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毅专利>正文

一种人造板及其板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2039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9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造板的板芯,包括若干板芯单体,沿所述板芯的宽度方向,各所述板芯单体通过连接筋连接,各板芯单体之间的连接强度较高,从而使得板芯也具有较高的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人造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材料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人造板及其板芯
技术介绍
人造板是将木材添加化工胶粘剂制作而成的板材,人造板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刨花板、中密度板、细木工板、胶合板及防火板等装饰型人造板,由于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被应用于不同的家具制造领域。目前,常用的人造板板芯的加工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种为将单层板材平面压合,以形成板芯,另一种为将单层板材胶粘,以形成板芯。但是,上述两种加工方式形成的板芯具有密度高,重量大的特点,不利于节省材料以及实现人造板的轻量化,更重要的是,当该人造板长期使用时,容易在压合处或胶粘处发生变形或开裂的情况,从而使得该人造板的强度和刚度均较低。另外,上述第二种加工方式能够适用于木质结构的人造板,当板材为钢材或塑料等材质时,胶粘处的强度大大降低,从而使得该人造板的使用寿命较低。鉴于上述人造板板芯存在的缺陷,亟待提供一种强度较高的人造板板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一目的为提供一种人造板的板芯,该板芯的各板芯单体沿宽度方向通过连接筋连接,各板芯单体之间的连接强度较高,从而使得板芯也具有较高的强度。本技术的第二目的为提供一种人造板。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人造板的板芯,包括若干板芯单体,沿所述板芯的宽度方向,各所述板芯单体通过连接筋连接。如此设置,本技术中的板芯通过连接筋机械连接各板芯单体形成,相较于
技术介绍
中采用平面压合或胶粘连接方式形成的板芯,本技术中的板芯能够保证各板芯单体之间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避免板芯长期使用时,各板芯单体之间由于连接强度不够而变形或开裂,从而使得该板芯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可选地,沿宽度方向,各所述板芯单体的第一端板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相邻所述板芯单体的所述第一凹槽相互连通,形成位于所述板芯第一端面的第一连接槽,所述连接筋卡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槽。可选地,沿宽度方向,各所述板芯单体的第二端板开设有第二凹槽,且相邻所述板芯单体的所述第二凹槽相互连通,形成位于所述板芯第二端面的第二连接槽,所述连接筋卡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槽。可选地,沿所述板芯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端面具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端面具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二连接槽,且所述第一连接槽与所述第二连接槽相间分布。可选地,沿宽度方向,相邻所述板芯单体相互贴合,且相互贴合的两侧面胶粘。可选地,沿高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槽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连接槽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且二者的倾斜方向相反。可选地,沿宽度方向,相邻所述板芯单体具有预定间隙,所述连接筋开设有若干第三凹槽,且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卡接于所述第三凹槽内。可选地,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均设置复合材料板,所述复合材料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槽和所述第二连接槽配合的复合板通槽,所述连接筋穿过所述复合板通槽,与所述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均卡接。所述连接筋穿过所述复合板通槽并卡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槽与所述第二连接槽。可选地,沿所述板芯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凹槽垂直于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二凹槽垂直于所述第二端板,且所述连接筋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胶粘。可选地,沿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凹槽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二凹槽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二端板,且沿高度方向,相邻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倾斜方向相反。可选地,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相互平行,且二者之间的端板间隙内设置有若干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以使所述板芯为空间结构。可选地,各所述支撑板相互平行,且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倾斜连接。可选地,还包括延长连接件,沿高度方向,所述延长连接件的两端伸入相邻所述板芯单体的所述端板间隙内,且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胶粘。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人造板,包括板芯及覆盖于所述板芯两端面的装饰板,其中,所述板芯为以上所述的板芯。由于所述板芯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括所述板芯的所述人造板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可选地,所述装饰板与所述板芯的连接筋胶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提供板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板芯与连接筋配合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板芯与连接筋配合的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C向视图;图6为图4的D向视图;图7为本技术所提供板芯与连接筋配合的第三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侧视图;图9为本技术所提供连接筋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所提供板芯与连接筋配合的第四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侧视图;图12为本技术所提供板芯与连接筋配合的第五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侧视图;图14为本技术所提供板芯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的侧视图;图16为本技术所提供板芯单体与延长连接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16中:1板芯单体、11第一端板、111第一凹槽、12第二端板、121第二凹槽、13支撑板;2连接筋、21第三凹槽、22第一凸块、23第二凸块;3延长连接件、31第一侧板、32第二侧板;4复合材料板、5装饰板;6第一端面、61第一连接槽;A预定间隙、B端板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附图1-15,其中,图1为本技术所述提供板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板芯与连接筋配合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板芯与连接筋配合的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C向视图;图6为图4的D向视图;图7为本技术所提供板芯与连接筋配合的第三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侧视图;图9为本技术所提供连接筋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所提供板芯与连接筋配合的第四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侧视图;图12为本技术所提供板芯与连接筋配合的第五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侧视图;图14为本技术所提供板芯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的侧视图;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一种板芯,包括若干板芯单体1,且各板芯单体1沿板芯的宽度方向通过连接筋2连接,以形成完整的板芯。如此设置,本实施例中的板芯通过连接筋2机械连接形成,相较于
技术介绍
中采用平面压合或胶粘连接方式形成的板芯,本实施例中的板芯能够保证各板芯单体1之间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避免板芯长期使用时,各板芯单体1之间由于连接强度不够而变形或开裂,从而使得该板芯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具体地,如图14和图15所示,沿宽度方向,各板芯单体1的第一端板11开设有第一凹槽111,且相邻板芯单体1的第一凹槽111相互连通,形成位于板芯第一端面6的第一连接槽61,如图1所示。在此基础上,连接筋2卡接于该第一连接槽61,从而将各板芯单体1沿宽度方向连接形成以下各实施例中的板芯。如此设置,本实施例中各板芯单体1的机械连接通过连接筋2卡接于第一凹槽111实现,当然,二者之间也可采用本领域常用的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人造板及其板芯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造板的板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板芯单体(1),沿所述板芯的宽度方向,各所述板芯单体(1)通过连接筋(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板的板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板芯单体(1),沿所述板芯的宽度方向,各所述板芯单体(1)通过连接筋(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芯,其特征在于,沿宽度方向,各所述板芯单体(1)的第一端板(11)开设有第一凹槽(111),且相邻所述板芯单体(1)的所述第一凹槽(111)相互连通,形成位于所述板芯第一端面(6)的第一连接槽(61),所述连接筋(2)卡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槽(6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芯,其特征在于,沿宽度方向,各所述板芯单体(1)的第二端板(12)开设有第二凹槽(121),且相邻所述板芯单体(1)的所述第二凹槽(121)相互连通,形成位于所述板芯第二端面的第二连接槽,所述连接筋(2)卡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板芯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端面(6)具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一连接槽(61),所述第二端面具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二连接槽,且所述第一连接槽(61)与所述第二连接槽相间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芯,其特征在于,沿宽度方向,相邻所述板芯单体(1)相互贴合,且相互贴合的两侧面胶粘。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芯,其特征在于,沿高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槽(61)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6),所述第二连接槽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且二者的倾斜方向相反。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芯,其特征在于,沿宽度方向,相邻所述板芯单体(1)具有预定间隙(A),所述连接筋(2)开设有若干第三凹槽(21),且所述第一端板(11)与所述第二端板(12)卡接于所述第三凹槽(21)内。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6)与所述第二端面均设置复合材料板(4),所述复合材料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毅
申请(专利权)人:孙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