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脚状氧化锌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四脚状氧化锌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属于纳米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一维纳米材料具有奇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在构建纳米级电子和光电子器件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已经成为纳米科技研究领域中倍受关注的新型材料之一。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起始于1991年,日本科学家Sumio Iijima首次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碳纳米管[Nature 354,56(1991)]。随后对碳纳米管及其相关衍生物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大突破,极大地促进了相关一维纳米材料,尤其是纳米线(棒)制备和特性的研究。ZnO是一种优异的半导体材料,具有宽的禁带(3.37eV)和很高的激子结合能(60meV,远大于室温下的热振动能,26meV),可以实现室温下的高效率紫外发光。此外,ZnO材料还具有多种性能(如压电、压敏、光致发光、透明导电等),用途广泛,价格低廉,对环境没有污染。目前已获得的一维ZnO纳米材料主要包括纳米棒、纳米线,纳米带和它们的衍-->生物(纳米四脚颗粒、纳米梳子、纳米桥和纳米钉子等),其中纳米线和纳米棒的研究最受关注。20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脚状氧化锌纳米棒,其特征在于纳米棒以空间夹角约为110°自组装而成三维立体的四脚纳米结构,每个脚均为六角形柱状结构,单脚直径为60~100纳米,长度为300~800纳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脚状氧化锌纳米棒,其特征在于纳米棒以空间夹角约为110°自组装而成三维立体的四脚纳米结构,每个脚均为六角形柱状结构,单脚直径为60~100纳米,长度为300~800纳米。2、一种四脚状氧化锌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混合、衬底催化层的制备和氧化锌四脚状结构的生长的三个步骤:(1)混合粉料的制备:锌源选择硝酸锌、氢氧化锌、乙酸锌、硫酸锌和碱式碳酸锌,纯度(以氧化锌计)大于70%;还原剂选择石墨粉,纯度大于99%,粒径小于30微米;将锌源和还原剂按氧化锌与碳的比为1∶1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手工充分研磨混合,或放在球磨机上混合成混合粉料;(2)衬底催化层的制备:基体材料选择为金属片、单晶硅片、陶瓷片或石英玻璃;衬底催化层选用贱金属或其氧化物,采用选择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SILAR法)或直接分解法在衬底上制备得到;(3)氧化锌四脚状结构的生长:采用石英管式炉,炉子中心温度升到850~950℃,先以氩气为清洗气体,流量为300~600sccm,清洗后放入混合器,此时混合粉料已经放在混合器中,预热后,炉管口可以观察到恒定雾状气流,迅速地将衬底推入到气流下游方向,衬底垂直与气流方向,反应时间为5-15分钟或直至无明显蒸汽流。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脚状氧化锌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包括以下步骤:ZnSO4和浓氨水配制锌氨络离子([Zn(NH3)4]2+)溶液,即取0.05~0.2mol/l ZnSO4溶液置于容器中,边搅拌边向其中滴加25-28%的浓氨水,至溶液呈澄清透明状态;a)以去离子水润湿衬底表面,置于络离子溶液中浸渍约5~20秒,使[Zn(NH3)4]2+络离子吸附于衬底表面;b)取出衬底置于去离子水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伟东,李效民,高相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