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通用式纯电动客车底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13404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8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能同时应用于承载式和非承载式纯电动客车的桁架式底架结构。该通用式纯电动客车底架结构,分为底架前段(1)、底架中段(2)、底架后段(3),底架中段(2)采用完整的桁架结构,其地板层(12)和下地板层(13)的固定斜撑(19)呈交错布置。纵向桁架Ⅰ(4)前后端于车桥(16)处截止,纵向桁架II、III(5)、(6)采用贯穿整个底架的龙骨式结构,纵向桁架VI(7)前后端于车桥(16)处截止,中间部分在车门踏步(17)处断开。纵向桁架III(6)采用固定式斜撑(19),纵向桁架Ⅰ、II、VI(4)、(5)、(7)采用拉片式活动斜撑(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专利涉及客车车身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同时应用于承载式和非承载式纯电动客车的桁架式底架结构。技术背景随着高铁动车等轨道客车的迅猛发展,与其并行的长途公路客车逐渐被取代,而与其互补的中短途中巴客车销量占比逐年攀升。并且随着全球能源与环境危机的加剧,纯电动客车由于具有诸多优点成为了重点研究对象。目前我国的纯电动客车结构研究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基本上都是在传统的内燃机客车结构的基础上对动力总成进行替换并对已有结构进行局部修改,从而导致纯电动客车整备质量过大,进一步对电动客车的续航里程造成不利影响。为满足不同类型客车的使用要求,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在不同类型的客车上都有所应用。在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分别与底架装配的过程中以及对底架结构焊接时由于不能共用工装夹具,共享或部分共享生产平台,从而导致客车车身结构设计周期长,设计开发成本大幅度增加,进一步使生产成本上升。因此,结合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布置灵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个适合电动客车的车身结构底部平台,是解决电动客车轻量化问题、改善电动客车性能的最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一种能同时应用于承载式和非承载式纯电动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1/201620559422.html" title="一种通用式纯电动客车底架结构原文来自X技术">通用式纯电动客车底架结构</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式纯电动客车底架结构,包括底架前段、底架中段、底架后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中段(2)由四片纵向桁架Ⅰ(4)、纵向桁架Ⅱ(5)、纵向桁架Ⅲ(6)、纵向桁架Ⅵ(7)和四片横向桁架Ⅰ(8)、横向桁架Ⅱ(9)、横向桁架Ⅲ(10)、横向桁架Ⅵ(11)构成,且通过在纵向桁架和横向桁架相交处设置的立柱(15)连接成的空间结构形成了地板层(12)和下地板层(13);所述底架后段(3)由四片纵向桁架Ⅴ(23)、纵向桁架Ⅵ(24)、纵向桁架Ⅶ(25)、纵向桁架Ⅷ(26)和两片横向桁架Ⅴ(31)、横向桁架Ⅵ(32)构成,其中纵向桁架Ⅴ(23)、纵向桁架Ⅵ(24)与横向桁架Ⅴ(31)、横向桁架Ⅵ(32)围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式纯电动客车底架结构,包括底架前段、底架中段、底架后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中段(2)由四片纵向桁架Ⅰ(4)、纵向桁架Ⅱ(5)、纵向桁架Ⅲ(6)、纵向桁架Ⅵ(7)和四片横向桁架Ⅰ(8)、横向桁架Ⅱ(9)、横向桁架Ⅲ(10)、横向桁架Ⅵ(11)构成,且通过在纵向桁架和横向桁架相交处设置的立柱(15)连接成的空间结构形成了地板层(12)和下地板层(13);所述底架后段(3)由四片纵向桁架Ⅴ(23)、纵向桁架Ⅵ(24)、纵向桁架Ⅶ(25)、纵向桁架Ⅷ(26)和两片横向桁架Ⅴ(31)、横向桁架Ⅵ(32)构成,其中纵向桁架Ⅴ(23)、纵向桁架Ⅵ(24)与横向桁架Ⅴ(31)、横向桁架Ⅵ(32)围成电池舱(29);所述的纵向桁架Ⅰ(4)前后端在车桥(16)处截止,纵向桁架Ⅱ(5)、纵向桁架Ⅲ(6)采用贯穿整个底架的龙骨式结构,纵向桁架Ⅵ(7)前后端在车桥(16)处截止,中间部分在车门踏步(17)处断开;所述纵向桁架Ⅲ(6)设置固定斜撑(19)且呈波浪状布置,其他纵向桁架Ⅰ(4)、纵向桁架Ⅱ(5)、纵向桁架Ⅵ(7)设置拉片式活动斜撑(14);所述横向桁架Ⅱ(9)、横向桁架Ⅲ(10)设置有从立柱的一端拉向相邻立柱另一端的固定斜撑(19),且呈波浪状布置;所述的电池舱(29)的底层中距横向桁架Ⅵ(32)350~400mm处设置横梁(30),底层设有从纵向桁架Ⅴ(23)前端拉至纵向桁架Ⅵ(24)与横梁(30)连接处的固定斜撑(19),电池舱(29)顶层设有从纵向桁架Ⅵ(24)前端拉至纵向桁架Ⅴ(23)后端的固定斜撑(19),电池舱(29)左侧设有从桁架前端上角拉至桁架后端下角的单向拉片式活动斜撑(14);底架后段(3)中右侧电池舱结构与左侧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那景新纪俊栋苏亮吴长风刘浩垒杨佳宙谭伟慕文龙袁正王登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