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槽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3377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降槽进料装置,它是将沉降槽(1)内的进料管(3)分成两段,后段进料管上连接一个喇叭口,前段进料管伸入喇叭口,形成文丘利管结构,从而使沉降槽(1)清液层产生自循环,稀释进料浆液。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在进料管处形成文丘里结构,使清液层清液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产生自循环,从而自动稀释进料浆液,改善赤泥沉降性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沉降槽进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氧化铝生产中赤泥沉降分离装置,特别是一种沉降槽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现有沉降槽的进料方式是:料浆通过进料泵先进入分料箱,然后再通过进料管直接进入沉降槽,这种沉降槽进料技术不能适应进料固含波动较大的生产情况,使沉降槽承受风险的能力降低、处理能力低下,沉降槽槽况随进料固含的波动而发生急剧变化,固含增大时,赤泥沉降性能、压缩性能变差,使沉降槽泥层增高,沉降槽发生跑浑情况。沉降槽槽况的频繁波动,不利于技术指标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的进料装置,提高沉降槽的处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沉降槽在进料固含波动时,能够稳定运行。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沉降槽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槽(6)、泵(5)、进料管(3)、沉降槽(1)、进料筒(2),进料槽(6)通过管道与泵(5)的进口相连接,泵(5)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进料管(3)相连接,进料管(3)在沉降槽(1)的上部,进料管(3)的后段进料管(8)插入进料筒(2)中。沉降槽(1)内进料管(3)为两段,前段进料管(7)伸入后段-->进料管(8)前部的喇叭口(9),形成文丘里管结构。利用流体在文丘里管内运动时,其喉管处产生真空状态,使喉管周围产生压力差的特性,将断层处的清液吸入喉管而再次进入进料筒(2)中,从而使沉降槽(1)上部清液层产生自循环,达到稀释进料浆液固含,改善赤泥沉降性能的目的。分成两段的进料管,前段进料管(7)管径小,后段进料管(8)管径大,前段进料管(7)管径为:200-350mm,其与后段进料管(8)管径的比例为:1∶1.1-1.2,前段管道长度与后段管道长度的比例为:1∶0.8。进料槽(6)中的料浆通过泵(5)打入进料管(3)中,确保料浆在进料管(7)内有足够的动力,能够将通过喇叭口(9)再次进入的清液带入进料筒(2)。絮凝剂添加管道(4)分别与前段进料管(7)的槽体外部、槽体内部以及进料筒(2)三点连接,以保证絮凝剂的均匀添加。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沉降槽进料装置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进料管形成文丘里结构,使清液层清液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被再次带进沉降槽进料管,使沉降槽清液层产生自循环,从而自动稀释进料浆液,改善赤泥沉降性能。(2)采用进料泵出口直接与沉降槽进料管连接方法,取消原有进料泵先进入分料箱,然后再进入沉降槽进料管的流程,确保料浆在进料管内有足够的动力,能够将在进料管喉部再次进入的清液带入进料筒。-->(3)絮凝剂分别从槽外进料管、槽内进料管前段、进料筒三点添加,保证了絮凝剂的均匀添加。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中进料管部份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料槽6中的料浆通过泵5打入进料管3中,确保料浆在进料管7内有足够的动力,能够将通过喇叭口9再次进入的清液带入进料筒2。进料管3在沉降槽1的上部,为两段,前段进料管7伸入后段进料管8前部的喇叭口9,形成文丘里管结构。利用流体在文丘里管内运动时,其喉管处产生真空状态,使喉管周围产生压力差的特性,将断层处的清液吸入喉管而再次进入进料筒2中,从而使沉降槽1上部清液层产生自循环,达到稀释进料浆液固含,改善赤泥沉降性能的目的。分成两段的进料管,前段进料管7管径小,后段进料管8管径大,前段进料管7管径为200-350mm,其与后段进料管8管径的比例为:1∶1.1-1.2,前段管道长度与后段管道长度的比例为:1∶0.8。絮凝剂添加管道4分别与前段进料管7的槽体外部、槽体内部以及进料筒2三点连接,以保证絮凝剂的均匀添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沉降槽进料装置,它包括进料槽(6)、泵(5)、进料管(3)、沉降槽(1)、进料筒(2),进料槽(6)通过管道与泵(5)的进口相连接,泵(5)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进料管(3)相连接,进料管(3)在沉降槽(1)的上部,进料管(3)的后段进料管(8)插入进料筒(2)中,其特征在于:沉降槽(1)内进料管(3)为两段,前段进料管(7)伸入后段进料管(8)前部的喇叭口(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降槽进料装置,它包括进料槽(6)、泵(5)、进料管(3)、沉降槽(1)、进料筒(2),进料槽(6)通过管道与泵(5)的进口相连接,泵(5)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进料管(3)相连接,进料管(3)在沉降槽(1)的上部,进料管(3)的后段进料管(8)插入进料筒(2)中,其特征在于:沉降槽(1)内进料管(3)为两段,前段进料管(7)伸入后段进料管(8)前部的喇叭口(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槽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在平王强龚智远李长江周江筑李从生薛银昌陈立徐吕刚秦永平付茂华罗天伦彭玉成王书平龚强伍良渝刘德宽刘昌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