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过压卧式砂磨机,包括机身、筒体和控制箱,所述机身外表面上还固定安装有输料泵和供水器,所述筒体横置固定安装在机身上部,所述筒体和机身连接处设有机封装置,所述筒体内部设有内壳,所述内壳与筒体之间有间隙,所述筒体外表面上部设有出水口和进料口,所述输料泵出口端通过输料管连接进料口,所述筒体外表面下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料口贯穿至内壳内部,所述筒体右端密封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中心处设有出料口,所述机身内部上方固定有减速箱,所述减速箱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皮带连接减速箱,所述内壳内部设有分散装置,所述分散装置右端设有分离筛,所述筒体外部上表面设有溢流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砂磨机,具体为一种防过压卧式砂磨机,属于化工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砂磨机是目前物料适应性最广、最为先进、效率最高的研磨设备,研磨腔最为狭窄,拨杆间隙最小,研磨能量最密集,配合高性能的冷却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物料连续加工连续出料,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因其优良的生产特性,所以应用十分广泛,砂磨机对密闭性能要求较高,因此需要良好的控压系统,但是目前的砂磨机设备在压力检测到得到响应作出动作时间较长,导致不能及时对筒体内部进行泄压,对设备密封处产生高压破坏,影响密闭性能,严重时会影响生产质量及效率,并且主轴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温度较高,造成高压高温环境对主轴寿命有所降低,造成砂磨机易损件增多,维修费用增高,破坏生产连续性。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防过压卧式砂磨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过压卧式砂磨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防过压卧式砂磨机,包括机身、筒体和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固定在机身外表面上,所述机身外表面上还固定安装有输料泵和供水器,所述筒体横置固定安装在机身上部,所述筒体和机身连接处设有机封装置,所述筒体内部设有内壳,所述内壳与筒体之间有间隙,所述筒体外表面上部设有出水口和进料口,所述输料泵出口端通过输料管连接进料口,所述筒体外表面下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水管连接供水器出水端,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内壳和筒体之间的间隙,所述进料口贯穿至内壳内部,所述筒体右端密封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中心处设有出料口,所述机身内部上方固定有减速箱,所述减速箱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皮带连接减速箱,所述内壳内部设有分散装置,所述分散装置
右端设有分离筛,所述筒体外部上表面设有溢流管。进一步的,所述溢流管左端通过三通管连接在进料口上方的输料管处,三通管与进料口之间设有压力计,所述溢流管右端贯穿筒体和内壳连通内壳内部,且开口处位于分离筛正上方,开口处位于内壳内表面处设有滤网层,开口处位于筒体外表面处设有溢流阀。进一步的,所述分散装置由分散旋叶和主轴组成,所述分散旋叶为弧形片状结构,所述分散旋叶套接固定在主轴上,所述主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箱,所述主轴左端穿过机封装置中心处,且与机封装置密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通过导线分别连接输料泵、供水器和电机。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采用分散旋叶代替分散盘,降低主轴负载,增加使用寿命,在筒体上设置溢流管,当内壳内部压力过大,溢流阀打开,进行泄压,由溢流管将多余液体输送至进料口,不需要作出响应时间,及时泄压,保护筒体内部密闭性能,防止压力过大导致主轴受损,提高物料研磨程度,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设备维护频次和维护成本,提高生产连续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防过压卧式砂磨机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防过压卧式砂磨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防过压卧式砂磨机的分散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身;2、输料泵;3、供水器;4、进水口;5、出料口;6、端盖;7、溢流管;8、筒体;9、出水口;10、压力计;11、机封装置;12、控制箱;13、分离筛;14、内壳;15、分散装置;16、联轴器;17、减速箱;18、电机;19、进料口;20、主轴;21、分散旋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防过压卧式砂磨机,包括机身1、筒体8和控制箱12,所述控制箱
12固定在机身1外表面上,所述机身1外表面上还固定安装有输料泵2和供水器3,所述筒体8横置固定安装在机身1上部,所述筒体8和机身1连接处设有机封装置11,所述筒体8内部设有内壳14,所述内壳14与筒体8之间有间隙,所述筒体8外表面上部设有出水口9和进料口19,所述输料泵2出口端通过输料管连接进料口19,所述筒体8外表面下部设有进水口4,所述进水口4通过水管连接供水器3出水端,所述进水口4和出水口9连通内壳14和筒体8之间的间隙,所述进料口19贯穿至内壳14内部,所述筒体8右端密封连接有端盖6,所述端盖6中心处设有出料口5,所述机身1内部上方固定有减速箱17,所述减速箱17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通过皮带连接减速箱17,所述内壳14内部设有分散装置15,所述分散装置15右端设有分离筛13,所述筒体8外部上表面设有溢流管7。所述溢流管7左端通过三通管连接在进料口19上方的输料管处,三通管与进料口19之间设有压力计10,所述溢流管7右端贯穿筒体8和内壳14连通内壳14内部,且开口处位于分离筛13正上方,开口处位于内壳14内表面处设有滤网层,开口处位于筒体8外表面处设有溢流阀,所述分散装置15由分散旋叶21和主轴20组成,所述分散旋叶21为弧形片状结构,所述分散旋叶21套接固定在主轴20上,所述主轴20通过联轴器16连接减速箱17,所述主轴20左端穿过机封装置11中心处,且与机封装置11密封连接,所述控制箱12通过导线分别连接输料泵2、供水器3和电机1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一种防过压卧式砂磨机工作流程为:通过电机18带动分散装置15高速转动,输料泵2将物料输送至内壳14内部与研磨介质之间产生剪力,从而达到分散的效果,供水器3循环供水对筒体内部进行冷却降温,保护设备正常运转,当内壳内的压力过大,溢流阀打开溢流管7泄压,研磨好的物料从分离筛13分离,从出料口15流出。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过压卧式砂磨机,包括机身、筒体和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固定在机身外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外表面上还固定安装有输料泵和供水器,所述筒体横置固定安装在机身上部,所述筒体和机身连接处设有机封装置,所述筒体内部设有内壳,所述内壳与筒体之间有间隙,所述筒体外表面上部设有出水口和进料口,所述输料泵出口端通过输料管连接进料口,所述筒体外表面下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水管连接供水器出水端,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内壳和筒体之间的间隙,所述进料口贯穿至内壳内部,所述筒体右端密封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中心处设有出料口,所述机身内部上方固定有减速箱,所述减速箱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皮带连接减速箱,所述内壳内部设有分散装置,所述分散装置右端设有分离筛,所述筒体外部上表面设有溢流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过压卧式砂磨机,包括机身、筒体和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固定在机身外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外表面上还固定安装有输料泵和供水器,所述筒体横置固定安装在机身上部,所述筒体和机身连接处设有机封装置,所述筒体内部设有内壳,所述内壳与筒体之间有间隙,所述筒体外表面上部设有出水口和进料口,所述输料泵出口端通过输料管连接进料口,所述筒体外表面下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水管连接供水器出水端,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内壳和筒体之间的间隙,所述进料口贯穿至内壳内部,所述筒体右端密封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中心处设有出料口,所述机身内部上方固定有减速箱,所述减速箱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皮带连接减速箱,所述内壳内部设有分散装置,所述分散装置右端设有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科润节能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