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加热回流消解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8049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01:44
一种智能加热回流消解仪,包括锥形瓶和冷凝管,还包括支架,在支架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腔,所述的加热腔内安装有多个加热器,在加热器上覆装有黑晶面板,所述的黑晶面板上设置有与加热器相对应的多个置杯区,所述的锥形瓶放置在置杯区上;所述的支架上方设置有冷却腔,所述的冷凝管穿设于冷却腔,其下端与对应的锥形瓶瓶口相连;还包括与加热器相连的控制板,通过控制板分别控制各个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加热面板耐腐蚀易清洁,并且能多通道独立恒温和独立开关,而且能对各通道过程数据进行历史记录,实现全过程自动监控,多通道的一致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与水质化学需氧量测试分析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水质化学需氧量测试中的智能加热回流消解装置。
技术介绍
加热回流消解装置广泛应用于水质化学需氧量测试的前处理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多通道同时监测,且两小时内要保持恒温,对各通道之间的温度一致性要求较高。现有技术中,多采用电炉丝加玻璃面板或不锈钢面板加热烧杯,由于只有一个加热器,在玻璃面板上放多个烧杯时温度很不均匀,影响测试结果,而不锈钢面板温度比较均匀,但不耐腐蚀,寿命短。也有采用石墨多孔加热,但孔式结构不方便清洁。同时这些装置的控制系统智能化程度比较低,有的只能调功率,不能恒温;能恒温的但过程数据无记录,无法实现全过程自动监控。中国专利局于2015年3月19日公开的,专利号为“201520156844.5”的“一种可批量操作且稳定性强的COD回流装置”,它是由实验台、冷凝管固定架、可调电炉、磨口回流锥形瓶、冷凝管、硅胶管和烧杯组成 ,多个可调电炉置于实验台上,各可调电炉上放置磨口回流锥形瓶,冷凝管为球形冷凝管,冷凝管固定在冷凝管固定架上,冷凝管的下端与磨口回流锥形瓶相连,冷凝管之间通过硅胶管相通,冷凝管上端覆盖烧杯。这种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2/174851.html" title="智能加热回流消解仪原文来自X技术">智能加热回流消解仪</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加热回流消解仪,包括锥形瓶(4)和冷凝管(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1),在支架(1)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腔(2),所述的加热腔(2)内安装有多个加热器(8),在加热器(8)上覆装有黑晶面板(10),所述的黑晶面板(10)上设置有与加热器(8)相对应的多个置杯区,所述的锥形瓶(4)放置在置杯区上;所述的支架(1)上方设置有冷却腔(3),所述的冷凝管(5)穿设于冷却腔(3),其下端与对应的锥形瓶(4)瓶口相连;还包括与加热器(8)相连的控制板,通过控制板分别控制各个加热器(8)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加热回流消解仪,包括锥形瓶(4)和冷凝管(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1),在支架(1)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腔(2),所述的加热腔(2)内安装有多个加热器(8),在加热器(8)上覆装有黑晶面板(10),所述的黑晶面板(10)上设置有与加热器(8)相对应的多个置杯区,所述的锥形瓶(4)放置在置杯区上;所述的支架(1)上方设置有冷却腔(3),所述的冷凝管(5)穿设于冷却腔(3),其下端与对应的锥形瓶(4)瓶口相连;还包括与加热器(8)相连的控制板,通过控制板分别控制各个加热器(8)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加热回流消解仪,其特征在于冷却腔(3)的背面设置有冷却风扇,在冷却腔(3)的侧壁开设有散热孔(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加热回流消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威龙郑东挺孙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机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华展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