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耀全专利>正文

一种升降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7955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桌,包括桌架、固定桌板以及升降桌板,所述升降桌板与桌架之间设有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包括剪叉机构和动力机构,其中,所述剪叉机构由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交叉铰接而成,所述第一转臂的下端与桌架铰接,上端通过第一直线滑动结构与升降桌板连接;所述第二转臂的下端通过第二直线滑动结构与桌架连接,上端与升降桌板铰接;所述动力机构为可输出直线运动的直线式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转臂的下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升降桌可以通过升降来调整高度,使得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坐姿或站姿来观看和操作电脑,避免长时间处于坐姿状态而带来的健康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桌子,具体涉及一种可升降的桌子。
技术介绍
当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脑,尤其对于使用电脑进行办公的办公室职员来说,每天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需要面对电脑。现有的办公桌的高度固定,办公人员通常通过调整座椅的高度来调节自身眼睛与电脑显示屏之间的高度关系,使自己的颈部处于比较舒适的姿态。但是,人体长时间处于坐姿不仅会使人感到疲惫,而且还会带来诸如脊椎病等方面的健康问题,所以人们希望每隔一定时间站立起来,通过改变姿态来缓解疲劳以及防止由于长期坐姿而带来的健康问题。然而,由于放置电脑显示屏的桌子高度不变,当人们站立起来后,操作电脑以及观看显示屏都比较困难且不舒适,使得人们难以以站立的姿态进行办公,只能站立休息片刻又要继续坐下办公,不利于人们的健康,也不能自由地选择办公的姿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升降桌,该升降桌可以通过升降来调整高度,使得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坐姿或站姿来观看和操作电脑,避免长时间处于坐姿状态而带来的健康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升降桌,包括桌架以及固定桌板,还包括升降桌板,该升降桌板与桌架之间设有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包括剪叉机构和动力机构,其中,所述剪叉机构由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交叉铰接而成,所述第一转臂的下端与桌架铰接,
上端通过第一直线滑动结构与升降桌板连接;所述第二转臂的下端通过第二直线滑动结构与桌架连接,上端与升降桌板铰接;所述动力机构为可输出直线运动的直线式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转臂的下端连接。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桌板上设有用于容纳升降桌板的嵌入空间,所述固定桌板在与嵌入空间对应的边沿处设有挡片,该挡片通过转轴设置于固定桌板的下侧,且所述转轴上设有扭簧;当升降桌板处于升起状态时,所述挡片在扭簧的作用下向上转动阻挡于固定桌板的边沿处,当升降桌板处于下降状态时,所述挡片由升降桌板压紧在升降桌板的下侧。上述优选方案中,通过设置与升降桌板相匹配的嵌入空间,使得升降桌板在下降状态时能够与固定桌板组合在一起形成平整的桌面;设置所述挡片的作用在于,当升降桌板升起后,由于有该挡片阻挡在固定桌板中与嵌入空间对应的边沿处,使得固定桌板上的笔等物件不会滚动掉落到嵌入空间中,并且利用扭簧的弹力以及升降桌板下降时的动力实现挡片的自动弹起和压下,结构巧妙,无需人工操作。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升降桌板在与固定桌板对应的边沿部位设有缓冲块,该缓冲块可以由pu(聚氨酯)、橡胶等具有缓冲效果的材料制成,其作用在于当升降桌板下降到嵌入空间时,防止意外夹伤人手。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剪叉机构为两组,该两组剪叉机构沿着第一直线滑动结构或第二直线滑动结构的滑动方向的垂直方向排列设置。这样能够为升降桌板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使得升降桌板的使用更加可靠。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升降桌板的底面上设有用于与剪叉机构连接的连接座,该连接座的一端与第二转臂的上端铰接,该连接座的另一端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转臂的上端设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动轴,该滑动
轴与所述滑槽构成所述的第一直线滑动结构。通过上述结构,便于剪叉机构中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与升降桌板的连接。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两组剪叉机构中的两个第一转臂的下端通过转动轴与桌架铰接在一起;两组剪叉机构中的两个第二转臂的下端通过连接轴连接在一起,该连接轴的两端均设置所述第二直线滑动结构,该第二直线滑动包括设在桌架上的导向槽以及设置在连接轴端部的与导向槽相匹配的滑块。通过上述结构,便于剪叉机构中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与桌架的连接,通过转动轴和连接轴将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连接在一起,使得它们的整体刚度提高,稳定性更好。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丝杠传动机构以及导向机构,其中,所述电机的主轴与丝杠传动机构中的丝杠连接;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轨以及与导轨匹配的滑动座,所述丝杠传动机构中的丝杠螺母与滑动座连接;所述剪叉机构中的第二转臂的下端与滑动座连接。上述动力机构中,通过丝杠传动机构将电机的动力转换为丝杠螺母的直线运动,在导向机构的导向下,滑动座带动第二转臂的下端作直线运动,实现对剪叉机构的升降控制。除了上述结构外,所述动力机构还可以采用气缸、直线电机等其他能够输出直线运动的直线式动力机构。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升降桌板的后侧边沿上设有向上延伸的上屏风以及向下延伸的下屏风,其中,上屏风用于对升降桌板与后侧空间进行分隔,获得相对独立的工作空间,下屏风在升降桌板升起后对升降桌板与固定桌板之间的部位进行阻挡,使得外观更加美观。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升降桌板的前部边沿处设有升降控制开关,该升降控制开关包括总开关、上升开关以及下降开关,其中,总开
