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散热结构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7651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4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散热结构和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散热结构,该显示装置包括背板和背光模组;背板包括板体和折边;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反射片和光源器件,其中,背板与背光模组之间设置有散热膜,散热膜包括基膜体、折弯部和侧膜体,基膜体通过折弯部以折弯方式与侧膜体连接;侧膜体位于光源器件与折边之间,基膜体位于在板体与反射片之间。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散热结构,采用散热膜,从而使光源器件产生的热量被散发到显示装置外部,提高散热效果,保证了光源器件的发光效率和工作性能。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使产品整体厚度更薄,以实现超薄机型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散热结构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显示产品的薄型化,超薄型化已经愈演愈烈,不论是手机,平板,显示器还是电视,科教产品都在追求薄型化超薄型化,而目前LED产品的尺寸做越大,亮度要求越来越高,玻璃的透过率越来越低,亮度需要做上去,必然的就会增加更大的膜片成本以及提高驱动电流,然而,电流增加后必然使功率增加从而散发出更大的热量。目前,传统的侧入式都是将灯条固定在厚度约为2mm的铝型材上,以实现灯条散热,但是,采用铝型材作为灯条的散热器件,会增加显示装置的厚度,使得显示装置法做到更薄更轻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散热结构和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中光源的散热效果不理想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散热结构,该显示装置包括背板和背光模组;所述背板包括板体和连接在板体四周的折边;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板体之间的反射片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的光源器件,其中,所述背板与所述背光模组之间设置有使所述光源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显示装置外部的散热膜,所述散热膜包括基膜体、折弯部和侧膜体,所述
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显示装置的散热结构和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的散热结构,该显示装置包括背板和背光模组;所述背板包括板体和连接在板体四周的折边;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板体之间的反射片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的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与所述背光模组之间设置有使所述光源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显示装置外部的散热膜,所述散热膜包括基膜体、折弯部和侧膜体,所述基膜体通过所述折弯部以折弯方式与所述侧膜体连接;所述侧膜体位于所述光源器件与所述折边之间,所述基膜体位于在所述板体与所述反射片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的散热结构,该显示装置包括背板和背光模组;所述背板包括板体和连接在板体四周的折边;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板体之间的反射片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的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与所述背光模组之间设置有使所述光源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显示装置外部的散热膜,所述散热膜包括基膜体、折弯部和侧膜体,所述基膜体通过所述折弯部以折弯方式与所述侧膜体连接;所述侧膜体位于所述光源器件与所述折边之间,所述基膜体位于在所述板体与所述反射片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膜包括至少一层石墨烯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膜包括至少一层石墨烯片与金属箔的复合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箔为铝箔、铜箔、金箔、银箔或上述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膜的厚度介于0.1mm至0.5mm之间。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勇戴剑群尹鸽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