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生物套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4238193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1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型生物套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型生物套管包括中壁的生物导管和在所述中壁的生物导管的内壁上的缓释微囊层;所述生物导管内径0.8mm~9mm,所述生物导管的管壁厚度为O.1~2.5mm,所述缓释微囊层的厚度为0.05mm~0.5m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型生物套管适用于周围神经小间隙套接缝合,套管内壁缓释微囊为受损神经持续提供促神经生长物质,有利于提高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效果。

Composite biological casing pip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osite biological casing pipe,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omposite type biological microcapsules of the invention include biological casing wall conduit wall and on the wall in the biological conduit; the biological duct diameter of 0.8mm ~ 9mm, wall thickness of the biological conduit O.1 ~ 2.5mm, the microcapsules layer thickness of 0.05mm ~ 0.5mm. The compound of the invention is suitable for biological conduit small gap bridging peripheral nerve suture, nerve damage to casing wall microcapsules continue to provide nerve growth promoting substances, can improve the repair effect of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生物材料
,涉及一种复合型生物套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临床上对周围神经离断伤的常规治疗方法是神经外膜缝合或神经束膜缝合术。Cajal等人证明近断端神经纤维是选择性地长入神经远断端,而不会长入其它组织,这就是周围神经再生的趋向性(也称为选择性再生理论)。基于以上理论有人提出新的修复周围神经方法:小间隙套接缝合技术。即用管型材料将离断的近远端周围神经套接缝合,套接缝合时在两神经断端之间形成相对封闭的神经再生室,有利于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发挥作用,为神经再生提供有利的微环境,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提高神经再生的效率,减少神经轴突逃逸,降低缝合口处神经瘤的形成。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416914 A和CN1411873 A报道了以甲壳胺或海藻酸钠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人工生物套管;美国专利文献US 4534349 A采用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乙交酯一丙交酯)、聚酯酰胺等合成聚合物及其共聚、共混物制备神经修复导管;PCT国际专利文献W0 9844020 Al和W0 9844021 Al报道了含磷酸酯基团的合成聚合物用于制作神经生长的导管。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促神经生长药物支持,诸如上述神经导管的神经缝合技术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临床周围神经修复效果仍不能让人满意。此外,有些上述公开的神经导管存在制备困难、或者在可吸收性和组织相容性方面存在缺陷,从而未能在临床上取得实际应用。而目前通常采用手术中损伤点局部喷洒促神经生长药物、术后口服促神经生长药物的方式来治疗周围神经离断伤。前者虽为局部给药,但药物短期内即代谢,难以发挥促神经生长效果;后者全身口服给药,局部浓度较低,并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因此局部缓释给药是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较理想给药方式,然现有技术中的局部缓释给药都不甚理想。有研究应用微量泵向损伤局部泵入促神经生长药物,但是这项技术需要特制微量泵植入损伤局部,操作复杂、费用较高,很难达到普及应用。此外,中国专利文献CN 1589913 A报道了一种用于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其中生物导管内添加了神经胶质细胞或可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的肝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和缓释促神经生长物质等。但是,该现有技术主要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而不是用于周围神经小间隙套接缝合。并且该现有技术在神经导管中注入神经胶质细胞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其目的是为套接缺损提供支架材料、营养因子和细胞学支撑,而由于充填多种物质,该修复用围神经缺损的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构造复杂,同时由于其制造和保存的条件要求严格,导致其难于在临床应用中推广。此外,相关实验也证实这种应用于神经缺损的人工神经仍不能很好的解决再生神经轴突有效通过神经缺损的问题,目前仍无法达到自体神经移植的修复效果,故临床极少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一致致力于寻求一种能很好的解决再生神经轴突有效通过神经缺损的问题,并且制备和保存方便的应用于周围神经小间隙套接缝合的产品。为此,中国专利文献CN 103371875 A公开一种复合型生物套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现有技术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再生神经轴突有效通过神经缺损的问题,并且制备和保存方便,然由于其仅仅公开了生物套管中的生物导管甲壳质部分的内径及厚度,并未公开促神经生长物质的厚度及其所占用的体积而神经生长物质的厚度及其所占用的体积的不同能导致其在使用性能上的巨大差异,而且其公开的复合型生物套管在小间隙套接修复动物周围神经缺损方面效果还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复合型生物套管未涉及到促神经生长物质的厚度及其所占用的体积,并且其在小间隙套接修复动物周围神经缺损方面效果也不甚理想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型生物套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生物套管,包括中壁的生物导管和在所述中壁的生物导管的内壁上的缓释微囊层;所述生物导管内径0.8mm~9mm,所述生物导管的管壁厚度为O.1~2.5mm,所述缓释微囊层的厚度为0.05mm~0.5mm。