关用于控制动力机构的总电源,上升开关以及下降开关分别用于控制升降桌板上升和下降,且只有当总开关被按下后,再按下上升开关或下降开关升降桌板才会运动,实现双重保险,防止意外升降;所述升降桌板上还设有插座,用于提供电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的升降桌中的升降桌板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实现升降,具体地,动力机构推动剪叉机构中第二转臂的下端作直线运动,使得剪叉机构中的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相对转动,从而改变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上下两端之间的高度,实现对升降桌板的升降控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由于升降桌板具有升降功能,因此其高度可根据需要调节,使得放置在升降桌板上的电脑显示屏在高度上能够与人们在坐姿或站姿下的眼睛位置对应,使得人们可以坐着工作,也可以站立工作,并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健康。2、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高度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节,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附图说明图1-图5为本技术的升降桌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图3为升降桌板处于升起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和图5为升降桌板处于下降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中隐藏了升降桌板。图6-图8为图1-图5所示升降桌中挡片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和图7为升降桌板升起后挡片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升降桌板下降后挡片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参见图1-图5,本技术的升降桌包括桌架1、固定桌板2以及升降桌板3。所述升降桌板3与桌架1之间设有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包括剪叉机构和动力机构,其中,所述剪叉机构由第一转臂4和第二转臂5交叉铰接而成,所述第一转臂4的下端与桌架1铰接,上端通过第一直线滑动结构与升降桌板3连接;所述第二转臂5的下端通过第二直线滑动结构与桌架1连接,上端与升降桌板3铰接;所述动力机构为可输出直线运动的直线式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转臂5的下端连接。参见图6-图8,所述固定桌板2上设有用于容纳升降桌板3的嵌入空间25,所述固定桌板2在与嵌入空间25对应的边沿处设有挡片6,该挡片6通过转轴7设置于固定桌板2的下侧,且所述转轴7上设有扭簧8;当升降桌板3处于升起状态时,所述挡片6在扭簧8的作用下向上转动阻挡于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升降桌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桌,包括桌架以及固定桌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桌板,该升降桌板与桌架之间设有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包括剪叉机构和动力机构,其中,所述剪叉机构由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交叉铰接而成,所述第一转臂的下端与桌架铰接,上端通过第一直线滑动结构与升降桌板连接;所述第二转臂的下端通过第二直线滑动结构与桌架连接,上端与升降桌板铰接;所述动力机构为可输出直线运动的直线式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转臂的下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桌,包括桌架以及固定桌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桌板,该升降桌板与桌架之间设有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包括剪叉机构和动力机构,其中,所述剪叉机构由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交叉铰接而成,所述第一转臂的下端与桌架铰接,上端通过第一直线滑动结构与升降桌板连接;所述第二转臂的下端通过第二直线滑动结构与桌架连接,上端与升降桌板铰接;所述动力机构为可输出直线运动的直线式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转臂的下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桌板上设有用于容纳升降桌板的嵌入空间,所述固定桌板在与嵌入空间对应的边沿处设有挡片,该挡片通过转轴设置于固定桌板的下侧,且所述转轴上设有扭簧;当升降桌板处于升起状态时,所述挡片在扭簧的作用下向上转动阻挡于固定桌板的边沿处,当升降桌板处于下降状态时,所述挡片由升降桌板压紧在升降桌板的下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桌板在与固定桌板对应的边沿部位设有缓冲块。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机构为两组,该两组剪叉机构沿着第一直线滑动结构或第二直线滑动结构的滑动方向的垂直方向排列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耀全
申请(专利权)人:吴耀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