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2987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0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壳体、尾部壳体和衬套,所述尾部壳体的一端为电缆的插入端,尾部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外螺纹,连接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当电缆穿过尾部壳体并进入连接壳体时,所述的衬套套设在电缆屏蔽层上,且套设的位置处在尾部壳体和连接壳体的连接位置上;所述的电缆屏蔽层向外翻折,且翻折后的部分夹在衬套与连接壳体之间;所述的连接壳体、尾部壳体和衬套均为金属材质。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屏蔽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缆连接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连接组件
技术介绍
工业级的通信电缆、电源电缆组件,通常在恶劣环境中运行,需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及抗磨损能力,能满足恶劣的野外作业要求,要求能在沙漠中使用,具有抗沙尘能力,在工作环境温度-40℃~+65℃、相对湿度+20℃时≤90%时能正常工作。如油田压裂车,通常都在油田里作业,IP等级(防水防尘)需要达到IP67,故此在电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处需要做的完全密封。另外,电缆组件需要有很好的抗干涉能力,因此电缆采用铜带铠装屏蔽电力电缆,电缆的屏蔽层需要与电连接器头稳固接通,使整条电缆具备抗干涉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连接组件。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屏蔽效果好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壳体、尾部壳体和衬套,所述尾部壳体的一端为电缆的插入端,尾部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外螺纹,连接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当电缆穿过尾部壳体并进入连接壳体时,所述的衬套套设在电缆屏蔽层上,且套设的位置处在尾部壳体和连接壳体的连接位置上;所述的电缆屏蔽层向外翻折,且翻折后的部分夹在衬套与连接壳体之间;所述的连接壳体、尾部壳体和衬套均为金属材质。本技术所述电缆连接组件的外壁覆有塑封胶体层。优选地,电缆连接组件的连接壳体上设置有供塑封胶体进入的孔。优选地,电缆连接组件的连接壳体内填充有塑封胶体。优选地,所述的塑封胶体层上设置有环绕其外表面的防滑肋。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防滑肋的位置对应尾部壳体的内螺纹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连接壳体与尾部壳体通过螺纹连接与衬套配合,将电缆屏蔽层夹紧固定,因连接壳体、尾部壳体和衬套都为金属材质,可导电,屏蔽层为编制铜线,故此屏蔽层可与连接壳体导通,连接壳体与连接器金属壳体通过螺纹连接,达到防干扰与接地作用。2、在将连接壳体、尾部壳体、衬套、电缆、电缆屏蔽层都安装完成后,将整个组件置于注塑模具内,通过注塑成型的方法将整个连接组件封装,电缆连接组件的外壁覆有塑封胶体层,达到密封防水防尘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缆连接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缆连接组件的外表面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连接壳体,2、尾部壳体,3、衬套,4、电缆护套,5、线芯护套,6、屏蔽层,7、孔,8、塑封胶体层,9、线芯,10、电缆,11、防滑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内容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壳体1、尾部壳体2和衬套3,所述尾部壳体2的一端为电缆10的插入端,尾部壳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外螺纹,连接壳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当电缆10穿过尾部壳体2并进入连接壳体1时,所述的衬套3套设在电缆屏蔽层6上,且套设的位置处在尾部壳体2和连接壳体1的连接位置上;所述的电缆屏蔽层6向外翻折,且翻折后的部分夹在衬套3与连接壳体1之间;所述的连接壳体1、尾部壳体2和衬套3均为金属材质。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壳体1、尾部壳体2和衬套3,所述尾部壳体2的一端为电缆10的插入端,尾部壳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外螺纹,连接壳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当电缆10穿过尾部壳体2并进入连接壳体1时,所述的衬套3套设在电缆屏蔽层6上,且套设的位置处在尾部壳体2和连接壳体1的连接位置上;所述的电缆屏蔽层6向外翻折,且翻折后的部分夹在衬套3与连接壳体1之间;所述的连接壳体1、尾部壳体2和衬套3均为金属材质。