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纤维状镍粉和氧化亚镍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2810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纤维状镍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可溶性镍盐溶液与按化学计量的复合沉淀剂溶液经加料装置以一定加料方式加入反应器中,在Ni↑[2+]-NH↓[3]-NH↓[4]↑[+]-SG↑[n-]-C↓[2]O↓[4]↑[2-]-H↓[2]O(SG↑[n-]代表酸根Cl↑[-],SO↓[4]↑[2-],CH↓[3]COO↑[-]或者NO↓[3]↑[-])体系中进行复合沉淀转化,控制温度为55~85℃,PH为7.0~9.0,料液中初始Ni↑[2+]浓度为0.4~1.2mol/l;然后将反应完成后获得的复合沉淀物经过洗涤、过滤和干燥即为镍粉的前驱体;紧接着将镍粉的前驱体置于PID调节的电炉中,控制温度为350~650℃,在非氧化性气氛调控下进行热分解,将热分解完成后的镍粉随即进行冷却和表面防氧化处理,得到纤维状镍粉。(*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纤维状镍粉与氧化亚镍粉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种粉体功能材料的制备工艺,尤其是纤维状镍粉与氧化亚镍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特种镍粉由于具有极大的体积效应、表面效应和形貌特征,在催化剂、电池材料、导电浆料、电磁波吸收材料、微孔过滤器材料、粉末冶金等领域显示出许多特异功能。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越来越受到关注,其用途广阔,需求量大。目前使用的特种镍粉主要采用羰基法生产。该方法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羰基镍易燃、易爆,有毒、污染环境,过程控制复杂,且产品粒度只能达到微米级,应用范围受限。日本专利JP64-28309中虽公开了一种制备针状或纤维状镍粉的方法,但该方法的前驱体合成是在高压釜中进行,其处理量有限,而且要求高温高压,成本高,操作复杂。氧化亚镍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重要无机材料,它被广泛应用在催化剂材料、电池材料、磁性材料、电子材料、玻璃、搪瓷、陶瓷材料等方面。目前国内外氧化亚镍粉末的制备方法一般是用镍的碳酸盐、硝酸盐或氢氧化物为原料,经煅烧而得,也有以氯化镍为原料,加入草酸铵生成草酸镍沉淀,再在空气中煅烧而得;这些方法得到的产品中杂质含量较高,粒度粗,又无纤维状形貌特征。此外,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纤维状镍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可溶性镍盐溶液与按化学计量的复合沉淀剂溶液经加料装置以一定加料方式加入反应器中,在Ni2+-NH3-NH4+-SGn--C2O42--H2O(SGn-代表酸根Cl-,SO42-,CH3COO-或者NO3-)体系中进行复合沉淀转化,控制温度为55~85℃,PH为7.0~9.0,料液中初始Ni2+浓度为0.4~1.2mol/l;然后将反应完成后获得的复合沉淀物经过洗涤、过滤和干燥即为镍粉的前驱体;紧接着将镍粉的前驱体置于PID调节的电炉中,控制温度为350~650℃,在非氧化性气氛调控下进行热分解,将热分解完成后的镍粉随即进行冷却和表面防氧化处理,得到纤维状镍粉。2.纤维状氧化亚镍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可溶性镍盐溶液与按化学计量的复合沉淀剂溶液经加料装置以一定加料方式加入反应器中,在Ni2+-NH3-NH4+-SGn--C2O42--H2O(SGn-代表酸根Cl-,SO42-,CH3COO-或者NO3-)体系中进行复合沉淀转化,控制温度为55~85℃,PH为7.0~9.0,料液中初始Ni2+浓度为0.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福邬建辉湛菁黎昌俊吴琳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