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中性线及缺相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11338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8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断中性线及缺相的保护装置,包括:通过第一电阻PU0与中性线N连接且通过第二电阻PU1与第三相线L3连接的第一继电器K1;通过第二电阻PU1与第三相线L3连接且通过第三电阻PU2与第二相线L2连接的第二继电器K2;通过第二电阻PU1与第三相线L3连接、通过第三电阻PU2与第二相线L2连接且通过第三电阻PU2与第一相线L1连接的第三继电器K3;与第一相线L1、第二相线L2、第三相线L3及中性线N连接的剩余电流断路器;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跳回路上设有第三继电器K3的第三节点K3‑1,第三继电器K3与第一相线L1连接的电路上设有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一节点K1‑1及第二继电器的第二节点K2‑1。本方案可以有效的防止由于中性线断线缺相引起家电器损坏和人身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电,尤其涉及一种断中性线及缺相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根据《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范》规定,TT系统必须实施剩余电流保护,并且要求中性线不能重复接地,为此,采用TT系统时除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外,中性线不得再接地。这样如果中性线断线会使中性线变成汇接导体,使两个用电设备串联于两相线之间,阻抗大、用电设备分压大,有可能会超压烧毁家用电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前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断中性线及缺相的保护装置,在断中性线及缺相的情况下,实现电路保护。为达到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断中性线及缺相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第一电阻与中性线连接且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三相线连接的第一继电器;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三相线连接且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相线连接的第二继电器;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三相线连接、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相线连接且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一相线连接的第三继电器;与第一相线、第二相线、第三相线及中性线连接的剩余电流断路器;所述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跳回路上设有第三继电器的第三节点,所述第三继电器与第一相线连接的电路上设有第一继电器的第一节点及第二继电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断中性线及缺相的保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断中性线及缺相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第一电阻与中性线连接且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三相线连接的第一继电器;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三相线连接且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相线连接的第二继电器;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三相线连接、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相线连接且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一相线连接的第三继电器;与第一相线、第二相线、第三相线及中性线连接的剩余电流断路器;所述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跳回路上设有第三继电器的第三节点,所述第三继电器与第一相线连接的电路上设有第一继电器的第一节点及第二继电器的第二节点;正常运行时所述第一继电器及第二继电器正常工作,所述第一节点断开,所述第三继电器不工作,所述第三节点断开,所述剩余电流断路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中性线及缺相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第一电阻与中性线连接且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三相线连接的第一继电器;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三相线连接且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相线连接的第二继电器;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三相线连接、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相线连接且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一相线连接的第三继电器;与第一相线、第二相线、第三相线及中性线连接的剩余电流断路器;所述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跳回路上设有第三继电器的第三节点,所述第三继电器与第一相线连接的电路上设有第一继电器的第一节点及第二继电器的第二节点;正常运行时所述第一继电器及第二继电器正常工作,所述第一节点断开,所述第三继电器不工作,所述第三节点断开,所述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逸人许道光王文奇何端俊薛存福彭杰陈祥葛体国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瑞安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