情况的室内摄像头(7),所述室内摄像头(7)与主控器信号连接,所述室内摄像头(7)设于记录仪本体(1)下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室内监控的智能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有包括有矩形的PCB反射板(G1),所述PCB反射板(G1)上设有微带天线;所述微带天线包括有上下对称、形状相同的第一微带单元以及第二微带单元;所述第一微带单元及第二微带单元均包括有第一微带线(G61)、从第一微带线(G61)向PCB反射板(G1)中心延伸出的第二微带线(G62)、从第二微带线(G62)向PCB反射板(G1)中心延伸出的第三微带线(G63);所述第一微带线(G61)的一端、第二微带线(G62)的一端、第三微带线(G63)的一端三者对齐,所述第一微带线(G61)的另一端、第二微带线(G62)的另一端、第三微带线(G63)的另一端三者呈阶梯状;所述第三微带线(G63)向PCB反射板(G1)中心延伸出有多个拱桥形辐射环臂(G65);每个辐射环臂(G65)内均设有一端为弧形另一端为矩形的去耦开窗(G6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