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耀刚专利>正文

多级滚筒稻麦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6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级滚筒稻麦联合收割机,由动力部分、底盘行走部分、操纵部分、割台、输送、脱粒、清选等部分组成,行走系统部分、割台输送部分和脱粒清选部分分别使用三台独立的单缸柴油机为动力,行走底盘中部装有腰节式液压转向机构,脱粒清选部分采用四级封闭式钉齿脱粒--分离滚筒。体积小、重量轻、重心低、适应性好,适应于山区、丘陵、平川田块稻麦作物收获作业,效率高、损失小。(*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级滚筒稻麦联合收割机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尤其是小麦和水稻的联合收获机械。
技术介绍
目前普遍使用的稻麦联合收割机,主要有自走和背负两种形式。使用一台发动机经过传动机构分别向行走、割台和脱粒部分提供动力;脱粒部分一般采用一到两极钉齿脱粒——分离滚筒。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转弯半径较大;低速时脱粒部分易发生拥堵;脱净率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联合收割机的不足,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多级滚筒稻麦联合收割机,较好解决转弯半径、拥堵和脱净率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的多级滚筒稻麦联合收割机,由动力部分、底盘行走部分、操纵部分、割台、输送、脱粒、清选等部分组成。行走系统部分、割台输送部分和脱粒清选部分分别使用三台独立的单缸柴油机为动力,布局方便,传动简单,油耗低,动力性与经济性好。行走底盘中部装有腰节式液压转向机构,由分别连接前后底盘的活动腰节,和装在腰节边侧的连接前后底盘的转向液压油缸组成。脱粒清选部分采用四级封闭式钉齿脱粒——分离滚筒,脱粒性能强、分离性能好。与普通联合收割机相比,本技术体积小、重量轻、重心低、适应性好,适应于山区、丘陵、平川田块稻麦作物收获作业,效率高、损失小。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底盘及转向机构的俯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割台、输送、脱粒、清选部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多级滚筒稻麦联合收割机,由动力部分、底盘行走部分、操纵部分、割台、输送、脱粒、清选等部分组成。行走系统部分、割台输送部分和脱粒清选部分分别使用三台独立的单缸柴油机5、15、13为动力,布局方便,传动简单,油耗低,动力性与经济性好。前轮3为驱动轮,后轮9为转向轮。行走底盘中部装有腰节式液压转向机构,由分别连接前后底盘的活动腰节6,和装在-->腰节6边侧的连接前后底盘的转向液压油缸17组成。脱粒清选部分采用四级封闭式钉齿脱粒——分离滚筒10,脱粒性能强、分离性能好。本技术体积小、重量轻、重心低、适应性好,适应于山区、丘陵、平川田块稻麦作物收获作业,效率高、损失小。操纵该机进入田间,稻麦作物在分禾器与拨禾轮的作用下,经切割器切割倒向割台1,在割台1搅龙的作用下,作物进入输送槽2喂入口,在输送槽2输送耙齿的作用下,作物进入了脱粒一分离滚筒10,在滚筒10(梳刷、揉搓、挤压、打击)作用下,茎杆从滚筒10后部排出;稻麦作物颗粒、颖糠通过凹板栅格落入清选筛上部,颖糠在风机4的作用下从清选筛尾部排出;8为复脱器,稻麦颗粒在抖动板与清选筛的作用下落入颗粒输送搅龙,通过上粮器7、11、12进入粮仓16。腰节转向是通过驾驶员在驾驶室14操纵液压方向盘,控制转向油缸17,在油缸17的伸缩作用下,腰节转向机构左右移动,实现了腰节转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级滚筒稻麦联合收割机,由动力部分、底盘行走部分、操纵部分、割台、输送、脱粒、清选等部分组成,其特征是:行走系统部分、割台输送部分和脱粒清选部分分别使用三台独立的单缸柴油机为动力,行走底盘中部装有腰节式液压转向机构,脱粒清选部分采用四级封闭式钉齿脱粒-分离滚筒。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级滚筒稻麦联合收割机,由动力部分、底盘行走部分、操纵部分、割台、输送、脱粒、清选等部分组成,其特征是:行走系统部分、割台输送部分和脱粒清选部分分别使用三台独立的单缸柴油机为动力,行走底盘中部装有腰节式液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刚李忠义贾建
申请(专利权)人:李耀刚李忠义贾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