所述生物套管的长度为4mm~18cm。所述缓释微囊层为含有促进神经生长的物质的缓释微囊层,所述中空的生物导管为由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中空的生物导管。所述促进神经生长的物质选自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生物降解材料是选自甲壳胺、几丁质、胶原、壳聚糖、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生物可降解材料是甲壳胺,其中由甲壳胺制成的中空的生物导管的脱乙酰度为27%,在0.9%的氯化纳水溶液中无溶解,在湿态下穿针无脆裂。一种制备复合型生物套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生物可降解材料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无泡纺丝原液;(2)从中空喷丝孔中挤出该纺丝原液,获得中空的生物导管;(3)通过复乳法制备包含神经生长因子的缓释微球的液体;(4)将浓度为0.5~9μg/mL的3~50mL上述缓释微球的液体注入到所述中空的生物导管的内腔,干燥,获得在所述中空的生物导管的内壁上具有微囊层的复合型生物套管;所述干燥是指在-30~-10℃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机上冷冻干燥20h~60h,所述干燥前还需-30~-10℃提交下冷冻10h~30h。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制备工艺的改进从而实现将缓释胶囊层调节到特定的厚度,进而实现对不同直径神经缺损的修复。所述促进神经生长的物质是选自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生物降解材料是选自甲壳胺、几丁质、胶原、壳聚糖、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生物可降解材料是甲壳胺,且所述溶剂是醋酸的水溶液。所述复合型生物套管由中壁的生物导管和在所述中壁的生物导管的内壁上的缓释微囊层组成;所述生物导管内径0.8mm~9mm,所述生物导管的管壁厚度为O.1~2.5mm,所述缓释微囊层的厚度为0.05mm~0.5mm,所述生物套管的长度为4mm~18cm。上述的复合型生物套管用于周围神经小间隙套接缝合且在损伤局部为受损神经提供长期促神经生长物质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缓释微球为含有促进神经生长物质的缓释微球。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型生物套管,其中生物导管内径0.8mm~9mm,所述生物导管的管壁厚度为O.1~2.5mm,所述缓释微囊层的厚度为0.05nm~0.5mm,所述生物套管的长度为4mm~18cm。既可用于周围神经小间隙套接缝合,同时又可实现促神经生长物质局部长期持久释放的复合型生物套管,可提高对不同直径神经缺损的修复。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型生物套管的长度为4mm~18cm,该长度范围内的生物套管可以修复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损伤,并且短管可以减少异物感,长管可以提供更多的神经再生保护空间长度。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型生物套管在中空的生物导管的内壁上具有缓释微囊层,当将此复合型生物套管应用于小间隙套接修复周围神经的时,术后套管内壁缓释微囊还能为受损神经长期提供促神经生长物质,有利于提高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效果。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型生物套管通过将小间隙套接缝合技术与药物缓释技术有效结合,即在套接缝合所形成的小间隙内添加促神经生长缓释物质,由此既可以完成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同时其中的局部缓释系统又可以为神经再生提供长期的刺激冈子和营养物质,极大地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复合型生物套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型生物套管,包括中壁的生物导管和在所述中壁的生物导管的内壁上的缓释微囊层;所述生物导管内径0.8mm~9mm,所述生物导管的管壁厚度为O.1~2.5mm,所述缓释微囊层的厚度为0.05mm~0.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生物套管,包括中壁的生物导管和在所述中壁的生物导管的内壁上的缓释微囊层;所述生物导管内径0.8mm~9mm,所述生物导管的管壁厚度为O.1~2.5mm,所述缓释微囊层的厚度为0.05mm~0.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生物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套管的长度为4mm~18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生物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微囊层为含有促进神经生长的物质的缓释微囊层,所述中空的生物导管为由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中空的生物导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生物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神经生长的物质选自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生物降解材料是选自甲壳胺、几丁质、胶原、壳聚糖、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型生物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可降解材料是甲壳胺,其中由甲壳胺制成的中空的生物导管的脱乙酰度为27%,在0.9%的氯化纳水溶液中无溶解,在湿态下穿针无脆裂。6.一种制备复合型生物套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生物可降解材料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无泡纺丝原液;(2)从中空喷丝孔中挤出该纺丝原液,获得中空的生物导管;(3)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兴波张海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汇福康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