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电缆连接组件的外壁覆有塑封胶体层8。实施例3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壳体1、尾部壳体2和衬套3,所述尾部壳体2的一端为电缆10的插入端,尾部壳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外螺纹,连接壳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当电缆10穿过尾部壳体2并进入连接壳体1时,所述的衬套3套设在电缆屏蔽层6上,且套设的位置处在尾部壳体2和连接壳体1的连接位置上;所述的电缆屏蔽层6向外翻折,且翻折后的部分夹在衬套3与连接壳体1之间;所述的连接壳体1、尾部壳体2和衬套3均为金属材质。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电缆连接组件的外壁覆有塑封胶体层8。电缆连接组件的连接壳体1上设置有供塑封胶体进入的孔7。实施例4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壳体1、尾部壳体2和衬套3,所述尾部壳体2的一端为电缆10的插入端,尾部壳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外螺纹,连接壳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当电缆10穿过尾部壳体2并进入连接壳体1时,所述的衬套3套设在电缆屏蔽层6上,且套设的位置处在尾部壳体2和连接壳体1的连接位置上;所述的电缆屏蔽层6向外翻折,且翻折后的部分夹在衬套3与连接壳体1之间;所述的连接壳体1、尾部壳体2和衬套3均为金属材质。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电缆连接组件的外壁覆有塑封胶体层8。电缆连接组件的连接壳体1上设置有供塑封胶体进入的孔7。电缆连接组件的连接壳体1内填充有塑封胶体。实施例5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壳体1、尾部壳体2和衬套3,所述尾部壳体2的一端为电缆10的插入端,尾部壳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外螺纹,连接壳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当电缆10穿过尾部壳体2并进入连接壳体1时,所述的衬套3套设在电缆屏蔽层6上,且套设的位置处在尾部壳体2和连接壳体1的连接位置上;所述的电缆屏蔽层6向外翻折,且翻折后的部分夹在衬套3与连接壳体1之间;所述的连接壳体1、尾部壳体2和衬套3均为金属材质。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电缆连接组件的外壁覆有塑封胶体层8。电缆连接组件的连接壳体1上设置有供塑封胶体进入的孔7。电缆连接组件的连接壳体1内填充有塑封胶体。所述的塑封胶体层8上设置有环绕其外表面的防滑肋11。实施例6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壳体1、尾部壳体2和衬套3,所述尾部壳体2的一端为电缆10的插入端,尾部壳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外螺纹,连接壳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当电缆10穿过尾部壳体2并进入连接壳体1时,所述的衬套3套设在电缆屏蔽层6上,且套设的位置处在尾部壳体2和连接壳体1的连接位置上;所述的电缆屏蔽层6向外翻折,且翻折后的部分夹在衬套3与连接壳体1之间;所述的连接壳体1、尾部壳体2和衬套3均为金属材质。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电缆连接组件的外壁覆有塑封胶体层8。电缆连接组件的连接壳体1上设置有供塑封胶体进入的孔7。电缆连接组件的连接壳体1内填充有塑封胶体。所述的塑封胶体层8上设置有环绕其外表面的防滑肋11。所述防滑肋11的位置对应尾部壳体2的内螺纹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缆连接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壳体、尾部壳体和衬套,所述尾部壳体的一端为电缆的插入端,尾部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外螺纹,连接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当电缆穿过尾部壳体并进入连接壳体时,所述的衬套套设在电缆屏蔽层上,且套设的位置处在尾部壳体和连接壳体的连接位置上;所述的电缆屏蔽层向外翻折,且翻折后的部分夹在衬套与连接壳体之间;所述的连接壳体、尾部壳体和衬套均为金属材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壳体、尾部壳体和衬套,所述尾部壳体的一端为电缆的插入端,尾部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外螺纹,连接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当电缆穿过尾部壳体并进入连接壳体时,所述的衬套套设在电缆屏蔽层上,且套设的位置处在尾部壳体和连接壳体的连接位置上;所述的电缆屏蔽层向外翻折,且翻折后的部分夹在衬套与连接壳体之间;所述的连接壳体、尾部壳体和衬套均为金属材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晋川李俊彭俊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拜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